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汪家明:張潔來信
    來源:《萬松浦》 | 汪家明  2025年04月09日13:21

    張潔是2022年1月21日在紐約去世的。再過兩天,就是她三周年的忌日。

    張潔最早的來信是1999年3月4日。信中說:

    “寄上《無字》第一部,敬請方正?!稛o字》是長達四部的文學長卷,現(xiàn)在出版的是第一部。其他幾部框架雖已完成,但我想做得更好,所以還在反復修改之中。第二部爭取在秋天完稿。

    “在我所有的文字中,這是我最用心的文字。多年來,我為它用盡心力,做了各方面的準備,可謂殫精竭力,寧可被讀者忘記,也沒有草率推出什么書,來占用一絲一毫對這一長卷的心力。

    “感謝你對我作品的多年關注?!?/strong>

    1980年代的張潔

    1978年,我在大學讀書,讀到《北京文藝》上的《從森林里來的孩子》,作者是從未聽說過的。雖然覺得內容很輕,但落淚了。1979年讀到《愛,是不能忘記的》,那抒情的、哀婉的、詠嘆調式的寫法,刻骨銘心的愛情,深深感染了我。兩年后,我買到《張潔小說劇本選》,收有八個短篇,兩個劇本。書最后《已經零散了的回憶——代自傳》寫得像童話,看后不知所以,只是略知她受過苦,打小跟著被父親遺棄的媽媽在農村破廟讀書,讓我想起蕭紅。書前題詞孤傲:“并沒有新的故事、新的情節(jié)、新的人物。有的,只是一顆執(zhí)著地追求真諦的心”。從此這本簡陋的小書跟隨著我,成為“枕邊書”,一晃過了四十五年。眼下,它就在我手邊,熟悉的藍色封面、藍色環(huán)襯,作者照片卻是淺棕色的。如此珍愛,其實只為其中那篇《愛,是不能忘記的》。我常在寫文章之前,翻來讀讀,像聽小提琴曲那樣,立刻進入一種下筆的情緒??勺x熟了,感到有的句子完全可以刪去。比如這兩段——

    “啊,那條柏油小路,我真不知道它是那樣充滿了心酸回憶的一條小路。我想,我們切不可忽略世界上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誰知道呢?那些意想不到的小角落會沉默地緘藏著多少隱秘的痛苦和歡樂呢?

    “難怪寫東西寫得疲倦了的時候,她還會沿著我們窗后的那條柏油小路慢慢地踱來踱去……”

    其中,從“我想”到“歡樂呢”應該刪除,不然有賣小聰明之嫌,而且一句中連用“沉默”“緘藏”和“隱秘”,也顯重復。

    《張潔小說劇本選》張潔的第一本書(1980年)

    我想把意見告訴張潔(還有兩條),可是聯(lián)系無門,而且自知唐突。將近二十年后,1999年3月2日,瑞典大使館舉辦林西莉《漢字王國》新書發(fā)布酒會,使館特邀嘉賓中有張潔。我與她邂逅于此,表達了我對她的作品多年的熱愛。回濟南后,收到了她給我的第一封信。

    所以這封信最后一句說“感謝你對我作品的多年關注”。

    “來信及贈書全部收到。謝謝你對《愛,是不能忘記的》的意見,那還是一篇很幼稚的小說。我不是科班出身,家學底子也淺,深感寫作之不易,能在寫作過程中邊寫邊學,二十年過去,還是有些進步。正像一些評論家說的那樣,我九十年代的作品,要比八十年代的作品好多了。

