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書五經”影響下的清代通俗小說編刊
有清一代,上至統治者,下至平民百姓,幾乎無不受“四書五經”的影響。
2024-09-11
-
白骨精為何“迷人”
“在白虎嶺,他倒是狠心絕情,接連三次打碎過去的愛人。
2024-09-11
-
尋訪“《金石錄》十卷人家”
嘉慶二十二年(1817),54歲的湖廣總督阮元(1764-1849)調任兩廣總督,開啟了他一帆風順的仕途上升通道。
2024-09-11
-
明代書目著錄小說的新變與意義
以《文淵閣書目》《國史·經籍志》《嘉靖建陽縣志·書坊書目》《續文獻通考·經籍考》《寶文堂書目》《百川書志》《澹生堂藏書目》《笠澤堂書目》為代表的明代各類書目,在承繼傳統目錄學知識體系的同時,專置“小說(家)類”進行類別改良與作品歸并的變革探索,呈現出既著錄子部文言小說,亦著錄《水滸傳》《三國志通俗演義》《西游記》等通俗小說的新變。
2024-09-10
-
秋風起 寒蟬鳴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2024-09-09
-
古代中國有沒有教師節?
唐朝中晚期,北京昌平出了一個進士,名叫劉蕡(fén),他忠心報國,主張除掉專權的宦官,結果卻被宦官誣告,死后被追贈為諫議大夫。
2024-09-09
-
明代“書癡”胡應麟
人類有了文明也就有了文字和書籍,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其“剛健日新”的特征與中國歷史上浩如煙海的典籍之收藏、整理、流傳息息相關,故藏書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09-09
-
《詩經》中的君子之風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發展與文化狀況,可從中管窺上古社會風貌。
2024-09-06
-
感受古人筆下的“聲律”詩意之美
《聲律啟蒙》是清代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所編的一本啟蒙讀物,蘊含無盡寶藏,不愧是國學經典之作。
2024-09-06
-
探訪“江永女書”
初識永州,是在柳宗元的《江雪》和《永州八記》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也是在周敦頤的《愛蓮說》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024-09-06
-
百年前的《實用北京指南》
高梁橋西倚虹堂舊影 《指南》開辟新視界 清王朝1911年結束,在上海創辦于1897年的商務印書館代表著現代出版業的崛起,其所編書物愈加風頭強勁,清亡不過五六年,由徐珂主編的大型筆記、掌故類資料匯編《清稗類抄》記載清順治至光緒三百年間遺聞軼事,成九十二類,一萬三千五百余條,合三百多萬字,甫一推出即引起讀書界廣泛關注,至今一百多年后仍是生機勃勃,中華書局幾種版的《清稗類抄》依然購者不絕。
2024-09-06
-
張怡微:遇見另一版“鐵扇公主與孫悟空”
暑假去東京游玩,我選擇住在池袋站附近,初衷是方便去位于豐島園的哈利·波特影城游玩。
2024-09-05
-
“游于藝”別解
《論語·述而》大多記載孔子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的綱領、內容、方法與旨趣等,從中可以窺見孔子的教育境界和生命理想。
2024-09-05
-
1950年,《證石頭記》出版為何受阻?
在周汝昌先生的自傳《紅樓無限情》《北斗京華》和《周汝昌與胡適》,以及梁歸智所作《紅學泰斗周汝昌傳》等書中,留下了一些未解疑團。
2024-09-04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古建
禍起蕭墻 《論語·季氏》中有句話非常著名:“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2024-09-04
-
“火里種金蓮”——《西游記》的一次意外文化輸出
美國女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和英國桂冠詩人泰德·休斯的不幸結合,被認為是20世紀文學界最著名也最具毀滅性的婚姻。
2024-09-02
-
漫談八戒形象之變
近日,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引發大量關注,大圣的扮相、故事的走向、游戲的場景包括配樂都可圈可點,其中另一條輔線八戒的故事也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2024-08-30
-
北京中軸線的傳統文化意蘊
當地時間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4-08-30
-
《西游記》之前的孫悟空
隨著《西游記》原著不斷被演繹改編,孫悟空的形象也千變萬化。
2024-08-29
-
被“學林”支起的清涼山
一 金陵城西有座清涼山,山下有座掃葉樓,為明末“金陵八家”之首龔賢(字半千)的隱居終老之地。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