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獻平散文集《故鄉(xiāng)慢慢明亮》: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返鄉(xiāng)
《故鄉(xiāng)慢慢明亮》,楊獻平著,中國工人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
這些年來,楊獻平一直在用文學的方式,力圖建立自己的文學地理。散文集《故鄉(xiāng)慢慢明亮》,僅有手掌般大小,裝幀樸素,便于放進包里,隨身攜帶閱讀。楊獻平寫自然大地、人間煙火、世相眾生,也寫所到之處的人文歷史、個性化體驗,并不斷付諸文字。博爾赫斯認為,“即使虛構,也需要通過精確的細節(jié)來構建一個可信的世界。”
楊獻平的故鄉(xiāng)在河北邢臺,他寫的是他的南太行鄉(xiāng)村,是他具有專屬性、最為用心的“文學原生地”。北方鄉(xiāng)村的整體形貌莽蒼、粗糲,充滿自然性或原始性。當然,無論哪一個地域,其中最生動的風景是人的現(xiàn)實生活,以及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和各種困境。這本散文集從南太行的地理到故事傳說,從自己及其周圍人的命運遭際,到各種動植物的狀態(tài)、特性,以及和人的關系,尤其是楊獻平對南太行鄉(xiāng)村方言的故事化、情景化詮釋和解讀,增強了散文的地域性,特別是方言中攜帶的民族和民俗的文化密碼。
文學藝術總是要觀照更多人的現(xiàn)實和精神問題的,也是要針對具體人,進行形而上的呈現(xiàn)與思考的。楊獻平的散文有真情大愛,是關乎人的命運的追問。
在《難以描述的命運》一文中,親戚里最讓他掛念的是大姨,每次回家第一個要看望的就是她。大姨的命運看完讓人長嘆——起先,是性情溫良的二兒子屢次自殘,最后上吊自殺;不久,大姨父猝死,大兒子精神失常,滾下山坡意外身亡;時隔幾年,又在一次意外中,大女兒和外孫同時離世。這么多逝去的親人,作者一定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悲痛,但他依然要記下一個農村母親所承受的苦難。
余光中曾說,散文必須目中有人。楊獻平的視覺始終觸摸著故鄉(xiāng)的脈搏,他是一個溫暖、友愛和善于聆聽并感同身受的人,一個隨時準備起身返鄉(xiāng),擁抱故鄉(xiāng)親人的人。
好的散文是讀者能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是讀者和作者在文字的閱讀和寫作中完成自我的救贖。讀他筆下的南太行農村,讓我平靜的內心又一次激起漣漪,似乎自己干癟的故鄉(xiāng)又在文字中復活。
他的《南太行的山河地理》講述了南太行1000多年前關于趙匡胤的歷史掌故,說出大家熟悉的話:“爺爺說,我們都是大槐樹的子孫。”其實,我的爺爺也曾這么說。楊獻平這樣解釋:“這只是一個想象,但槐樹肯定包含了一個有意思的隱喻。”他引入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槐之言歸也,情見歸實也。”乃至人類都是被一棵大樹庇護著長起來的小草。
在《南太行大地果實》中,楊獻平寫蛇葚、野葡萄、莢蒾、酸棗、山楂、元棗、柿子、野杏和楸子等太行山植物。當看到莢蒾一詞,特意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莢蒾被寫入散文中,是何其有幸。這些與山野相關聯(lián)的果實,不用耕作自然成熟,等到果實壓枝的時候,孩子們呼朋引伴在山溝里吆喝,幽深的山谷也跟著無限歡快起來。楊獻平想必是帶著感恩的喜悅,為曾經(jīng)可以果腹的食物立傳。
《南太行自然日歷》中,南太行鄉(xiāng)村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卻因植物的生長多了幾分千絲萬縷的關系,杏花和桃花是鄉(xiāng)村春天的信使,從開花到結果一直延續(xù)到夏天,爬樹摘杏也成了孩子們放學路上的興奮點。火熱的夏天,金黃的麥浪吹拂著楊獻平的心頭,《夏天幾個片段》中熱火朝天割麥的場景像一場懷舊的電影在眼前放映。《秋天的事情》中,一塊塊田地被收割,村莊顯得空落起來,近乎是秋風打掃田野的戰(zhàn)場。至于《隱秘的冬天》和楊獻平的描述一樣,各家關起門來,開始長達幾個月的休眠,該飄落的飄落,該干枯的干枯,都是時間的事,也都是自然而然的人間事。
楊獻平現(xiàn)在生活在成都,但他身處鬧市卻心懷鄉(xiāng)村,用筆觸深入內心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耕耘故鄉(xiāng)的田地和風物,與草木和鄉(xiāng)親并肩迎風沐雨。這本散文集中的《個人史》一文,寫他對文學的癡迷是從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開始的,及至參軍后對家鄉(xiāng)的復雜情緒,也在時間中與往昔的自己,乃至整個故鄉(xiāng)南太行達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完全和解。可以說,楊獻平一直在實踐著某種意義上精神和肉體的雙重返鄉(xiāng)。
對諸多的離鄉(xiāng)人而言,胎帶的農村故鄉(xiāng)像穿著小碎花衫的大嫂,又像是扛著鋤頭下地的二哥,有時還會是拄著拐杖的大媽。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在一點點地緊跟城市的腳步,是住進窗明幾凈的小康屋、燒著土暖氣的三叔,是在新修的水泥廣場上跳著廣場舞的大姐,一大早開著小轎車去趕集,買來地膜,在門前花園里栽一行草莓、種兩行花生,等酷熱的夏天從蘋果園回來,摘一顆草莓解渴,刨一窩鮮嫩的花生解饞。故鄉(xiāng)還有我們向往的田園生活,愿你在故鄉(xiāng)有一所房子,面朝太陽,四季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