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諾阿:追逐陽光的“少年”
在印象派畫家里,法國人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畫作獨具風格,其作品大多描繪美麗的風光和人物,始終洋溢著歡愉明朗的氛圍。
-
傳統書法審美“自覺”的標準
唐張旭《肚痛帖》宋刻本,現存于西安碑林 “自覺”,即自身醒悟,一般指在真實、自由狀態下,自身發現對象內在屬性和基本規律。
-
簡牘在沒落前的“自我救贖”
當文字“嫌棄”甲骨、鐘鼎等載體而“青睞”竹木時,簡牘應運而生。
-
“當時只道是尋常”
明·蔡羽《致王守王寵札》上海博物館藏 明·李應禎《致儲巏札》上海博物館藏 具有歷史與藝術雙重價值的古代名人手札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
醫者仁心!
宋韌、肖峰《白求恩》,油畫,1973-1974年 張小磊《援非醫療隊》,中國畫,2019年 靳尚誼《醫生》,油畫,1980年 湯沐黎《針刺麻醉》,油畫,1970年 俞云階《日日夜夜——女護士》,油畫,1981年 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些日子里,太多沖在抗疫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以專業素養與仁愛精神為救治搶時間、向死神奪生命,再次贏得全社會的關注與敬仰。
-
王連起:啟功先生的鑒定何以淹有眾長
對于知名學者、書畫鑒定家、書法家啟功(1912-2005),世人記其為人及其道德文章、書法藝術的文章較多,而對啟功先生書畫碑帖鑒定方面成就的則相對要少。
-
星星微芒 匯聚成光
武漢加油! 張召林(中央美術學院)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戚芳瑜(天津美術學院) 宅家的燈,也是抗疫的光 陳天健(廣州美術學院) 武漢加油·平安中國 李馨(魯迅美術學院) 食蝠毀幸福 陳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WWW 吳雨健(湖北美術學院) 武漢,我們來了 劉欣宇(魯迅美術學院) 共克時艱 劉雨佳(四川美術學院) 為了相見在春天 林清(中國美術學院) 【以藝戰“疫”·設計最強音】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打響了。
-
跨越文化語境與時空的對話
《中國日記》書籍封面。
-
畢加索一九三八年巨幅拼貼畫亮相
畢加索的《梳妝的女人們》(拼貼畫)。
-
凝心聚力 眾志成城
勝利屬于我們(素描) 孫景波 火神山醫院建設者(水彩) 趙培智 共克時艱(水彩) 周 剛 眾志成城(鉛筆畫) 田黎明 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中國畫) 許 俊 武漢加油(海報) 鄒凱林 與時間賽跑(中國畫) 楊曉剛 時間·生命(中國畫) 陳 踴.
2020-02-16
-
“漫”筆繪心,眾志成城
編者按: 當前正處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
-
“中國,你能行!”拉美兒童以繪畫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中國,你能行!”畫紙上,一串彩色的西班牙文單詞中間,閃著一顆格外醒目的紅心。
-
北京近300位美術家創作504幅作品致敬英雄
原標題:情系抗疫一線手繪最美逆行者 《致敬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
-
上海藝術家用筆墨“戰疫”!
丁小方《準備戰斗》,中國畫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心。
-
1740余件作品為“戰疫”鼓勁
自1月28日北京市文聯發出開展阻擊新冠肺炎主題文藝作品創作的倡議以來,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把“家”當作戰場,創作了一個又一個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的文藝作品。
-
蓬皮杜將紀念馬蒂斯誕辰150周年,在插圖與剪紙里與他相遇
澎湃新聞獲悉,今年5月,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將舉行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誕辰150周年大型展覽,這是繼1970年巴黎大皇宮后規模最大的一次馬蒂斯個展。
-
盛行于江南的“西洋景” 怎樣為傳統年畫注入蓬勃生機
上海小校場年畫《上海新造鐵路火輪車公司開往吳淞》 貼年畫是中國世代相傳的一種生活習俗。
-
“小林漫畫”打造抗疫前線漫畫走廊
“熱干面,加油!”“武漢,加油!”“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患者。
-
時隔35年,中國水墨動畫再次征戰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入圍影片名單日前揭曉,水墨動畫電影短片《秋實》位列其中,成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部入圍作品。
2020-02-02
-
畫作戰“疫”:美術家在行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藝術家借助不同藝術形式和全國人民一起戰“疫”,為武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