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學的中國模式和中國表達
摘要:近十幾年來,生態文學逐漸成為中國文學新的生長點,形成勃興局面。
-
2020年散文:用寫作追問世界
我到現在都還在猶豫,要不要對2020年的散文創作放寬一些尺度?因為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庚子年里,世界各地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動物、植物、風、云、雨、雷、電、雪……所有的一切,都遭受到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傷害!這情景,怎能讓一位位作家和寫作者,閉上雙眼,捂住耳朵,一心一意地關在房子里寫散文、搞純文學創作呢? 所以,2020年的散文,認真地清點下來,真沒有像2019年的《走進敕勒川》那樣直擊我心的大作品。
關鍵詞:  散文2021-02-01
-
2020新文藝群體:乘勢拓展與主動作為
2020年,在新中國歷史上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觀念、問題與方法——2020年度文學理論評論刊物述評
隨著社會時代環境的不斷變化,文學理論研究與批評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與挑戰。
-
對自我經驗的迷戀與掙脫——略論“90后”文學的“經驗化”寫作
文學敘事規律是年長且閱歷豐富者優先,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長及幼的講述次序。
-
當代文學總體性下的區域文學發展
編者 2020年12月12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當代文學揚子江論壇在南京舉行。
-
郭艷:機械復制時代的日常與傳奇
莊子言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
-
南方有嘉木:九十年代以來廣東新詩觀察
一、九十年代以來廣東地方詩歌的生態場 地域空間與文學生產的關系向來相互纏繞,并引發了中外諸多探討,遠至南北朝,劉勰作《文心雕龍·物色篇》,即有江山之助的慨嘆,“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
-
哀慟與生機:2020年中篇小說觀察
“悄悄的,不知不覺的,又是一年沉落到永恒中去了,好像一滴水落在大海里!”別林斯基回望“一八四五年的俄國文學”,以如詩的語言開篇。
-
它承載著時代精神原色,豐沛而美麗
回望和盤點散文的2020年,無疑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而在我看來,它更像一首內容繁復、結構恢宏的交響詩,其雄勁而瑰麗的鳴奏,給人們留下豐沛多元的藝術享受:一方面,許多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散文家,立足時代前沿,呼應歷史脈跳,以自覺的人民意識和濃烈的家國情懷,寫出一系列揭示人間正道,反映社會變革,表現生活美好和人性亮色的精品力作,以此構成年度散文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一些散文家遵從心靈的感悟與召喚,堅持從個性化的經驗積累與知識儲備出發,在歷史與現實相交織的巨大時空中,實施多題材、多向度和多形態的發掘與創造,捧出一系列弘揚真善美的作品,從而在展示精神與審美創造豐富性與多樣性的同時,形成了年度散文的多聲部。
-
在場感·前瞻性·文學的守護
增強文學評論的有效性與影響力 一系列專題會議和文章成果串聯起2020年度理論批評的話題熱點,它們準確地對應、綴連起近年來文學界及全社會對文學評論工作的關切脈絡,勾勒出文學理論評論工作不斷加強推進的框架格局。
-
現實之外,心魂之中——2020年短篇小說創作述評
短篇小說創作,已呈現出一種耐人尋味的發展趨勢,即越來越走向人物的內心化敘事。
關鍵詞:  短篇小說2021-01-19
-
《2020年文學研究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文學研究在2020年主要有兩大變化:一是不斷增強關注、把握現實的力度,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中更深刻體認文學“經世”的價值功能。
關鍵詞:  中國文學研究2021-01-19
-
2020年詩歌:“偉大的聲音常常從心底升起”
2020年是改變世界的一年,談論2020年的詩歌確實顯得有些沉重,但是我們也注意到詩歌已經成為非常時期的偉大的發光體。
關鍵詞:  詩歌2021-01-18
-
扶貧小說:不同視角下的時代主題書寫
一、文藝要書寫時代的巨變 2018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國政府和世界銀行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說:“特別是40年前,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同時也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減貧進程。
-
回望歷史與凝視現實,多了一層色彩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顯得那么特殊。
-
王學振:論全面抗戰時期的少數民族題材文學
“少數民族文學是一個社會主義文學現象”,但文學創作中的少數民族題材卻是在全面抗戰時期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
綿密的人情、地方感與流動的時間
一年一度的盤點,像一個重要和自尊的儀式。
關鍵詞:  長篇小說2021-01-11
-
新世紀文學二十年:長篇小說的基本樣貌
俄羅斯文學研究專家劉文飛教授曾有文章描述了俄羅斯文學二十年來的狀況。
-
走向中國特色的文藝學:中國文藝學發展百年回眸
摘要: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詩學”“文藝學”的概念,但中國文藝學誕生在這一特殊的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