    “如你所說,文學現(xiàn)在已經不時髦了,我的書更是沒有人讀,我想這很正常。文學本來就是“小眾”的事,像過去那些年萬眾一志讀文學的事,可能并不正常。而且就我前些年的創(chuàng)作來說,也并不都是純粹意義上的文學,比如我得獎的那些作品:《沉重的翅膀》《從森林里來的孩子》《誰生活得更美好》(讓我十分害臊的作品之一)《條件尚未成熟》,以及《上火》等等。這樣說起來好像很沒良心,可事實上社會對得獎作品的衡量標準,首先必須進入“主流”,既然“主流”,與文學的關系就不是很大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的出版很不順利。迷信來講,凡是我比較好的作品,出版都很不順?,F(xiàn)在這本《無字》亦然。我為這本共有四部的文學長卷,準備了多年,走了很多偏僻的地方?,F(xiàn)在還有多少作家這樣寫小說?可是××文藝出版社卻把“第一部”三個字,從封面、扉頁、正文、封三上刪除了(其中一千冊已發(fā)行,已無法挽回了);合同起印兩萬冊,第一印卻只有五千冊。而制作方面,它粗糙得就像盜版書,到書店看看,隨便一本閑書在裝幀、版式上都比它精心、用心。至于正文中的錯、誤,我就不想計較了。問題出現(xiàn)以后,我曾多次電話、電傳與他們商討善后處理辦法,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下落。現(xiàn)在我要與他們終止合同,寧肯放棄后面一萬五千冊的版稅。希望你得空讀一讀《無字》,那真是一本好書,是我應該為它和××文藝出版社討個公道的好書。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首先由安波舜出版,僅僅幾頁,錯誤就有二十多處,而且是檔次非常低的錯誤。我猜想他那時剛剛運作“布老虎叢書”,勢單力薄,只能在鄉(xiāng)鎮(zhèn)印刷廠制作,那時的鄉(xiāng)鎮(zhèn)印刷廠也處在起步階段,出現(xiàn)檔次如此之低的錯誤,是很正常的。我只好與他終止合同。他那方是否真的終止,我不知道。從我的書不會給出版人帶來巨額利益,以及市場上買不到這本書的現(xiàn)象看,可能終止了。然后海天出版社出版了一次。鑒于上次的出版經驗,我對再次出版戰(zhàn)戰(zhàn)兢兢,所以只簽了個一次性合同,印數(shù)為五千冊。后來香港出了一次,印數(shù)也很少。我不是不講效益,但在效益與好書不能兼得的情況下,我更關注的是一本好書。尤其這兩本書,把它們制作成不論從內容到形式都稱得上是好書、并值得讀者保存的書,是我多年的夢想。也許這很傻。

    “如果山東畫報出版社能夠出版,并由你把握,會是另一番景況。

    “跟你談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和《無字》的出版歷史,目的是希望你對我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你覺得我不好合作,不妨放棄出版的念頭。

    “我母親的照片有一些,可以收進書的大約十五張。當然還可以再找一些。也還有我母親的手跡、她治病時的一些文字資料,以及她的遺物。不過,如果我們要做這本書,恐怕還要做進一步的商討。

    “好在你來北京的機會很多。順告我的行止,以便我們約定見面的時間。六月中旬我大約要到奧地利去開一個國際女作家會議,幾天而已。七月上旬到美國去,在那里停留半年的時間。走之前,我會把那里的通信地址和電話留給你。”

    這封信是張潔這年4月3日寫給我的,我們剛相識一個月。天地有緣讓我見到了心儀的作家,很想為她出本書。她的新作都已有約。我喜歡她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雖然出版五年了,但沒見到好的版本,于是建議重出這本書,而且發(fā)揮“老照片”的特點,收入她的母親、她本人和她女兒唐棣以及唐棣孩子四代人的照片,我還建議收入她母親的書信手跡、護照、工作證、醫(yī)療證、開藥處方、CT檢查報告、眼鏡驗光處方、醫(yī)療費單據(jù)、急救中心單據(jù)、診斷書,甚至最后的火化證、殯儀館收費收據(jù)、往生位收費收據(jù)、往生木刻蓮位收費收據(jù)……全部收到書里,當然還有母親養(yǎng)的那只貓咪的照片。如此,做成一本新版書。張潔對這個建議大為欣賞,她一直留著與母親有關的一切,包括她掛在墻上的一本月歷,上面用紅筆標注著帶母親看病的日程安排。

