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子善:我的責編李慶西兄
李慶西兄是我的老友,也是畏友。
-
曹凌云:往事深情
一 仍記得32年前的1990年春天,我第一次見到唐湜先生。
2023-02-20
-
汪曉欣:懷念楊苡先生
去年冬天,楊苡先生的女兒給我們寄來了楊先生的新書——楊苡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2023-02-20
-
古籍專家譚丕模
1958年10月17日,為增進中國和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文化交流、經濟合作,由鄭振鐸、蔡樹藩任團長的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訪問,代表團乘坐的“圖-104”客機于當日晚些時候在前蘇聯(楚瓦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卡納什地區不幸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2023-02-20
-
陳丹晨:懷念摯友謝永旺
2022年8月30日,謝永旺君因病謝世,許多《文藝報》老少同事都致以深切的哀悼和追思,寫了許多深情懷念的悼文,可以感受到他在人們心里有多么重要,留下多么深厚的友情。
-
書中一窺文人收藏:偶然來去的那束光
翻譯家李文俊先生遽歸道山,早先見媒體報道,晚年的他好古玩,戲言:“我只是周末跟老太太(注:德語文學翻譯家張佩芬)討上幾張鈔票,到對面地攤上去淘寶撿漏的老頭兒。
-
善鐘路上的田漢、上海藝術大學與包玉剛
小小一幢花園住宅,曾經見證過軍閥的爾虞我詐,見證過藝術家的奇思妙想,也見證過戰火中的奮斗精神。
2023-02-17
-
“最風行的是《幻洲》”
在中國現代文學期刊中,《幻洲》半月刊是獨特的存在。
2023-02-17
-
裘小龍:詩人李文俊
又是毅衡兄給我發來消息,說李文俊老師去世了,“噩耗來得急如雪片,寒氣刺骨”。
2023-02-17
-
趙樸初詩贈友人
著名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孫起孟與著名詩人、書法家趙樸初在中學時是同學,孫起孟80歲時,趙樸初作了一首詩為他賀壽:“萬里光明云海上,半天閑散碧空中,機聲一路催花鼓,為慶人間八十翁。
2023-02-17
-
徐魯:生命的壯歌——回憶董宏猷
一 與宏猷兄最初相識,是在1984年夏天。
2023-02-17
-
魯迅作品在西語地區的傳播和闡釋
20世紀40年代,由敬隱漁法譯本轉譯為西班牙語的《中國現代短篇小說家作品選》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式出版,其中收錄了魯迅的《孔乙己》《阿Q正傳》《故鄉》三篇小說,魯迅作品在西班牙語世界的譯介由此拉開序幕。
2023-02-16
-
孫犁的謙遜
孫犁被譽為“白洋淀派”創始人。
2023-02-16
-
陳夢家勸錢穆寫通史
1938年4月,錢穆在一間大教室里給西南聯大學生教授《中國通史》。
2023-02-16
-
“還她真實的評價”——柯靈書信中的張愛玲
“張愛玲登上文壇雖然一帆風順,不到二十五歲就已走紅四十年代十里洋場,但當時賞識她的才華的幾位資深編輯也不能不提,那就是主持《紫羅蘭》的周瘦鵑、主持《萬象》的柯靈和主持《古今》的周黎庵。
-
普遍的人生的回響
一 春節假期最后一天,忽然讀到翻譯家楊苡離世的新聞,不由悵然。
2023-02-15
-
瑣憶外公張伯駒
隨著收藏熱的興起與學術界研究成果的涌現,我的外公張伯駒捐國寶、護文物之事跡逐漸被世人所知,文博大家史樹青還因此舉稱贊外公是“民族英雄”。
2023-02-14
-
《白鹿原》是如何亮相文壇的?
在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面世三十周年暨陳忠實逝世六周年的時候,我鄭重地推出了評論集《不朽的豐碑:〈白鹿原〉》。
-
慕津鋒:我記憶中的濟生先生
李濟生 那天中午,我從周立民老師處得知濟生先生于2022年12月30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105歲。
-
錢鍾書《宋詩選注》與沈尹默題簽
好書如酒,歷久彌香;好書的題簽如酒簾,風中招展,遙遙在望,酒香雖未到,便急欲喝上幾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