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喬:“瞳距”之殤與暗疾修復
小說《瞳距》中,武靜國因自幼年起長期佩戴眼鏡造成瞳距過寬,面部呈“唐氏兒”畸形征象,他終其半生都在與自己的“瞳距”隱疾做著對抗:吃飯、洗澡、睡覺,甚至是夫妻之間的床事,都不可以摘下遮擋他面部缺陷的“面具”。
2024-05-29
-
《淑女》:說吧,那些刻意封存的秘密
為了維持“淑女”形象,黎朶付出了巨大代價。
2024-05-29
-
《千禧年》:在類型與先鋒之間, 為記憶與想象辯論
《千禧年》首先是一部關于記憶的小說。
2024-05-29
-
彎曲、變形、內化與通靈者的言說——孤城詩集《山水宴》芻議
現(xiàn)代漢語詩歌發(fā)展到今天不過百年左右,在很多地帶都存在分歧和爭論,但詩歌是語言的藝術這一說法,應該成為共識。
2024-05-29
-
《仰望星空:共和國功勛孫家棟》:航天精神的文學表述
創(chuàng)作《仰望星空:共和國功勛孫家棟》的黃傳會,盡管著作頗豐,但這本書依然可以視作他的代表作,并且我認為,在科技題材中,這部作品是近年來的一部力作。
2024-05-29
-
強雯小說《飯香》:日常的隱喻與情愛之“橋”
強雯的小說總是隱現(xiàn)著詩性。
2024-05-29
-
在“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中振興鄉(xiāng)土小說
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轉型,但以之為書寫對象的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卻出現(xiàn)了明顯的衰落。
2024-05-29
-
讓細節(jié)說話,讓人物說話
報告文學作家黃傳會最新出版的《仰望星空:共和國功勛孫家棟》,是他百萬字“航天系列”報告文學中的又一力作。
2024-05-29
-
《淑女》:日常生活的隱秘裂痕
時間如同一條隱秘的小徑,而小說家是時間的魔術師,在漫長的生命的長河中,時間看似均質流動,實質時間有時寸土寸金,有時是荒漠地帶,有時一個節(jié)點看似平常,卻是一個極速而隱秘的漩渦,會把命運帶去不可知的遠方。
2024-05-28
-
時間維度下的“文學新浙派”
“文學新浙派”讓我們想起正活躍在文壇的一批浙江作家的名字,他們構成了浙江文學天空群星燦爛的美麗景觀。
2024-05-28
-
所有人的家鄉(xiāng)與硬幣的兩面:蔡崇達的《草民》及其“故鄉(xiāng)三部曲”
受當下消費文化的影響,本來生活經驗就匱乏的年青一代作家,已少有人關注廣闊的現(xiàn)實和探尋歷史真實,也少有人去觸及同齡人之外更廣泛的生活和社會群體,更少有人將“生存”“思想”等概念作為文學本質來認識,而以追求藝術形式感為上。
2024-05-28
-
鮑磊長篇小說《幻海》:孤獨的喧嘩
阿凱來到那座叫“幻海”的城市,目的是尋找救了他一命的恩人。
2024-05-28
-
《東圩埂》:記者之眼,仁者之心
《東圩埂》是何顯玉的又一部散文集。
2024-05-28
-
文學地理、古典資源與精神性超越——評《涼州十八拍》
葉舟的長篇小說《涼州十八拍》以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河西首郡涼州為原點,以現(xiàn)代版的“趙氏孤兒”為故事內核,在官衙腐敗、軍閥混戰(zhàn)、山河動蕩、民不聊生的歷史變革中,著力塑造了一批擁有民族大義、熱血剛毅、慷慨忠義的涼州子弟與少年。
2024-05-28
-
在記憶中與自我相逢——讀《南方寓言》
如果說人生如戲,那么長期的角色扮演是否遮蔽了真實的自我?被迫當演員的演員不是好演員,如同不想當導演的演員如出一轍。
2024-05-27
-
朱旭:別鳴《過灘》的辯證法
馮友蘭先生在解讀《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一句時說,“這個理論對中華民族影響很大,對于中華民族在其悠久歷史中勝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許多困難,貢獻很大。
2024-05-27
-
《千禧年》:在類型與先鋒之間, 為記憶與想象辯論
《千禧年》首先是一部關于記憶的小說。
2024-05-27
-
《堯山壁記》:一部傳記文學的成功之作
都愛讀堯山壁的詩歌和散文,他作品在大中小學語文課本里也收入有十幾篇。
2024-05-27
-
楊獻平散文集《故鄉(xiāng)慢慢明亮》: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返鄉(xiāng)
《故鄉(xiāng)慢慢明亮》,楊獻平著,中國工人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 這些年來,楊獻平一直在用文學的方式,力圖建立自己的文學地理。
2024-05-27
-
《遷徙》:在遷徙中加固人性堤壩
善于打通陰陽兩隔,讓生者與逝者對話,并來回自由穿梭,傳遞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訝異和奇幻,這就是大涼山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蘿獨特而輕盈的“招魂術”。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