    其間,我到北京,去她家里面商。這位優(yōu)雅清高的作家,說起往事,說起母親,忍不住哭起來。我看出她歷經磨難,堅強勇敢,但又有點擔心……

    張潔和母親張珊枝(約攝于1950年代初)

    我自己做這書的責任編輯,從頭至尾、一字一字讀了兩遍。我很慎重,不能讓她找出錯字。蔡立國的設計也很用心,照片雖然是黑白的,但印制精美。張潔十分滿意,我也十分滿意。2000年底上市,一年之內印了四次。當時正準備拍攝這本書改編的電影,斯琴高娃飾演女作家訶(原型即張潔)。張潔建議這本書劇組人手一冊。

    山東畫報出版社《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2001年)

    2001年底,她從美國寫賀年卡給我:“新年好!與你合作十分愉快友好!電影上映期請與導演聯(lián)系。我那兩篇配有照片的文章,在你那里發(fā)表后,深受同行喜愛,但因轉手太多,已經找不回來了。那兩本雜志你那里還有嗎?如有,可否再給我一份?我在明年4月中旬回國?!?/p>

    信中所說文章,發(fā)表在張煒和我主編的《唯美》雜志上,這雜志其實只出了一期,因我工作調動而夭折。文章題目是《她在叢中笑》,寫洛克菲勒家族教堂里,馬蒂斯設計創(chuàng)作的彩色玻璃,同時配發(fā)一幅張潔拍攝的彩色圖片。馬蒂斯完成這件彩色玻璃的設計兩天后就去世了,兩年后(1956年)才由工匠完成。張潔很為發(fā)現(xiàn)馬蒂斯這件藝術品,并寫文章介紹而得意,因為有關馬蒂斯的資料中沒人提起他這件最后的作品。

    《唯美》第一輯,汪家明、張煒主編,山東畫報出版社

    我遵囑給她留了《唯美》,而且不止一份??墒俏彝耆浗o沒給她。八成沒給——因為不久我來到北京工作,按說離她近了,可是各自都忙,足足十年沒有聯(lián)系。當然,她是名人,不想知道她的行蹤都難。知道她去美國住的日子越來越多。沒什么事,也沒理由打攪。

    2011年春,我調到人民美術出版社,新的崗位,新的作者,新的圈子。一日,與北京文聯(lián)人士見面,說起北京作協(xié)名譽主席張潔,在座的一位女生是她的忘年小友,熱切說到“張潔姥姥”(不知為何不叫“奶奶”,看來關系不一般),并給我郵箱。她說“張潔姥姥”要不住在美國,要不就在旅行的路上。還在寫作,寫博客。我有些好奇,過了一段,冒然給張潔發(fā)了信,問:“還記得山東畫報的汪家明嗎?轉眼間出版《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已經十年了,那么您的外孫也已經十多歲了。”我告知她,在三聯(lián)書店工作九年,今年剛到美術出版社。她很快就回了信,說,怎么能不記得呢!還說:

    “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忘記了,有個兒子問他父親:你寫完詩為什么放進抽屜就完事了,他父親回答說,因為那些讀者不配讀我的詩,我寫詩是為了自己快樂……

    “其實寫完《無字》后,我才有可能騰出手來寫我喜歡的短篇,比如《一生太長了》(得了一個什么獎),我認為那是我非常好的短篇。而后我又寫了兩個不錯的短篇,但我已經沒有發(fā)表的打算了。

    “從2006年我開始畫油畫,沒有老師,純粹自學,但是在美國已經賣出三張,賣畫的收入,我已經捐贈給公立學校和非洲難民基金會。我并不想靠繪畫掙錢,有人買,只是我得到的一個承認而已。

