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子誠 戴錦華 賀桂梅 毛尖:當代中國人的情感結構與文學經典
內容摘要 由于當代中國特殊的歷史語境,文學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是個人成長經歷中的“秘密”,也勾連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形勢、社會氛圍以及文化環境等因素。
-
喻向午:當下文學的尊嚴與自信
近些年,相對于火爆的網絡文學,曾經風光無限的嚴肅文學處境著實有些尷尬。
-
當下女性寫作的現狀與局限
近年來,女性寫作呈井噴之勢,很多作家不約而同地來表現這一主題。
-
多媒體時代的文學與影視
一、影視界現狀。
2020-01-10
-
詩人散文研究:值得開掘的學術富礦
詩人寫散文,在中外文學史上代不乏人,已形成悠久傳統。
2020-01-09
-
劉秀娟:文學批評,面對生活和人性發言
對于“文學批評有效性”的討論,幾乎貫穿了新世紀以后的文學批評實踐,這個話題的熱度本身,既帶有文學評論家的自省與反思,呼吁更加健康的生態和新的構建,同時也是我們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段、面對更加復雜的文化景觀之后,必然的不適和焦慮。
-
把握時代脈搏 講好鄉村故事
作家是干什么的?作家就是講故事的人,但作家更要努力成為一個真實的生活者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2020-01-08
-
脫貧攻堅關鍵在于“軟件”升級
一片曠野,滿目瘡痍,宛若一個巨大的泥淖。
2020-01-08
-
徐兆壽:鄉土文化何以復興
所謂鄉土文化的復興,實際上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
2020-01-07
-
聶還貴:報告文學與文學報告
報告文學的天空,似乎一直飄忽有一團霧嵐,模糊著人們的閱讀視線。
2020-01-07
-
當代文學與“新人敘事”
狹義的“新人”,指的是特定文學史時期的特殊藝術形象。
2020-01-06
-
鄉村里來了個年輕人
這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沒有哪一種生活是“終極”的值得追求的生活。
-
科幻寫作中的新人形象:迥乎常人,本乎常情
中國當代科幻文學如何借助對于科技的理解,對未來的推演,來塑造新人形象,又如何通過共情共感的藝術表現力來呼應時代精神,召喚出現實中的新人,這將是橫亙在每一個科幻寫作者面前的巨大挑戰。
-
文學“新人”形象的可能性
我想象中的“新人形象”,除了有著濃郁的現實基礎和未來憧憬之外,它還應該像一根避雷針那樣,矗立在當代中國現實的土壤上。
-
陽光道與獨木橋
這個時代,電影技術、影像感知力等表現手段日新月異,電影業日益成熟,它甚至給小說敘事帶來新的審美影響。
2020-01-03
-
小說的影視化之路
關于文學如何介入大眾視野,這像河流一樣,河流的方向都是順勢而為。
2020-01-03
-
真正的優秀作品既屬于當下,也屬于未來
1919年五四運動對于構建新文學中的“新人”有重要作用,同樣,解放區文學對于當代文學也有重要意義。
2020-01-03
-
時代寓言與道德故事
摘要:石一楓通過講述類型化人物的道德故事,形成了一種時代寓言的表達,從而規避了個人化審美形式主義的匱乏和“歇斯底里現實主義”的缺失。
-
作家批評的興起與實踐路徑
隨著現代科學發展與專業分工的日益精細,創作與批評曾出現一定程度的斷裂與分化。
2019-12-26
-
向人類精神高地不斷邁進
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文學以更積極的姿態漂洋過海,逐漸成為世界文學共同體中極具活力的創造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