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璋尊:憶秦牧
秦牧(1919年8月-1992年10月),當代作家、散文家,在半個多世紀的文學創作中,他涉及散文、小說、詩歌、兒童文學和文學理論等諸多領域,被喻為“一棵繁花樹”,散文風格尤為獨特,敘事如畫,言近旨遠。
2023-02-10
-
“老舍先生們”的中文課
一提到老舍先生,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京味小說、幽默格調,似乎很難馬上將“國際”二字與他聯系起來。
2023-02-10
-
趙元任的文字游戲
1959年,胡適邀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到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學,趙元任欣然應允。
關鍵詞:  趙元任2023-02-09
-
潘凱雄:隱韌的獨行——兼悼湯世杰
拙文標題的這五個字出自新近出版的三卷本《湯世杰散文選》之“后記”,說的本是那些沉隱于江湖深處高手的某種狀態,但引伸開去也蠻有意思,遂“拿來”一用。
關鍵詞:  湯世杰2023-02-07
-
湯世杰:當年花褪殘紅青杏小
編者按:《當年花褪殘紅青杏小》是筆會今年1月13日收到的文章。
-
明暗任務——海明威1941年的中國大冒險
文壇巨匠海明威是個傳奇,他不僅開創了“硬漢”文學,而且他本人就是一戰戰士、非洲獵人、加勒比水手、西班牙戰地記者、飛機失事幸存者,甚至還是二戰時期美蘇“雙重間諜”。
-
西湖畔的馬一浮
馬一浮先生(1883-1967)是杭州城內婦孺皆知的一代大儒,他在杭州生活了幾十年,流傳下來的故事可謂車載斗量。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3-02-06
-
《魯迅日記》中的春節
過年做些什么? 翻看魯迅日記,他的過年軌跡清晰可見。
關鍵詞:  癸卯兔年2023-02-04
-
梁實秋眼中的老北京年味
梁實秋出生于北京,他的《過年》《雅舍小品續集》等文章,描繪了20世紀初老北京的過年場景。
關鍵詞:  癸卯兔年2023-02-04
-
阿英研究中國年畫
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阿英不僅文學造詣高深,而且興趣廣泛。
關鍵詞:  癸卯兔年2023-02-04
-
昔日如何鬧元宵
正月十五被稱之為“元宵”,又稱“元夕”“元夜”。
-
滿月、燈籠與元宵
小時候,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會吃元宵,然而那時不知這天是元宵節。
關鍵詞:  癸卯兔年2023-02-04
-
汪曾祺筆下的元宵節
有人給汪曾祺先生貼標簽,說他是鄉土作家,他不樂意接受;又有人說他是風俗畫作家,他就很開心,并坦承好像是有這么回事。
-
與之:八十年代師大校園里的先生們(一)
編者按: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學,一代人也有一代人之記憶。
-
陶亢德回憶郁達夫二三事
浙江師范學院(今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1978年曾編印過一本《三十年代文藝參考資料》,大概是作為內部教學使用,編者圍繞林語堂創辦的三本文藝刊物(《論語》《宇宙風》《人間世》)訪問了彼時并無多少人知曉的編輯陶亢德。
-
冰心的龍江緣分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當代小說的黃金時代。
2023-02-01
-
惟人生賴奮斗而存——周恩來的家書
俗話說,見字如面,見信如晤。
2023-01-31
-
《談美》與它背后的知音老友
朱光潛與朱自清兩位學者的學業,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
《時事新報》上的陳子展佚文
既是名教授和文史學家,也是知名度很高的多產作家,可惜陳子展的許多作品(尤其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幾乎沒有編集成冊。
2023-01-31
-
孫玉文:郭錫良先生指導我寫博士論文
郭錫良(1930—2022),湖南衡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