    “我對生活沒有更奢侈的要求,那些名牌包、鞋、衣服對我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我常常在國際會議上說到這一點,我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已經不錯了,當然我得掙錢付生活費用……我?guī)У谋硎侨畨K人民幣在小店買的,只要能看時間就行,我為什么要為一只鉆石表而奮斗?我女兒說,全世界都知道我?guī)Я艘恢蝗畨K錢的表。

    “而且油畫的前景也像文學一樣,現(xiàn)在電腦上有一種體系,用于模仿油畫,模仿得非常像。

    “這個世界已經什么都能制造,一個音盲在電臺的制作下可以變成超級歌手,比那些苦練一生的美聲歌唱家,更得到聽眾的認可,我常常為那些苦練一生的歌唱家、音樂家感到難過……”

    不寫信不要緊,一寫嚇一跳。她還畫畫!而且在美國能夠賣出去,這可是許多專業(yè)畫家也難做到的。她發(fā)來幾幅作品,我真的很驚訝。她的畫就像她的文章一樣,趣味和個性都是一目了然的——也就是說,她一出手就有了風格(她不喜歡這個詞)。這很難解釋。有趣的是,我最后的職業(yè)生涯是做美術出版(年輕時曾畫過六年舞臺布景),張潔最后的創(chuàng)作是油畫。我們似乎又岔路相逢了。于是我提出想看看她更多的畫,也許可以出一本有趣的書。(她去世后,在回憶文章中我才知道,是醫(yī)生建議她畫畫的。那么,是治療心理創(chuàng)傷嗎?這心理創(chuàng)傷也包括她對純文學寫作的失望嗎?)

    張潔的畫

    我擔心寫信多了,會打攪她。她回信說,“除了畫畫,現(xiàn)在我沒有太多的事。而且和你通信也很快樂,眼下難得有談得來的人。”

    我下載了《一生太長了》,準備好好讀讀。

    張潔2011年10月3日來信:

    “先說繪畫,你過獎了。我請過一個老師,她來了兩次就不來了。第一次她留了作業(yè),讓我畫一個蘋果和一個碗,三個月不來,我畫膩了那個蘋果和碗,自己胡畫起來,她第二次來了,看了我胡畫的畫,說,你嚇著我了,你不需要老師,接著畫吧,畫夠六十幅,你就成畫家了,然后就不來了。我畫了何止六十幅,但留存下來的不過十幾幅而已,其他的都被我撕了。我到過很多國家,第一件事,肯定去博物館,看得太多,深知好壞,所以撕毀的那些畫,都算不得繪畫。寄給你看的一幅小畫、就是林子里有個小屋的那幅,非常難畫,難在那些樹木的交錯,既保持各種顏色的彰顯,又不能互相滲透得過分,時間的掌握上很重要……

    “眼下這里總是下雨,我無法把畫拿到院子里去拍照,而屋子里的光線,比較暗,等過些日子再拍了寄給你?,F(xiàn)在只能寄些過去的繪畫。和寫作一樣,我不喜歡守著一個風格,所以繪畫上我也想嘗試各種畫法,請多指教。

    “我喜歡詞,非常喜歡,可是從來不敢嘗試添詞,只能崇拜而已。我是門外漢,開始寫作的時候,我的標點符號都常常用錯??!只是經過《無字》十二年的磨練后,才漸漸走上正軌。

    “我在威尼斯文學節(jié)上有個發(fā)言,附在下面……”

    我讀了她發(fā)來的長文,為它的雄辯而驚訝。這是張潔嗎?其中有不少常識,但更多的是偏執(zhí)(她自己的說法)。我猜想,她可能自認這是她最完整、明晰的創(chuàng)作談,有點悲壯,也許還不無自賞。盡管這是一篇論述文,但她的文字風格——那種沉思的、傾訴的風格——自《愛,是不能忘記的》開始,一直未變。

