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達”中國:兩部紀錄片講述的中國與世界的故事
2024年下半年上映的兩部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和《女人世界》原本并無關聯,但同時放在2024年的時光盤面,卻產生諸多共通性和回響。
2024-11-20
-
“李子柒歸來”對視聽內容國際傳播的三重啟示
李子柒此次回歸引得世界各地網友紛紛點贊和留言支持,漲粉百萬。
2024-11-20
-
好電影要扎根世俗,仰望神話
觀眾、批評界和創作界都在討論,什么樣的電影才能在市場“談笑凱歌還”?有專家開出了“藥方”,認為制作方應拍攝三類作品:一是小而精、能抵達人類普遍情感的作品;二是能滿足民族審美與消費需求的作品;三是代表著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影片。
2024-11-15
-
新觀演關系豐富發展了戲劇
在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當下戲劇藝術呈現出多樣發展趨勢,沉浸式戲劇與走動觀演、實景戲劇等諸多新型演出形態,相對消解了臺上與臺下、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界限,帶來全新的觀演互動,讓觀眾獲得與在傳統劇場不一樣的觀劇體驗。
2024-11-15
-
花兒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節目海報 我的老家在豫東平原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莊。
2024-11-14
-
文藝評論如何向“新”而行
文藝評論和文藝創作,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共同推動著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2024-11-13
-
從青稞種子到金色穗子
2021年10月8日,我有幸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創作采風團首次踏上西藏這片土地。
2024-11-12
-
劇院內外“泡”出來的學問
在當代戲劇評論薄弱已是戲劇生態不爭的事實下,青年學者景俊美近40萬字的戲劇專論《當代戲劇的理性審思》的出版(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第一版)吹進一股強勁之風。
2024-11-11
-
妙手匠心繪雅園
大觀園全景圖 孫溫 林黛玉 改琦 大觀園總圖·《增評補圖石頭記》萬有文庫版 插畫,是由文字與繪畫熔鑄而成的藝術。
2024-11-10
-
讓時代之美與藝術之美交相輝映
美院師生走進山間田野進行寫生創作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 美育給人以精神力量。
2024-11-10
-
多元藝術拓展電影新視界
戲曲電影《新龍門客?!泛?近期,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只此青綠》、戲曲電影《白蛇傳·情》《新龍門客棧》等上映,引發觀眾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2024-11-09
-
“溫暖現實主義”創作套路失靈了嗎?
爆款影視劇有公式嗎?這恐怕是每一位電影投資者苦苦尋找的答案。
2024-11-08
-
在密碼破譯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基于真實歷史大背景和真實人物創作,精彩講述了紅軍長征時期的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專家蔡威光輝而短暫的一生。
2024-11-08
-
紀錄片《漓江》創新闡釋中國文化符號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位于廣西桂林的漓江不僅聞名于其獨特的山水景觀,更是兩岸居民生活和文化的滋養之源。
2024-11-08
-
從生活中抖包袱 在笑聲中獲共情
話題頻上熱搜,爆梗破圈傳播,近期播出的兩檔脫口秀節目受到關注。
2024-11-07
-
女性形象建構與田園理想重述
“種下我的花,開滿高高的山崗/曬更暖的太陽,看更美的晚霞/花和我一樣,堅定著成長/山頂的燈塔,漂亮抵達……”如詩般的語句出自歌曲《種花》,該曲是湖南衛視、芒果TV近期推出的綜藝節目《花兒綻放·鄉村季》的主題曲,誠如歌詞中詠嘆的,節目以農村女性擔綱主角,聚焦農村、農人、農事,多維度立體展現新時代特色鄉村風貌,在誠與真的敘事風格中講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國故事。
2024-11-06
-
用音樂表現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
歌劇《野草——心靈獨語》劇照 北京2024室內歌劇季,魯迅是唯一軸心主題。
2024-11-04
-
讓英模故事喚起情感共鳴和價值共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2024-11-01
-
它來自土地深處,如今在藝術中復蘇
2024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上的展品《稻田》 “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2024-10-30
-
文學精神與電影精神交相輝映
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以光影畫面震撼著觀眾的視覺,更以其內在的文學性觸動著人們的心靈。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