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贊勞動 致敬大美勞動者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覽日前在網上和觀眾見面,這是對勞動與勞動者、對創造世界的歷史動力的禮贊。
勞動者題材在美術創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1萬余件作品中梳理、精選出117件刻畫勞動者形象的優秀作品,其中包含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3500余件國際美術作品中遴選出的18件作品。它們雖源自不同國度,文化背景與內涵也不盡相同,但歌頌勞動與勞動者的辛勞與神圣是一致的。
展覽分為“淳樸的心靈圖像”“同心的勞動號子”“美麗的大地風景”“英勇的抗疫戰士”四個篇章,這種按具體題材而分類的策劃方案,將藝術家對于勞動者的刻畫方式明確到個體、群體,以及人物與圖景、時代的互動關系中,以期呈現出厚重、樸實、陽光的立體畫面。
在“淳樸的心靈圖像”這一篇章中,觀眾能見到諸多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勞動者肖像。譬如,齊白石筆下提著旱煙袋的老農,力群版畫中充滿力量的陜北壯漢,方增先中國畫中珍惜糧食的車把式,李斛中國畫中手扶自行車的女民警,羅中立油畫中滿面滄桑的父親,詹建俊油畫中立于潮頭的新時期農民。對于白求恩,勞動模范孟泰,鐵人王進喜,“最美奮斗者”孔繁森,優秀干部楊善洲等勞動者,藝術家們通過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美術種類的創作,也皆有深入人心的精彩表現。
一代代藝術家對于勞動者群體的展現,形式各異,載體有別,如同響起同心的勞動號子,充滿著、洋溢著人性的光輝,第二篇章“同心的勞動號子”便是對此的呈現。表現內容既有大步行進行列,也有成排闊步走來;既有工余休息,也有開會商討;既有歡悅祥和的情景,也有排山倒海的氣場;既有生產一線、搶救現場,也有實驗室里爭分奪秒,工程項目中加班加點;既有農貿集市、現代電商,也有南水北調工程、海外港口建設。勞動者是平凡的,但在優秀的藝術家筆下,他們的組合有如群山的塑造,形象地呈現了勞動者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實現了語境與藝境的提升。
第三部分“美麗的大地風景”是勞動的風景。藝術家對于勞動者的描繪展現了宏闊的一面,將對場景的刻畫融入對勞動者肖像、群像的解讀之中,并使它們渾然對應、相得益彰。本篇章的作品,創作時間雖有較大跨度,但在優秀藝術家筆下,與樸素的勞動者融為一體的不但有天空、悠云、雪山、曠野、沃土、積雪、礦山、草地、田埂、麥場,而且有海洋、湖泊、河水、激流、舟楫、帆影、鋼爐、高壓電線、玻璃幕墻,還有麥穗、油菜花、迎春花、蓮葉,甚至玉米稈和苞葉。這一道道風景,化作一幅幅圖景,將腳踩大地、勤奮勞作的勞動者襯托得光芒四射、詩意盎然,形象地凸顯出勞動的自然、質樸、高尚與光榮。
最后一個部分“英勇的抗疫戰士”切近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與部署下,迅速展開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廣大醫務人員、人民解放軍與各行各業的人們,以責任與擔當,投身到這場史無前例、不見硝煙的嚴峻戰斗中,他們是新時代當之無愧的大美勞動者。此次抗疫戰爭彰顯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篇章匯集了特邀的全國部分美術家創作的53件作品,其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英勇的抗疫戰士形象,產生了深遠的文心鑄魂的力量。
如今,線上展覽、云上活動已成為一道道便捷高效、利于傳播的亮麗風景。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創作時期雖跨越了90載,視角不同,手法各異,其中所折射出的時代精神、審美取向、技藝特點、藝術境界卻生動地反映出美術家們內心深處對于勞動者的崇敬之情,洋溢著濃厚的人文氣息,也為當下全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滿懷信心地打好抗疫阻擊戰,帶來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