    《一生太長了》寫一只頭狼,希望遠離同類在樹林中死去,并如愿以償。這是小說嗎?從頭至尾都是狼對生命的思考。狼之所思,其實就是張潔之所思;狼之所愿,其實就是張潔之所愿。似乎讓人窺到她無奈而放棄、想超越的心境。

    關于我對她畫畫無師自通的疑問,她回信說:

    “我想,我能進行繪畫的有利條件是:一,大學時代,我是小口徑步槍的射擊教練,那時我們人人必得“勞衛(wèi)體”及格,不然不能升級畢業(yè),而射擊是一個難項,作為教練,我得教會同學如何瞄準、如何調整呼吸……最后實在不行,還幫助人家瞄準(有一種折射鏡可以幫忙),告訴人家何時扣板機……繪畫實物時,線條的準確非常重要(有時一線之差,感覺就不對了,比如我畫那只豹子的時候,怎么也畫不出它的霸氣,后來下巴那里只抬高一線,它的霸氣就出了),這決定于目測的準確。據(jù)說唐寅學繪畫時,他的老師讓他先學射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二,對色彩的感覺好,這可能得益于母親的遺傳。再加上自己的較勁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訓練,如此而已。其實藝術的各個門類是相通的,比如對結構、遠近、虛實、細節(jié)、輕重等等要素的掌握。

    “我非常喜歡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我認為他才是應該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1986年我在瑞典的時候,就向有關人士推薦過他。也寫過一篇有于他的小文,請看附件。

    “我也漸漸地老了,老了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清理自己周邊的事情,如果你喜歡他的作品和人,希望我回京后,能把他給我的畫作轉送給你,算是一種保存——對他的保存——如今上哪兒再去找理解和喜歡他的人呢?!”

    哈哈,匪夷所思,問繪畫呢,竟拿射擊教練說事!

    說到汪曾祺,是因為我去信中提到1981年畢業(yè)論文寫汪,而汪與她正是北京作協(xié)的同事。不過,她說汪曾祺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想,不管怎樣也不可能,因為汪的文章之美,是這個西方文學獎評委諸君無法體會的。文學首先是語言藝術,這是不同語言文學溝通的一個天然障礙。尤其是汪曾祺。

    “從你的藏書和你編選的集子,就能知道你是文化人,而我真的是個半吊子,曾經有滿墻的書架,里外兩層書,可是連同書架子都被我送人了,大概只留下高爾斯華綏的《福爾賽世家》和他的短篇小說集,還有蒲寧的文集、汪曾祺的一本書(不是他送的,而是自己買的)、我自己的書,大概還有幾本其他的書……包括我的鋼琴也送給國際學校了,我的房子基本是空的了。

    “我那本書(指《張潔小說劇本選》)你千萬別保留,不值得。我自選的、最后的文集,將由人文社出版,我會送給你一套。寄(發(fā))去我為文集寫的序言——

    “不記得自己寫過多少文字,卻記得我寫過的、那些不值得留存的文字。

    “出版文集,給了我一個清理的機會。

    “如果將來還有人讀我的文字,請幫助我完成這個心愿——再不要讀已然被我清理的、那些不值得留存的文字,更不要收入任何本冊——出版法的監(jiān)控力度,會越來越強。

    “拜托了!……”(有刪節(jié)——汪注)

    我去信開玩笑:因為您的清理,將來會造就許多考據(jù)文章和博士論文。

    除了這篇短序,她還發(fā)給我一篇文章,《沒有一種顏色可以涂上時間的畫板》——

    “……總有開始了斷的一天。 “有計劃地將書柜里的東西一點點取出,一天天地,最后自會取出所有。 “一堆又一堆曾為之心心念念的文字,有些竟如此陌生,想不到要在回憶中費力地搜索;有些如不意中撞擊了塵封于暗處的琴弦,猛然間響起一個似是而非、不成調的音符…… “突然翻到1983年女兒唐棣翻譯、發(fā)表的幾首詩,不過二十年時間,那些剪報已經發(fā)黃、一碰就碎,還不如我經得起折騰。 “其中有墨西哥作家、詩人馬努埃爾的一首詩,他在《那時候》這首詩中寫到:

