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出版的現代性再造
清末民國時期,穿越“歷史三峽”的現代化轉型摧毀了傳統書籍出版賴以存續的文化制度與社會結構等原生土壤。
2024-04-23
-
《論語》的歐美早期傳播史
從16世紀開始,歐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中國熱”,引發了歐美本土文人對中國的濃厚興趣。
2024-04-23
-
孫颙:王國維,時代留下的驚嘆號
原標題:重讀《人間詞話》 一本書,能反復閱讀,總能夠讀出新意,除了文本的了不起,也說明閱讀者的進步,閱讀者在歲月的打磨下,又成熟了一些。
2024-04-22
-
御史與花椒:唐代官稱別名及其價值
一 職官制度作為史學基礎,一代代研究者在這個細分領域耕耘出了累累碩果,推動了大眾對宏觀歷史認識的深化。
2024-04-22
-
“嵊”與“剡”:兩個字里的江南
“嵊”,山乘勢而來,人乘山而走;“剡”,一條清溪沿山腳曲折,穿境而過。
2024-04-19
-
王羲之的真情真性真言
《世說新語》載:“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
2024-04-19
-
是歟非歟 且說說看
錢鍾書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提到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2024-04-18
-
《論衡》:一本寫了三十年的“異書”
王充,字仲任,浙江紹興人,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學批評家,其代表作《論衡》持續寫了30年才創作完成,后來更是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思想著作。
2024-04-18
-
韜奮與適之的一面之緣
胡適,1925年35歲 生日存照 鄒韜奮致胡適信札 1927年11月10日 鄒韜奮(1895—1944,原名鄒恩潤)這個名字,知名度是很高的。
2024-04-18
-
時序里的南朝戀歌
南朝清商小樂府輕便好讀,大多五言四句,《樂府詩集》里收了五百來篇,整個讀下來也花不了多久,其中主體集中在吳聲和西曲兩塊。
2024-04-17
-
“清客”乎,“創客”也
古之文人多沉湎卷帙學富五車,卻疏遠勞作四體不勤,故而,那些憑籍藝文專長替士大夫效力的文人,史謂“清客”。
2024-04-16
-
《紅樓夢》里的那些反諷
反諷,即通過說反話來達到諷刺效果,這是《紅樓夢》里極具特色的一種寫作手法。
2024-04-16
-
后人對李白詩歌的刪改
作為唐代最優秀的詩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讀者的喜愛。
2024-04-15
-
“轉世”蒲松齡寫的志怪故事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蒲松齡去世。
2024-04-15
-
辛棄疾的詩酒情懷
辛棄疾在金政權的統治下出生、成長,成年后加入抗金義軍,旋南來投宋,一生以建功立業、收復河山為志。
2024-04-15
-
柳宗元的孤獨感
中唐大文豪柳宗元(773-819)有一首短而有名的杰作《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2024-04-12
-
上巳節的起承轉合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時節,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四十多位名士齊聚在位于會稽山陰的蘭亭。
2024-04-11
-
士甘焚死不公侯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24-04-11
-
明道與適用:明初儒者的文學觀念
受元代理學“流而為文”之影響,明初諸儒也喜好游藝與談文,尤以劉基、宋濂、方孝孺等人最具代表性。
2024-04-11
-
黃帝名號的由來
黃帝名軒轅,又稱為有熊。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