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著“編年紀事的傳記”:《魯迅年譜》編纂小札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的《魯迅年譜》,是我最近幾年從事魯迅生平史料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和魯迅年譜編纂的初步嘗試。
-
《靈飛經》的版本與作者
《靈飛經》四十三行墨跡本第一開 楷書自漢魏之際形成以后,逐漸成為人們日常書寫中最為重要的字體,而小楷則在日常的書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科舉考試的試卷、臣僚寫給皇帝的奏章,都需要用工整的小楷來寫。
關鍵詞:  《靈飛經》2022-11-29
-
明清古文選本編纂趣談
當代書籍市場上最為暢銷的,教輔書恐怕能拔得頭籌。
2022-11-22
-
最早提議出版《魯迅全集》的是誰?
北塔近期發表了多篇研究魯迅的文章,我從這些文章中受到不少教益,但是北塔在《誰最早提議出版〈魯迅全集〉》(刊于中華讀書報2022年8月31日)一文中提出的許壽裳最早提議出版《魯迅全集》的觀點,我卻有點不太認同,因此通過微信和他討論了幾次,言不盡意,寫成文章。
2022-10-20
-
翁同龢舊藏宋刻孤本《長短經》現身上圖東館
11.5萬平方米的上海圖書館東館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成為申城文化新地標,也正努力成為市民樂享其中的“書房、客廳、工作室”。
-
岳麓書社《沈從文別集》多個版本探尋
1991 年7 月,沈從文次子沈虎雛和吉首大學沈從文研究室的幾位研究者, 擬印一套“袖珍小冊子”,滿足從文先生遺愿。
-
魯迅舊藏第一書房版《浮世繪版畫名作集》
編者按:2022年4月,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觀日文叢”四卷,王中忱《地之緣》、趙京華《思想構筑未來》、陳言《萬壑有聲》、張明杰《海東游藝》從中日思想文化的種種“接點”出發,呈現兩種文化雙向交叉、彼此對話的關系。
2022-09-28
-
中國現代詩歌作品修改現象之考察
現代詩人在其一生的創作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其作品的傳播與流布。
2022-09-21
-
皇皇巨著《四庫全書》是怎樣誕生的
前不久,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中央總館特設“淵溯津瀾——《四庫全書》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臺展示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四庫全書》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
關鍵詞:  《四庫全書》2022-09-15
-
中國現代作家全集整理、編纂的術與道
沈瑞欣:陳老師好!您曾主編《豐子愷全集》(文學卷,6卷),現在又編《廢名全集》(10卷),依您的經驗,在整理、編纂中國現代作家全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有沒有可以遵循的統一規范? 陳建軍:瑞欣好!整理、編纂現代作家全集,涉及很多問題,如體例問題,底本擇定問題,文字識讀、過錄問題,繁簡字體轉換問題,異體字、習慣用字、標點符號處理問題,題注及其他注釋問題,校勘及校勘符號使用問題等等。
2022-09-12
-
誰最早提議出版《魯迅全集》?
第一個中文版《魯迅全集》于1938年在上海“孤島”出版,由蔡元培精心作序,由周作人、茅盾等任編委,由許廣平總協調,鄭振鐸、胡愈之、王任叔、唐弢等積極參與,被譽為“文化界偉大成就新文學最大寶庫 出版界空前巨業”,曾被毛澤東一生藏讀,被周恩來選為國禮,為士林所珍視。
-
《魯迅全集補遺(第三版)》出版
近日,學者劉運峰著《魯迅全集補遺(第三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對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魯迅全集》最新最全的補編,彌補了“全集不全”的遺珠之憾,并在《魯迅全集補遺(增訂版)》的基礎上對集外文、書信、書刊廣告等部分進一步充實完善。
-
宋刻本價值因何重于黃金?
2020年12月2日的一場拍賣會上,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簡》三卷,以2.6335億元人民幣成交,成了目前最貴的古籍。
2022-08-11
-
永樂大典本《大全賦會》殘卷的文學史價值
《四庫全書總目》卷191集部總集類“存目一”著錄《大全賦會》50卷:“不著編輯者名氏,皆南宋程試之文。
-
杜牧《清明》的確認與釋疑
署名杜牧的《清明》,究竟屬唐屬宋,筆者2021年偶遇機緣參與討論。
-
茅盾藏書研究:形成軌跡、痕跡留存、概念界定
引 言 茅盾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
-
《語絲》體制之形成與北京的報刊出版
《語絲》創刊號首頁 一 1924年10月下旬,由于排好的稿件(即魯迅《我的失戀》一詩)突遭晨報社代理總編輯劉勉己抽去,原《晨報副刊》主編孫伏園憤而辭職。
-
現代文學版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新可能
對我來說,孟文博的《掘開歷史的地表》是一本比較特別的書,它打破了我對于版本學的固有印象。
關鍵詞:  版本研究2022-07-08
-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的多個版本
陳望道(1891—1977)中共黨員,浙江義烏人,教育家、語言學家、翻譯家。
-
目錄學:古籍工作的基礎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推進古籍工作的一系列新舉措,是指導未來古籍事業發展的里程碑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