-
批注本檔案價值分析及資源性建設研究
內容提要:中國現代文學館現有館藏資料近90萬件。
2023-10-11
-
考版本之真 記收藏之勝
版本學是一門小眾的傳統學問,而版本學的研究對象——古籍實物特別是善本古籍,常人難得一見,更使得這門學問看似神秘而冷僻。
2023-10-07
-
“紅皮本”《吶喊》,不應忽略的魯迅著作出版特例
1923年8月,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在北京大學學生創辦的新潮社出版(該社《文藝叢書》第3種)。
2023-07-31
-
版本學的傳承與發展
楊成凱先生的遺著《古籍版本十講》經由向輝整理,在中華書局出版了。
2023-07-27
-
談談《永樂大典》的復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做好歷史典籍版本的研究和挖掘”。
2023-07-17
-
茅盾眉批本:來龍去脈、辨章學術、去偽存真
摘要:茅盾眉批本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極具價值的稀見史料檔案,是解讀作家的重要依據。
2023-07-12
-
劉躍進:古籍與版本
從一本“書”說起 早期的書籍,或刀刻、或漆書于竹簡上,眾簡相連,編之以繩,故又“篇”、“編”、“策”(冊)等稱。
2023-06-05
-
茅盾眉批本:研究視角、價值分析、開發路徑
摘要:眉批本是館藏文獻資料中的一種特殊的存在,具有多重價值。
2023-05-09
-
圖像證史:《魯迅全集》文前插圖的變遷(1938—1981)
英國文化史學家彼得?伯克在其經典名著《圖像證史》中這樣描述圖像的作用:“繪畫、雕像、攝影照片等等,可以讓我們這些后代人共享未經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過去文化的經歷和知識。
2023-03-31
-
古籍選本的多重社會作用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代代相承,積累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
2023-03-22
-
在新文學名著中追尋紙張的發展印記
我們讀書離不開紙,一本書的質感如何,除了封面的材質,內頁紙張的選用也至關重要。
-
《懺余集》的封面裝幀藝術
關于陳之佛的生平事跡及其在藝術上的成就,談論的人已經夠多,尤其是對他的書籍裝幀藝術特色,其旁搜遠紹,幾無剩義。
-
陳漱渝:門外談歐 ——從《魯迅全集》談到《歐陽予倩全集》
首先感謝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藝術研究所的邀請,讓我對新編《歐陽予倩全集》提點建議。
-
從蒙古國“回流”的《家》
蒙古文《家》書影 大約在四五年前,“孔網”上了一冊外文書,黑漆布書脊,粉紅的封面上,一只鮮紅的燈籠斜飄在中央,店主注明系俄文書,其作者為巴金,但未提及書名。
-
為什么《人生象斅》應該收入《魯迅手稿全集》?
兩冊《人生象斅》封面 《人生象斅》講義即魯迅自稱的《生理學》講義。
2023-03-03
-
陳平原:全集不全之宿命
編輯出版圖書,體例很要緊。
2023-01-13
-
嚴復《古文辭類纂》評語足本初讀記
嚴復評點《古文辭類纂》 1911至1917年,嚴復詳閱姚鼐所編《古文辭類纂》,施以評點。
2023-01-11
-
林徽因設計的封面與刊頭
林徽因是詩人,是建筑設計師,是中國建筑史學家,是中國古建筑調查考證保護的先驅,是景泰藍工藝再生的推動者,是新中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花飾的主要設計者。
關鍵詞:  林徽因2022-12-27
-
中國現代文學文獻整理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古典文獻學是運用校讎、考證、編纂、檢索等方法,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獨立學科。
關鍵詞:  現代文學2022-12-27
-
迄今最早的《論語》文本
安大簡《仲尼曰》共有完簡13支,簡長43厘米、寬0.6厘米;兩道編繩;頂格書寫,首尾不留白。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