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學伉儷傅漢思與張充和
張充和與傅漢思老年合影,攝于1985年。
關鍵詞:  張充和2023-04-11
-
書信釋讀里的“二蕭”情誼
一 中國的現代文學史中,“二蕭”幾乎是一個傳奇。
2023-04-11
-
民國學者的海洋文學地理研究
民國學者開始有意識地研究海洋文學地理,始于域外海洋文學批評。
2023-04-11
-
陳子善:作家的飯局
文人好宴聚,新文學作家當然也不例外。
2023-04-11
-
吳思敬:時光鏈條上的一顆紀事珠——“關于百年新詩學案”的思考
中國新詩已走過了百年的歷程。
-
張彭春《(清華學校)日程草案》里的新文學
張彭春是現代知名戲劇家、教育家和外交家,他寫出了中國第一個話劇劇本,被認為是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先后任南開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戲劇家曹禺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
2023-04-10
-
“古人”王泗原
王泗原(1911—1999),江西安福人。
2023-04-10
-
傅斯年筆下的外語名詞
古文與文言 傅斯年《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一個短記》(《史語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1930): 戰國子書中頗有不少白話,而荀子已是很簡約的文言,呂氏春秋已有些無話說話的油腔滑調,入漢而著作者更都是文言了(此處用文言乃如所謂Kunstsprache,與古文不同)。
2023-04-08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福爾摩斯”
龔明德教授在《舊日箋 民國文人書信考》(中華書局,2013年12月1版1印)基礎上增訂而成的《舊箋釋讀 現代文人書信考》,2022年10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了,內容篇幅由33篇增至77篇,將近十年時間,作者的現代文人書信考釋已蔚為大觀,碩果累累。
2023-04-07
-
與之:八十年代師大校園里的先生們(三)
編者按: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學,一代人也有一代人之記憶。
2023-04-07
-
祝淳翔:雙霞宴瑣記
古人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2023-04-06
-
朱幼蘭:留得殘枝葉自生
近日有緣,筆者于無意中入藏了一件“小名頭”的墨筆書札,朱幼蘭致書“正有道兄”,寫在兩片隨意裁切的白宣紙上,而且紙上還有破損修補的痕跡。
2023-04-06
-
林徽因夢繞瓊塔雪池
提起位于北海東門外的雪池胡同,很多人都會想起這里的雪池冰窖。
-
高原上的兩條河——憶湯世杰先生
云南高原上江河眾多,其中兩條與湯世杰先生關聯密切:金沙江與鐵路河。
2023-04-06
-
讓孫犁“熱”起來,是他最大的心愿
上世紀80年代,劉宗武和孫犁(左)合影 一 2022年12月31日晚上,微信群中轉來了一條發自劉宗武子女的消息,說他們的父親因患腦梗搶救無效,于上午九時十分去世,享年87歲。
-
郁達夫“任性”選散文
1935年3月15日《良友畫報》介紹《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廣告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年輕編輯趙家璧主編一套了十巨冊的《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包 含 理 論、論爭、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以及史料索引。
關鍵詞:  郁達夫2023-04-04
-
李何林先生的愛的哲學
1984年李何林先生(中)與陳鳴樹、施建偉合影 凡是在南開大學中文系學習和工作過的人,沒有不贊佩老主任李何林先生的。
-
陳子善:重印現代文學的第一手史料
三十六年前,王錫榮兄和我在《申報·自由談》作者唐弢先生指導下,編選了《〈申報·自由談〉雜文選》(以下簡稱《雜文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2023-04-03
-
范詠戈:那個“舉啞鈴”的人走了
徐懷中和《牽風記》 1984年徐懷中率總政工作隊赴空軍部隊調研 在徐懷中的“熟人”中,我和他認識的時間可能算是比較久的。
-
馬奔騰:追憶林庚先生
我與林庚先生1998年秋天相識,并開始了多年的交往,一直到林先生2006年去世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