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憫之心創造藝術價值
傳承與夢想 盧一心 作 對中國美術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就知道,一直以來,中國繪畫史審美訴求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說基本是一致的,也很穩定。
-
當代書法發展應堅持道技并重
當今社會,有的人不讀書、不努力,卻總有一種想成名成家的沖動,這種浮躁和淺顯令人哭笑不得。
-
畫胡楊的烏日娜
初次接觸烏日娜的畫作時,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卻真正地記住了她的這些畫作。
-
創作出有溫度的敦煌畫作
高山是甘肅中青年本土畫家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年累月廝守于敦煌,在藝術上早已屬于“敦煌土族”。
-
禮贊勞動 致敬大美勞動者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覽日前在網上和觀眾見面,這是對勞動與勞動者、對創造世界的歷史動力的禮贊。
-
從抗疫主題的苗族民間繪畫看當代美術創作的同質化問題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術創作中的抗疫主題創作不管是表現人或是表現事,在主流美術創作隊伍中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現。
-
從“國展”看“傳統書法”的審美取向
1980年5月,第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在沈陽舉行,展出了各省、市以及香港、澳門的書法、篆刻作品,這在當時是一件備受矚目的大事,在書法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
《牛虻》與盧浮宮的無名肖像
時值達·芬奇辭世500周年,巴黎盧浮宮為這位歐洲文藝復興大師舉辦特大型展覽,向世人呈露他的繪畫作品,尤其是他論述美術、詩歌、音樂、戲劇,以及軍事工程和人體解剖諸多學術領域的4100份手稿。
-
高二適:中國古典文人書法新境
靜靜凝視高二適的書法遺墨,那靈異的墨線,似高猿悲叫,亂水潛奔,這是流淌在古典詩文和經典碑帖中的心靈對晤,是意與古會的神異契合。
-
我們熟悉的那些法國藝術名家都站在他長長的影子下
前不久于上海博物館舉辦的“美術的誕生”特展上,有一幅來自法國繪畫之父尼古拉·普桑的小幅油畫,不起眼,卻分外值得關注。
2020-04-29
-
大衛·霍克尼用畫筆發聲:病毒不能取消春天!
大衛·霍克尼iPad繪畫《記住,它們不能取消春天》。
-
云游敦煌“動”起來壁畫背后有故事
近日,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影業、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在微信和QQ小程序“云游敦煌”上同步首映。
-
上海首部抗疫紀實繪本出版,定格逆行身影致敬大醫襟懷
醫療隊請戰馳援湖北的畫面表現出逆行者“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的氣概 ■繪本 《逆行的天使》醞釀于“大醫出征”的戰“疫”嚴冬,完成于“英雄歸來”的暖春時節,與戰“疫”腳步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
-
畫里畫外,虛實光影,交疊出迷人的藝術家們
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很多海外博物館不得不宣布緊急閉館,也令不少原計劃將在國內舉辦的海外引進展覽不得不延遲。
-
知名版畫家高榮生辭世,代表作有《紫禁城》《四世同堂》等
澎湃新聞獲悉,4月5日12點40分,知名版畫家、插圖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高榮生因病逝世,享年67歲。
-
沒有顏料管,就不會有印象派畫家
《色彩的秘密生活》 【英】卡西亞·圣克萊爾 著 李迎春 譯 湖南文藝出版社 接觸過顏料的人都知道,混合的色彩越多,得到的顏色就越接近黑色而非白色。
-
頂天立地的畫面,銘刻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堅不可摧的精神
四聯畫《向心力·中國力量》 上海的美術、攝影工作者們以不同的視覺藝術形式真實記錄下戰“疫”一線難忘的人與事。
-
今天是梵高生日,他的畫作《春天花園》被盜!
3月30日,是荷蘭藝術家梵高的生日。
2020-03-31
-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
連日來,在舉國戰疫的斗爭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15日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高教界的強烈反響,全國各大美術學院書記、院長認真學習“回信”。
-
莫迪里阿尼:畢加索一生的勁敵與朋友
原標題:2020年是意大利藝術大師莫迪里阿尼辭世100周年 他的肖像藝術叱咤拍場 與畢加索平分秋色 2020年是意大利藝術大師莫迪里阿尼辭世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