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全書》早期編纂史事新探
《四庫全書》之編纂,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輯校《永樂大典》[1],至嘉慶十一年(1806)各閣續辦書籍的補函工作結束[2]。
關鍵詞:  《四庫全書》2022-06-09
-
劃時代的經典文獻——兼論《講話》發表出版源流
今年5月,正值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八十周年。
2022-05-24
-
這些失傳的名紙 個個風靡一時
張大千作《薛濤制箋圖》 中國歷朝歷代都創造過許多的名紙,這些名紙也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偉大的文學家和書畫家。
關鍵詞:  文房之寶2022-05-18
-
《中國青年》的光榮歷程
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市淡水路66弄4號一座簡陋的石庫門屋內,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前身)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誕生了。
關鍵詞:  《中國青年》2022-05-18
-
《篆刻集覽》稿本
《篆刻集覽》寫本一冊,大開本,明代墨綠色花草紋織錦書衣,白棉紙內頁,無板框,無界欄,無魚尾。
關鍵詞:  版本研究2022-04-26
-
清末同文書局古籍影印小記
前文(《清末古籍影印小記》,見4月7日《藏書報》)談到清末影印古籍歷史及特點,也提到當時影印古籍衰敗的原因,其實當年石印業一落千丈的原因,固然同廢科舉有關,但更主要的還是印刷業主導下的古籍影印,主持者目光短淺且唯利是圖,又缺乏古書版本、出版專業方面的知識,注定了其曇花一現的命運。
2022-04-24
-
明代發達的雕版印刷與公眾閱讀
書籍是人類思想的結晶,是知識積累和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文明賡續的重要途徑。
-
《物種起源》的繽紛漢譯
達爾文 自大航海時代(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至現代的二十世紀,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三位科學家分別以現代數學、現代生物學、現代物理學,改變了傳統知識系統,奠定了今天幾乎可以涵蓋所有自然科學門類的基礎,而且由此建構的世界觀和知識改變了整個世界!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自1859年初版首印之后,由作者不斷修改、增刪,主要是增加新內容,一直到1872年,《物種起源》出版了最后一版即第六版。
關鍵詞:  《物種起源》2022-04-22
-
“莎草紙”為什么不是紙?
“莎草紙”,又稱莎草片、紙草片、芭芘紙,是出產于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一種紙前書寫材料。
2022-03-25
-
妙手綴珍:西方珍本書和中國藏書印
因為愛書,我愛一切關于書的書,這類書的作者無疑是我同類,他們有的是愛書人,有的是藏書家,還有從事跟書有關事業的人,比如編輯、出版家等等。
-
茅盾藏書《墾荒曲》往事追憶
圖1 茅盾藏書《墾荒曲》封面與扉頁(中國現代文學館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時代風氣和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文藝事業確立了為工農兵服務、為政治服務的大方向,作家們飽含對新時代的激情、對鄉村生活的熱情,重返農村,投身于火熱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
-
尋求魯迅著作“紅皮本”
在歷年出版的魯迅著作中,有一種特殊的單行本,被愛好者稱為“紅皮本”。
關鍵詞:  版本研究2022-03-14
-
人民文學出版社《聊齋》出版六十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文社”)成立于1951年,是全國首家大型文學專業出版機構。
2022-03-09
-
張元珂:新文學名著的版本問題
編者按:學者張元珂視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與文學作品批評為他學術研究之兩翼,后者觀點散見于他關于韓東、劉慶邦、夏立君等作家作品的評論,以及多年來獨具個性的年度文學榜單中,而前者則集中展現在日前出版的《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一書。
關鍵詞:  版本研究2022-03-09
-
“天祿琳瑯”:指間有千年
“‘天祿琳瑯’剛開始修復的時候,一位同行來到文獻修復室參觀學習。
-
閻晶明:紙張壽于金石——《魯迅全集》出版史述略
2021年9月25日,為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召開“人文社與魯迅作品出版暨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座談會”。
-
版本譜系:作為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的方法
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的文獻研究不斷升溫。
-
現代文學一批醒目的“門面”
《魯迅的封面》,薛林榮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1918年4月發表的《狂人日記》中,魯迅明寫狂人的狂態,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弦。
關鍵詞:  魯迅2022-02-25
-
中國現代文學史料批判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現代文學史料批判的理論與方法》,金宏宇 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一 20世紀后半葉以來,學術界在大的方向上不斷有所謂“轉向”(turn),也有所謂“回歸”(return),并提出了相應的口號。
-
靈石覓奇:錯版的武俠書,很難找的!
看鹿島茂寫的《漫步神保町》里講,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有條世界最大的舊書街,周圍大學與出版社星羅棋布,誠如英國倫敦的馬克柯恩舊書店所處的查令十字街,抑或美國紐約Strand舊書店附近的West4格林威治村,都是渴求汲取精神糧食的學生、知識分子最愛逛的街區,大概二手書店既給了讀者探尋過去與未知世界的可能性,又因為書的實惠打折價格(除去一些絕版書)滿足了部分占有欲,甚至還有偶遇知音的社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