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度湖南文學發展狀況
2019年,湖南廣大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學原創品格融合,將當代中國發展經驗匯入民族新史詩書寫,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現代激活與敘事闡發,湘楚文化的靈性得以彰顯,本土現代主義探索進入世界文學場域。
-
中國現代悲劇觀念百年流變
作為一種外來的文學觀念,悲劇真正進入中國,前后不過百年時間。
2020-06-17
-
一百年,我們文學生活的變與未變
一 什么是屬于一位作家的文學生活呢,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2020-06-16
-
傾力打造廣東報告文學高地
報告文學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體裁。
-
為什么是生態文學?
生態文學的寫作盡管在中國當下的文學場域內尚未形成一個明顯的癥候,但在西方生態主義思潮和生態文學寫作實踐影響下,生態主義理論較早地被引入到當代文學批評的話語譜系之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生態批評的建構模式。
2020-06-05
-
西部文學的敞開與照亮
西部文學內容厚實,歷史感明顯,有黃土般的品格,飄逸不足,但厚重有余。
2020-06-05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代蒙古族詩歌的詩意中軸
行進70余年的當代蒙古族詩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詩意的中軸。
2020-06-03
-
新媒體與散文寫作
近日,在“與你遙遙相望——20位作家云暢談新媒體與散文寫作”線上分享會暨《與你遙遙相望:2019年中國散文20家》新書發布會上,陳福民、李修文、張莉、周曉楓、金仁順、沈書枝、林東林、傅菲、草白、劉汀等作家“云上”相聚,就“新媒體與散文寫作”暢談自己的理解。
2020-06-01
-
“韻”之離散 : 關于當代中國詩歌韻律的一種觀察
內容提要:本文將討論中國當代詩歌韻律的變化與社會文化條件之間的內在關聯。
-
引領文學陜軍再攀高峰
為進一步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闡釋宣傳,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發揮理論評論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升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中國作協創研部與《文藝報》特聯合開設“新時代文學理論與創作實踐”專欄,聚焦新時代提出的理論和實踐課題,以專論、筆談、言論、對話、訪談等形式凝聚專業力量,活躍理論探討,促進新時代文學健康發展,熱忱歡迎作家評論家和理論工作者積極參與。
-
科普巨擘 科幻傳奇 研究先鋒——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綜述
葉永烈從11歲開始發表作品,少年時期便走上文學道路,后來歷經幾多職業,身份幾經變換。
-
共和國精神與中國當代小說70年
1949年以來的中國當代小說,經歷了多次敘事革命和精神轉型。
-
作為方法與研究范式的“新詩史”——2019年中國新詩研究綜述
摘要:在2019 年的中國新詩研究中,作為方法與研究范式的“新詩史”被集中建構出來。
-
孫郁:一個時代的形影——回望新文化運動百年
“五四”臨近,距離二十世紀初發生的新文化運動,已有百年。
-
“文學陜軍”砥礪奮進奏響新時代嘹亮號角
4月的三秦大地、到處春意盎然。
-
回顧、反思、深化與創建——2019年文藝學學科概況及發展態勢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今年的文藝理論界自覺地總結經驗、展望未來,許多學術會議也以回顧、反思和展望為主題。
-
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述要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文學的名義對過往進行回顧、總結和反思,無疑是有價值的,在2019年的當代文學批評中,眾多紀念性、總結性的評論和研究,構成了其中的重要板塊。
2020-04-24
-
數字時代文學與媒介的互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學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不管是出版數量,還是文學消費市場,都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學創作和文學閱讀大國。
-
2019年度中國傳記文學研究發展報告
內容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2019年各行各業的關鍵詞。
2020-04-21
-
農村題材創作綻放時代光彩
核心閱讀 時代呼喚寫作者扎根火熱生活,以現實主義精神書寫日新月異的當下經驗,塑造新時代新人形象,開拓農村題材創作新境界 將當前農村變革置于歷史與現實對照中,深刻剖析變革意義,是當前農村題材創作主要路徑;致力于總結鄉村振興當代經驗,再現具體問題解決過程,是農村題材創作另一路徑 在新的社會實踐中,“新人”獲得新的內涵,成為新時代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