    “我愿在黃昏的夕照中死去,在無垠的大海上,仰面向著蒼穹。那里,離別前的掙扎將像一縷清夢,我的精魂也會化作一只極樂鳥不斷升騰。

    “我愿在年輕時死去,在可惡的時光毀掉那生命的美麗花環(huán)之前,當生活還在對你說:我是屬于你的。雖然我深知,它常將我背叛…… “這首詩如此動我心扉——卻并非因為它隱喻了我的什么心緒。 “詩好歸詩好,但以何種方式、或在何時離去,并不能取決于自己,這種事情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清理舊物,只是因為喜歡有計劃的生活——真沒有白在人民大學計劃統(tǒng)計系混了四年。 “也算比較明智,知道這些東西日后不能留給他人收拾。 “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具有那樣的價值,能夠成為文學人的研究對象,這些東西只對我個人有意義。而文學的未來也未必燦爛,這種手藝與剃頭挑子、吹糖人等等手藝一樣,即將滅絕……

    “相對‘時間’而言,又有什么瞬間值得永久紀念?

    “頂多你的第三代還會知道你是誰,到了第四代,就會有人發(fā)出疑問:這個怪模怪樣的人是誰……

    “許多書籍,自買來后就沒有讀過。比如《追憶似水年華》,比如《莎士比亞全集》。更不要說那些如果不備,就顯得不像文化人的書籍。比如我并不喜歡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這些祖國的偉大文化遺產,沒有一部不皇皇地立在我的書架上。又比如大觀園的群芳排行榜,讓我心儀的反倒是那自然天成的史湘云,而不是人見人愛、人憐的林黛玉;作為文學人物,我喜愛沙威勝過冉阿讓……我曾將此一一隱諱,不愿人們知道我的趣味,與公眾的趣味如此大相徑庭…… “如今,我已經沒有裝扮生活的虛榮或欲望,一心一意想要做返自己。人生苦短,為他人的標價而活真不上算,何況自己的標價也不見得遜色。 “又怎樣渴望過一間書房。有多少緣由,是為了閱讀的享受?有多少時刻,坐在書房里心靜如止地讀過? “而有些書又讀不得了,再沒有少年時讀它的感動、仰慕……”(有刪節(jié)——汪注)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驚訝。其實,看她的這封信時已經驚訝了——她在信上說,她的書連同書架都送人了,鋼琴也送給國際學校了——簡直是決絕,是平淡背后的驚心動魄。還有唐棣翻譯的詩。我回信說:

    “我做不到您這樣純粹,我不但懷念青春時代,也在渴望老年時光,我甚至覺得真正快樂的時光在老年。我對藝術和美還很貪戀,不想放棄。我常常想到瞿秋白臨死前說:遺憾不能再讀一遍《安娜·卡列尼娜》了;想到豐子愷到老都說:遺憾死了就不能再讀古詩了。我死前可能遺憾更多?!?/strong>

    她留下《福爾賽世家》,想必是特別喜歡這部書?巧了,我也喜歡高爾斯華綏這位不大被中國讀者注意的作家,有他的大部分翻譯過來的作品。

    她又發(fā)來一篇《對不起了,莫扎特》——

    “每當遭遇大風穿過樹林并發(fā)出狂放的呼嘯,就像遇到了另一個自己。

    “免不了坐在椅子上癡心妄想,此時此刻,要是能夠“咔嚓”一聲死在這樹林子里該有多好!

