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降伏之道
當熱浪席卷大地,時節也步入四季中最為熾烈的篇章——“三伏”。
2024-08-06
-
晚明笑話中的科舉
千年科舉,興于隋唐,盛于明清。
2024-08-05
-
鵝湖之會及其他
那是一個蔥蘢的夏季。
2024-08-05
-
抹茶文化漫談
抹茶,是一種既古老又新潮的飲品,以其獨特的粉末狀態和豐富的茶氨酸、咖啡因含量聞名于世。
2024-08-03
-
舊書“三悅”與“三煩”
我雖然讀中文出身,讀書較雜,但迄今怕讀無標點符號、繁體、豎排之類的舊書,卻又受某種動因驅使不斷去讀。
2024-08-03
-
姜夔淑世詞的雅正冷艷之美
中國文人不管身處何種境遇都具有濃重的家國情懷,中國詞史上著名的布衣詞人姜夔也不例外。
2024-08-01
-
《水滸》加份辣
《水滸》第三十八回,宋江與李逵、戴宗在潯陽江邊琵琶亭吃酒,幾杯下肚,“忽然心里想要魚辣湯吃”。
2024-08-01
-
歐陽修說文論書
作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與宋代“尚意”書風的引領者,歐陽修在北宋文壇與書壇上都具備開創性意義。
2024-07-31
-
周敦頤《愛蓮說》的經典化
北宋周敦頤(1017—1073年)的《愛蓮說》自南宋后為歷代學人所推崇,明清以來更是成為童蒙皆誦的經典之作。
2024-07-30
-
《千字文》:遐邇一體 文共四方
《千字文》是中國古代啟蒙識字教育的一部經典教材,由南北朝時期的周興嗣所編寫。
2024-07-30
-
做司馬遷的知音——張大可與《史記》
張大可,1940年生于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
2024-07-29
-
賈府的家政
筆者曾遇見一位參演87版《紅樓夢》電視劇的演員,聽其追憶劇組當年一起生活,一起閱讀、上課學習《紅樓夢》的盛況,悠然神往。
2024-07-29
-
沈從文說謝安的“屐齒”
對東晉名士謝安在“淝水大戰”中的表現,《世說新語》“雅量”篇有一節絕妙記述:“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
2024-07-26
-
“誰知攏翠私心語”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悄悄拉著寶釵、黛玉到耳房吃“梯己茶”,寶玉隨后也跟來了。
2024-07-25
-
動物世界里的仁獸
在古代的動物世界里,有所謂的“仁獸”。
2024-07-25
-
外國“好漢”愛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文化遺產,僅北京市范圍內的長城就有520.77公里。
2024-07-25
-
深藏井底的大宋孤魂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南宋遺民鄭思肖懷著山河破碎的苦楚,將之前自己所撰的《咸淳集》《大義集》《中興集》《久久書》《雜文》《大義略敘》等文,合編為《心史》,又將其封存在一個鐵函中,深深地沉入蘇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里。
2024-07-24
-
重新為文學史著“豫章社”正名和定位
“豫章”乃江西行政區劃的最早名稱,古稱“豫章郡”。
2024-07-24
-
今天我們為何還要讀孔子?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亦是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被譽為“震古爍今之著作”(蔣百里)。
2024-07-24
-
《北山移文》是一篇駢體雜文
近讀顧農先生的《〈古文觀止〉里的三篇駢文》(載《中華讀書報》2024年5月15日),想就文中提到的《北山移文》補充幾句。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