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詩何以成為經典?
文學作品的經典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一般來說權威的批評者發掘出這些作品的價值內涵,賦予其合法性與權威性,致使這些作品在一定歷史語境與文化場域中受到讀者尊崇,從而得以上升并最終確立經典地位。
2025-01-16
-
誰可能見過完整的《紅樓夢》?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八十回后的內容就是一個超級謎團,無數學者、讀者試圖揭秘,由此衍生的不同紅學流派,讓人眼花繚亂,但謎題至今難有定論。
2025-01-15
-
杜甫詩歌“另一面”
從“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到“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這些廣為傳誦的詩句無不在向世人展示著詩人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2025-01-15
-
詹丹:發現諸子散文《齊桓晉文之事》的 “詩性”特征
《齊桓晉文之事》是先秦諸子散文《孟子》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常常被選入各種語文教科書,是高中語文或者大學語文學習的經典篇目。
2025-01-14
-
北宋“國營藥店”官藥局的創立與發展
官藥局是中國古代國家制藥、售藥機構的統稱。
2025-01-13
-
孔子論“政”與“正”
孔子勞心于政治,這源于儒學的根本關切。
2025-01-13
-
俞樾“亦有園一曲”
俞樾(1821-1907)是浙江德清人,字蔭甫,道光三十年(1850)中進士,廷試時以“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艷陽”對答“淡煙疏雨落花天”之詩題,得到主考官曾國藩的激賞。
2025-01-13
-
出土碑志中的唐詩佳作
碑志是特殊的文學載體,出土墓志中也會有唐詩的記載,以揄揚志主的文采品性,或全篇照錄,或散篇零句。
2025-01-13
-
四言詩的筮域書寫——以《易經》《焦氏易林》為中心
談及中國詩歌史的發端,很多文學史教材或學人著述一般會追溯至《詩經》,《詩經》也因此被冠以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稱號。
2025-01-10
-
花酒共舞易安詞
新年到來,年宵花爭奇斗艷,率先營造喜慶氛圍。
2025-01-10
-
唐詩江湖中那些閃耀的星星
唐詩之美,與大唐氣象血脈相連,與唐朝歷史水乳交融,更與唐代詩人無與倫比的創造活力息息相關。
2025-01-09
-
編輯與讀者的互動:以《西游記》編輯為例
我們經常感嘆周振甫與錢鍾書之間的編輯與作者的互動佳話,其實編輯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也時常讓人欣喜。
2025-01-09
-
蟄伏在京郊地名里的“蛇”
在十二生肖里,蛇是龍的小弟,緊跟在龍的后面。
2025-01-09
-
王昌齡 大唐豪俠愛吃魚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025-01-08
-
古代臘日是哪一天
今天是2025年的第二天,農歷也已進入臘月。
2025-01-07
-
唐代御史詩歌風尚
唐代詩歌興盛,不少詩人擔任監察御史,如王維、杜牧、劉禹錫等,擔任諫官的有白居易、杜甫、岑參等。
2025-01-07
-
古代詩人怎么過臘八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在宋代已經基本定型,當時主要的慶祝活動有浴佛會、食臘八粥等。
2025-01-07
-
《春秋繁露》:“內圣”與“外王”的統一
漢承秦制,既繼承秦成功的經驗,也吸取了秦失敗的教訓。
2025-01-07
-
蘇軾,追求新變的歲末意象
偉大的詩人都是敏感的,總能看到世界中的詩意。
2025-01-06
-
古典學的守舊與創新
古典學崇尚古代經典,是為守舊;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并不是泥古的代名詞,更不是思想復辟的口號,畢竟“吾其為東周”更多是孔子無可奈何的比喻。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