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絲路 心通萬里—— 《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新書發布:以文學之光照亮文明交融之路
與會嘉賓合影
3月2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對外聯絡部與作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新書發布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隆重舉行。這部凝聚外交戰線智慧與文學情懷的散文集,以親歷者視角記錄了我國外交事業的風采及光輝歷程,成為新時代文學呼應國家倡議、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
新書發布會現場
新書發布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和作家出版社共同主辦。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長、前駐意大利大使丁偉,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趙海云,文化和旅游部國際局黨委書記、一級巡視員許蓉,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中國作家協會對外聯絡部副主任蔣好書,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顏慧等來自文化、外交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文化盛事。會議由作家出版社社長鮑堅主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致辭
吳義勤在致辭中表示,《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是一部題材獨特、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的文學作品。他說,外交官是一個令人神往而且充滿神秘的職業,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涌現出了無數中外合作、民心相通的感人故事,而外交官既是這一偉大實踐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和推動者,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作出了突出貢獻。
吳義勤提到,為配合“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作家協會于2021年發起成立“一帶一路”文學聯盟,迄今已有42個國家的36家文學團體、26位個人會員加入,為推動“一帶一路”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貢獻了文學力量,新發布的《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一書就是聯盟建設的成果之一。作品在組稿階段就得到了外交部和文旅部離退休干部局、外交筆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作家出版社組建專家團隊完成重大選題備案及六輪專業審校,歷時三年精心打磨成書。他表示,這部凝聚外交智慧的著作既是為“一帶一路”立傳的文化窗口,亦是激發全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橋梁,將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方案提供全新視角。
本書主編、外交部原歐亞司司長,中國前駐俄羅斯使館公使,前駐波蘭、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大使周曉沛致辭
本書主編、外交部原歐亞司司長,中國前駐俄羅斯使館公使、前駐波蘭、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大使周曉沛用“三個特殊”定義這部作品:這是外交部老干部筆會、文旅部老干部詩會與作家出版社首次跨系統協同打造的紀實文集;是年逾古稀的“外交老兵”集體執筆的“絲路記憶”;更是中國公共外交實踐中首次系統梳理駐外使節親歷敘事的文學工程。在他看來,這些文字沒有宏大的敘事,卻因感人而充滿力量。沒有刻意的雕琢,且因溫度而直達人心。這些歷史長河中的點滴瞬間,某種意義上是傳承歷史、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鳴,更是當下“一帶一路”偉大倡議從理念到行動、從愿景到現實的生動寫照。這部上下兩冊文集承載的不僅是難忘記憶,更寄托著外交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渴望與堅守。
作者代表孫海潮、佟憲國、韓孟堂分別發表感言
在新書發布會上,數位作者代表以親歷者身份分享了駐外生涯中的珍貴記憶。外交筆會會長、前駐中非大使孫海潮,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原參贊佟憲國,駐智利、哥倫比亞、巴西使館原文化專員,駐阿根廷使館原文化參贊韓孟堂等發表感言。
新書揭幕儀式
活動期間,舉行了新書揭幕儀式和圖書捐贈儀式,《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將永遠珍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文學寶庫中。
該書是一部文化散文集,分為上下兩冊,邀請外交部周曉沛大使和原文化部參贊范中匯先生擔任主編,收錄了38位駐外大使和參贊撰寫的海外生活故事、中外友好故事、文明互鑒故事、合作共贏故事,記錄了亞洲、歐洲、非洲、拉美等“一帶一路”各地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時代變化。從一個側面展示我國外交事業的風采及光輝歷程,從親歷者的視角闡釋“一帶一路”在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方面的重要意義。該書的出版,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號召,呼應“一帶一路”文明開放的交流精神,有助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間加強理解、互融互通。體現了“新時代文學”對“國之大者”的觀照和責任。
圖書捐贈儀式
參觀中國文學館展覽
出席新書發布會的還有中宣部文藝局、外交部離退休干部局、文旅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文旅部離退休干部局的代表同志。發布會結束后,與會嘉賓參觀了中國現代文學館新時代文學成就展、“三紅一創 青山保林”紅色經典展等主題展覽。
《外交官筆下的“一帶一路”》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