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芬樓藏書:守護善本書香,傳承文化瑰寶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藏書樓在延續文脈、教化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4-07-23
-
無法復制的古典文藝課
7月6日,農歷六月初一,恰值小暑,葉嘉瑩先生迎來了農歷百歲壽辰。
2024-07-23
-
陸游為什么寫《入蜀記》
陸游(1125—1210年)因堅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二年(1166年)他因有人進言說他“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宋史》卷三九五),這次罷官使他的人生遭受重大挫折。
2024-07-22
-
想開點吧 陶淵明也教育不好孩子
陶淵明是歷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被認為是“千古隱逸之宗”。
2024-07-22
-
梁啟超集句撰聯
梁啟超著述之余,雅好楹聯,最喜集唐宋詩詞、名家佳句,精心架構,綴為一聯,令人激賞。
2024-07-19
-
從《蘭齋詩詞存》續談江孔殷
江孔殷自稱“吾家三世寄籍上海”,生母南京人,曾入讀上海圣約翰書院、江南水師學堂、廣東水師學堂,這是蘭齋詩詞存》披露的、前所未知的信息。
2024-07-18
-
東漢:皇皇《漢書》出蘭臺
在西漢和東漢之間,有一個王莽的新朝。
2024-07-18
-
江南五圣敘事的身份類型與文本策略
文學史從來都是由不同人群建構的,其中充滿了身份權力、價值判斷和書寫傳統等。
2024-07-18
-
在定州“遇見”蘇東坡
距離北京一百八十公里的河北定州,是我青年從軍時部隊的駐地。
2024-07-17
-
王笛:成都老茶館檔案背后的歷史文化記憶
由國家檔案局提名申報的“成都老茶館相關檔案”日前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2024-07-17
-
明清文人如何看八股?
如今,“八股文”似乎已成為“形式主義”的代名詞。
2024-07-16
-
緯書的經典化與去經典化
所謂“緯書”,是指興起于西漢末、定型和尊崇于東漢的一類冠以“河圖”“洛書”及七經之名、偽托上天及圣人神化儒學的文獻,東漢人習稱“圖讖”。
2024-07-16
-
在中國古代玫瑰的故事該怎么講?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玫瑰的故事》,改編自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言情小說。
2024-07-15
-
鍋包肉的東北往事
近來鍋包肉成為網議話題,吉林省吉林市組織舉辦鍋包肉大賽,并擬成立鍋包肉辦公室,讓這道東北名菜備受關注。
2024-07-11
-
《白下瑣言》:19世紀的南京記事
編者按:2024年4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大學問出版了歷史學者李孝悌的《瑣言贅語:明清以來的文化、城市與啟蒙》一書,該著是他在社會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來文化、城市與思想的多個面向,展現隱藏在城市深處和歷史塵埃里的生活真相。
2024-07-10
-
他從天姥山中走來——竺岳兵與“唐詩之路”
竺岳兵(1935—2019),浙江省新昌縣白楊村人,自號“白楊老人”。
2024-07-09
-
博雅風流的張岱
江南之行,立于西子湖畔,望湖心亭,自然要想起就連中學生課本上都有的那篇《湖心亭看雪》。
2024-07-09
-
要是真英雄
西晉征南大將軍杜預(字元凱,222-284)乃一代名臣,一生中成就了許多大事:他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橋,使得洛陽的對外交通大為便捷;他主持制定了平吳的大計,協助晉武帝在太康元年(280)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2024-07-09
-
誰是史上第一個“吃瓜群眾”?
古人啥時候開始吃西瓜? 到了夏天,怎么能不吃西瓜。
2024-07-04
-
梁山解“圍”
“《水滸傳》里面描寫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就不是平常的社會生活,而是一種特殊的農民精神解放現象,主要是一種狂歡。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