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沉抑到奮起——唐宋之際東南士人的發展與意義
五代之亂也,禮樂崩壞,文獻俱亡,而儒衣書服,盛于南唐。
2024-03-08
-
唐代才女與女冠詩
說起中國文學史上的才女詩(詞)人,人們會想到宋代的李清照。
2024-03-08
-
陸谷孫與他的兩本大詞典
陸谷孫與他的學生 在上海出版的優秀圖書中,《英漢大詞典》赫然在目。
2024-03-07
-
溫故而知新,博古以通今——系統爬梳現代《文選》學經典的一點設想
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組織編選的《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收錄了周代至南朝梁130余位作家創作的700余篇作品。
2024-03-06
-
《嶺表錄異》:唐代嶺南的怪異食材
唐昭宗時的廣州司馬劉恂,曾寫過一本記錄嶺南風物的《嶺表錄異》,其中不少有關嶺南特色美食的內容,讀來令人嘖嘖稱奇。
2024-03-05
-
謝靈運的山水人生
一千六百年前的一個初春,久病悵然的詩人登樓遠眺,寫下一句“池塘生春草”,把浙東永寧縣的春色,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2024-03-05
-
《西游記》“瞌睡蟲”小考
一 《西游記》作為一部世代累積而成的作品,其人物與情節多有來源和出處。
2024-03-05
-
王陽明佚文引出與黃梅之緣
2015年,黃梅石陽艷先生來京,示我《黃梅石氏宗譜》所收王陽明序言。
2024-03-04
-
“省費十余載之光陰”
晚清變法圖強的時代背景中有一脈關于文字改革的思潮。
2024-03-04
-
范仲淹與滕子京的君子之交
歷史上有一些人,我們雖然對他們的名字十分熟悉,但對他們的生平卻知之甚少。
2024-03-01
-
文物中的“岐陽王世家”
近日,“岐陽世澤——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在國博展出,將包括御賜墨敕、御用制品、先祖容像、族譜手書、家族藏品等共計五十六件套文物首次完整展現,講述岐陽王李文忠家族的傳承脈絡。
2024-03-01
-
那些年,蘇軾吃過的饅頭
幼時聯句“無人共吃饅頭” 許多年以后,蘇轍也許還會時不時想起跟哥哥一起聯句的那個下著大雨的美妙夏日。
2024-02-29
-
宋代筆記:中國筆記史上的高標
在筆記史上,宋代筆記繼魏晉之后,再創另一新的高峰。
2024-02-29
-
重修岳陽樓是與非
在御史中丞王拱辰揚言辭職不干的相逼下,宋仁宗于慶歷四年二月下詔將滕子京貶到岳州。
2024-02-27
-
袁枚《隨園詩話》寫作時間新考
袁枚《隨園詩話》,因通俗有趣、短小精悍、個性鮮明而廣受朝野士林閨閣的追捧,翻印成風,被譽為清中葉書籍市場四大暢銷書之一。
2024-02-27
-
《儒林外史》是仿唐人小說嗎?
原標題:《儒林外史》“仿唐人小說”覆議 《儒林外史》的文本風貌別具一格。
2024-02-26
-
詩意元宵燈正明
正月十五是農歷新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謂之“上元節”。
2024-02-25
-
胡子與龍須
龍的造型,集中了古人們無盡的想象。
2024-02-23
-
歡度元宵,要的就是一個“鬧”字
元宵節,農歷的正月十五日,系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故取“元月良宵”之意,民間也稱正月半、燈節、上元節。
2024-02-23
-
龍王傳說的演變
喜歡《西游記》的人,對里面能夠興云降雨的龍王肯定不陌生。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