    “那大風穿過樹林的呼嘯,可不就是我的“安魂曲”,而且僅僅是為我一個人演奏的,不像莫扎特的“安魂曲”,可以為每一個人所用。不論什么,一旦淪為人人所有,還有什么稀罕。

    “如今只剩下一個愿望,可這個愿望,比以往任何一個愿望都難以實現(xiàn)。

    “我期待一個完美的死亡:死在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是誰的地方,比如異國他鄉(xiāng);比如在這風的呼嘯中;比如在旅途:背一只肩包,徒步行走在樹林子里、或山崗上、峽谷里、河岸旁……突然“咔嚓”一聲死去,然后一只狼,或一只豹子來到,將我的尸體吃掉,那才是我理想的墳墓。”(有刪節(jié)——汪注)

    這篇文章比前一篇更讓我壓抑,有種不知如何回應她的困惑。覺得同意她、反對她,要說的話都很空洞。這次我回信很遲。

    關于旅行,她告訴我,2006年她去秘魯采風(為了寫作長篇小說《靈魂是用來流浪的》),登頂馬丘比丘,在印加原生態(tài)小村住了一周。回程經西班牙,還到了第一位侵入秘魯將領的故鄉(xiāng),那里人自古以來多以從軍為職業(yè)。在那兒找到一個六百多年前至今都在軍中服務的老家族。古老的房子巨大,如今一部分改為餐館,一部分改為咖啡館,一部分改為小旅館。小旅館像是軍事博物館,每個角落里擺放了從祖先到眼下使用過的武器、盔甲,她都拍了照片。那旅館非常便宜,單人間每晚只需二十四歐元(雖然簡陋但有私人洗澡間,床也很干凈)……本想結合每張照片,再寫幾行文,可是她在秘魯和西班牙采風的那張盤卻丟失了,她想是自己丟掉了,因為她常常整理亂七八糟的抽屜,也許沒仔細看就丟掉了。

    張潔在國外旅行(1989)

    出版她的新書,我向她建議:不是像一般畫冊那樣出版,而是以畫為主(就是說,畫的開本和印制一定要達到可以欣賞的程度),但有一些文字。因為這是作家的畫,與一般畫家不同。她回信說:在你決定前,最好先去我家看看那些繪畫,是否值得做。我有個好鄰居,我所有的證件、鑰匙都在她那里,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把她的手機和座機號碼告訴你,她可以負責接待你。我的畫還太少,目前出版,容量還不充分。至于攝影,讓我懊惱的是找不到那個時段的CD盤或是USB了。那些攝影,有的很有趣,如今剩下的、值得出版的太少了……

    我如約找到她的鄰居朋友,看了畫。那天天氣很好,是個好兆頭。幾個房間擺放或掛在墻上,十幾幅,都不太大。我認為技藝上不差,內在的東西多,有音樂感,有旋律,有起伏,有傾訴感,色彩也有個性;關鍵是:很美。我真心相信,她放開畫,會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

    張潔中篇小說《方舟》手稿,張潔捐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藏

    我寫信告訴她我的感受,并說:“過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是我建議請您配圖,這次,是否可以請您為畫配文?不過,這只是建議而已,一切還請您斟酌。我在想,如何能反映出作為一位作家的繪畫作品,與其他畫家不同的一面。容我再想想……”她回信:“如果出版,我會配上攝影圖片,加上文字說明?!彼€告訴我,有朋友想為她做畫展,在北京世紀壇美術館,但需要費用,可是她的錢都用在旅途上了。

    中年張潔

    她發(fā)來一部分稿子,并讓我與她的經紀人聯(lián)系。書名用她在博客上的《流浪的老狗》??墒桥c此前我和她說的內容不同,沒有她的畫,一幅都沒有,而是旅行筆記,照片加文字。也許是她對自己的畫還不自信?我猶豫再三,給她寫了一封信:

