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鐵生:苦路人影
我僅見過史鐵生一面,算不上朋友。
2025-04-14
-
石舒清:三本書的收藏記憶
新新出版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從二爺家“盜”來《魯迅小說選集》 我手里最為古舊的一本書是《魯迅小說選集》,由新新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印數3000冊。
2025-04-11
-
AI時代的文史工作
AI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文史研究的沖擊相當猛烈,這些沖擊多數是正面的,比如資源的共享和易得。
2025-04-10
-
汪家明:張潔來信
一 張潔是2022年1月21日在紐約去世的。
2025-04-09
-
沈衛威:檔案里的周作人與汪精衛
一、文學謊言 從家到檔案館的列車十八分鐘,從檔案館到家的列車也是十八分鐘。
2025-04-07
-
人生看得幾清明
“落盡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2025-04-03
-
“太太的客廳”與文人往事
2025年4月1日,是古建筑學家、詩人、工藝美術設計師林徽因(1904—1955)逝世70周年。
2025-04-02
-
【溫故】三月,夢攬星河,船行水上
編者的話 2025年3月2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迎來了四十歲生日。
2025-04-01
-
重返傳統——從傅斯年的反思說起
當人們開始思考和言說“傳統”之時,其實已經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新的時代(如當代、現代或近代),而把過去界定為與“我們的時代”不一樣的“古代”。
2025-03-31
-
“空言”心態與南宋筆記著述
筆記是宋人的重要寫作類型之一,不僅數量較前代激增,而且基本體式也在兩宋定型成熟。
2025-03-28
-
凝視北京與魯迅雜文寫作及革命言說
引論 1927年9月27日下午,魯迅和許廣平登上太古公司的“山東”號,離別廣州,前來送行的只有廖立峨,與他初來時備受歡迎,簡直是云泥之別。
2025-03-27
-
四秩文心——中國現代文學館“創業史”
1985年1月5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中國現代文學館宣告成立。
2025-03-26
-
束沛德:決定命運的“三個一”
本文作者(左二)與兒童文學界的朋友在一起 本文作者于1952年的留影 人一生的遭際和命運,多半不是自己能把握、掌控的,往往被一些外來的、偶然的因素所左右。
2025-03-25
-
匡亞明:是老革命,亦大學者
匡亞明(1906—1996),江蘇丹陽人。
2025-03-24
-
一艘打撈星光的航船——寫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四十周年之際
1985年1月5日,在中國作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現代文學館宣告成立。
2025-03-21
-
慕津鋒:《小兵張嘎》誕生記
2024年11月16日,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福建廈門舉行,時年99歲的作家徐光耀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電影)。
2025-03-20
-
古代文人的春日雅集
進入三月中旬,朝陽二道溝的山桃花率先綻放,和煦的日光與淡粉色的桃花瓣,繪就了春天里的一道浪漫風景線。
2025-03-19
-
姚馥蘭、張愛玲與《不了情》
《不了情》海報 文華舊片的香港上映 1951年5月底,桑弧導演、張愛玲編劇的影片《不了情》在香港國泰戲院獨家上映。
2025-03-18
-
鄒漢明:探尋穆旦的文學人生
穆旦是誰? 我最初只知道他出生在天津,祖籍浙江海寧,本名查良錚,查家的良字輩。
2025-03-17
-
“學中之人”與“人大于學”——中國現代文學學人研究的必要、難度與可能
2024年是文學史家、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王瑤誕辰110周年。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