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既有經驗與宏大愿景錨在此時此刻
三個月前,綜藝節目《燃燒的月亮》中12位來自不同城市的女孩來到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烏蘭敖都嘎查安了家,她們在1.8萬畝牧場上每天放牧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024-09-13
-
《幸福草》:“幸福”的老內涵與“草”的新表達
近期,由郭濤、啜妮、張超等領銜主演的當代援外現實題材電視劇《幸福草》在CCTV-1黃金檔劇場播出,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同步首播。
2024-09-13
-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出品的20集微紀錄片《紅相冊·鄧小平的故事》在各大視頻網站及部分地方媒體上線播出。
2024-09-13
-
喜劇新綜藝:熱鬧后的破墻之難
《喜人奇妙夜》(以下簡稱《喜人》)上周迎來了決賽,也就是喜人們口中的“畢業大戲”;也迎來了沈騰、徐崢、黃渤、秦昊、大鵬、賈冰組成的重量級喜劇嘉賓陣容鎮場。
2024-09-11
-
文學歷史改編的游戲詩學空間與困境
《黑神話:悟空》(文中簡稱《黑神話》)上線半月有余,從業界到學界,熱度不減。
2024-09-11
-
人工智能為美術創作打開新空間
近年來,隨著深度神經網絡技術特別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現,AI繪畫加速發展。
2024-09-11
-
講好鄉村教師的奉獻故事
電視劇《春風化雨》播出后,很多人感到奇怪,以寫古裝劇見長的我為何這一次選擇書寫鄉村教師這個群體? 這要從我的成長經歷說起。
2024-09-10
-
涵養新時代文藝高質量發展的世界風范
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在錯綜復雜國際環境中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戰、形成新優勢的重要軟實力。
2024-09-09
-
一粒種子在草原生根開花
尕布龍,這個名字在大漠草原深入人心、交口傳頌。
2024-09-09
-
時代呼喚更加有效的戲劇評論
戲劇創作與戲劇評論是戲劇藝術的雙翼。
2024-09-06
-
從小說到劇集:《邊水往事》的改編得失
剛剛收官就被7.5萬人打出8.3分,《邊水往事》呈黑馬之姿攪動了今夏略顯平淡的國劇市場。
2024-09-04
-
影視評論應公正理性
隨著媒介融合發展的進一步深化,如今的影視作品傳播進入了“人人都是批評家”的社交媒介時代。
2024-09-04
-
AI作曲:會給流行音樂帶來什么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AI(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文藝創作的各個領域,并逐漸興起一場藝術創作模式革命。
2024-09-04
-
孫悟空形象的“對”與“不對”:新媒體時代下的文化傳承之思
中國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出圈,在全球引發了轟動。
2024-09-02
-
以勇敢的心一生寫好劇
去年5月,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舉行的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上,頒獎嘉賓劉德華先生揭曉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名單。
2024-09-02
-
《灼日》之歌
《灼日》是當代中國美術大家、水墨人物畫巨擘馮遠先生的自傳,既是他的個人史,也是一部藝術史。
2024-08-30
-
如何理解治愈,《刺猬》和《仙癥》選擇分道揚鑣
電影《刺猬》改編自鄭執創作的短篇小說《仙癥》。
2024-08-30
-
講好藝術故事 拓展美育空間
篆刻一方印章,分享聲樂技巧,賞析經典影片……藝術類短視頻的創作者們,為了做一期內容硬核、表達可親的作品,鉆研大量資料,梳理知識圖譜,打磨呈現形式,如此才有干貨滿滿、趣味橫生的精品內容。
2024-08-30
-
歷史題材創作應避免“有史無神”
以時代審美反映歷史本質、展現歷史精神,找到古今之間人性的貫通之處,無疑是“讓歷史照進現實”的一條有效途徑。
2024-08-30
-
話劇《鱷魚》:跨越小說與戲劇的藝術探索
七月最熱的幾天,話劇《鱷魚》在上海大劇院巡演,連演三天,場場爆滿,200分鐘的演出時長,觀眾反響熱烈。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