    “稿子認真琢磨后,擔心人民美術出版社做會對此書不利,因為這是一本人文書,而我們的發(fā)行渠道不夠寬。從內容考慮,三聯(lián)書店或廣西師范大學北京貝貝特公司可能更合適,他們都是很出色的出版單位,在讀者中口碑很好,影響和銷量會大些。如您同意我的意見,我可以與他們聯(lián)系。若您還是希望在人美社做,那也沒問題。另外,您的繪畫作品仍是我最感興趣的。您還在畫嗎?2012.11.14”

    第二天就收到她的回信:

    “沒關系。這就是我說的,希望你盡快決定出版或是不出版此書。當然,現(xiàn)在決定雖說遲了一點,但也無所謂。

    “謝謝了,不必擔心它的命運。

    “祝好!張潔 2012.11.15”

    我們的通信戛然而止。

    《流浪的老狗》第二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可人的小書,我買了一本。我很后悔,但也慶幸——她生平最后一本書,我本來有機會,卻愚蠢錯過了;可她自認為最好的兩部作品,《無字》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我出了一部,而且其中加入了我的創(chuàng)意——聊以自慰。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無字》(三部曲,2002)

    2014年10月22日,“張潔油畫作品展”在現(xiàn)代文學館舉辦。那天,張潔講話時與大家道別——

    “我們的文字中,常常會用到“永遠”這個詞兒,但永遠是不可能的……花開花落會有時,長江后浪推前浪……適時而退,才是道理。我一直盼望有一個正式的場合,讓我鄭重地說出這些話,但這個機會實在難以得到。非常感謝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當然現(xiàn)代文學館的后面其實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還有我的“娘家”北京作家協(xié)會,為我組織了這個畫展,給了我這個難得的機會,讓我表明我的心意。說是畫展,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告別演出。

    “我這輩子是連滾帶爬、踉踉蹌蹌過來,從少年時代起,當我剛能提動半桶水的時候,就得做一個男人,又得做一個女人,成長之后又要擔負起“做人”的擔子,真累得精疲力竭??墒沁@一次畫展——也可能是我辦的最后一件大事。

    “我從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我相信一些奇怪的事。我常常會坐在一棵樹下的長椅子上,那個角落里的來風,沒有定向,我覺得那從不同方向吹來的風,把有關傷害、侮辱、造謠、污蔑等等的不好的回憶,漸漸地吹走了,只留下了有關朋友的愛、溫暖、關切、幫助等等的回憶。同時我還認識了一只叫Lucy的小狗,它的眼睛干凈極了,經常歪著小腦袋,長久地注視著我。當它用那么干凈的眼睛注視我的時候,我真覺得是在洗滌我的靈魂。我也非常感謝命運在我的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候,給了我這份大禮,讓我只記得好的、忘掉那些不好的回憶。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我在一家很好的律師事務所留下了一份遺囑:我死了以后,第一,不發(fā)訃告。第二,不遺體告別。第三,不開追悼會。也拜托朋友們,不要寫紀念我的文章。只要心里記得,曾經有過張潔這么一個朋友,也就夠了。

    “再次感謝各位來賓,張潔就此道別了?!?/strong>

    我參加了畫展,聽了她的講話,與她打了招呼。她很寧靜,與我握手。她穿著素雅:黑藍地兒白花圖案毛衣、牛仔褲、棕色皮鞋,頭發(fā)半白,臉盤飽滿,細框眼鏡(她過去不戴眼鏡),看上去倍兒精神,很慈祥——對,慈祥,不矜持。眼光遠遠的,似在當下,又似不在。也許是我神經過敏吧。

    晚年張潔

    張潔走了,沒再回來。七年后遠去。她留在我記憶中的就是畫展中的摸樣。我衷心祈望她實現(xiàn)了最后的理想——

    “在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是誰的地方,比如異國他鄉(xiāng);比如在這風的呼嘯中;比如在旅途:背一只肩包,徒步行走在樹林子里、或山崗上、峽谷里、河岸旁……突然‘咔嚓’一聲死去”……

    2025年1月19日 北京十里堡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入口|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