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日本學者的“三體式驚訝” 看《三體》的異域傳播與接受
奈飛(Netflix)接手英文劇集《三體》,再一次將這部超級史詩神作的接受史推向風口浪尖。
關鍵詞:  《三體》2020-12-17
-
上海譯界往事:“世界學術名著”的組譯與出版
筆者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經整體性地梳理了新中國成立后,外國哲學、社會學科重要著作(以下簡稱“世界學術名著”)的規劃、翻譯與出版的歷史,厘清了我國新時期最重要的文化出版工程之一的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來龍去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前生今世:紀念“藍皮書”誕生60周年》,《經典與解釋》輯刊總第45輯,華夏出版社,2016年)。
關鍵詞:  出版史話2020-12-10
-
“憩園”中的萬千風景
日本巖波文庫版《家》 韓文版《憩園》 河村昌子著《巴金:貫穿其文學的要素》 加泰羅尼亞語《寒夜》 2020年是巴金逝世15周年。
關鍵詞:  巴金2020-12-03
-
那些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著和鮮為人知的人物原型
《書里書外》 鄭魯南 主編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書里書外》雖是厚厚一冊,可當你閱讀時隨便翻到哪一頁,猶如看手機中的微信,會不自覺地被其中內容所吸引,閱讀到一段又一段饒有趣味的故事。
關鍵詞:  《書里書外》2020-12-01
-
德語文學世界的“導游者”
他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
-
埃迷的盛宴
《我會在六月六十日回來埃梅短篇小說全集(全七冊)》[法]馬塞爾·埃梅著 李玉民譯 樂府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常言道: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
戴望舒與西班牙文學
戴望舒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翻譯家。
-
讓莎翁在漢語語境中還魂重生
對原文的體悟,譯者自身的生命體驗,對母語的創造性運用與開拓,在字里行間融為一體。
-
《草葉集》譯本眾多,趙蘿蕤的版本何以“最佳”
美國大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的《草葉集》伴隨了幾代中國讀者的成長。
-
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語聲……
收到新版的《馮至譯文全集》,重讀其中的部分篇章,多年之前通讀《馮至全集》時的感覺如今更加強烈。
關鍵詞:  《馮至譯文全集》2020-11-19
-
意義在閱讀中生成
翻譯是一國文學在另一語言國家地區普通讀者中廣泛傳播與接受的基礎。
關鍵詞:  莫言2020-11-03
-
翻譯的政治與美學陷阱:從《素食主義者》英譯談起
一 2018年,我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翻譯工作坊首次見到了知名的英國韓語譯者狄波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
關鍵詞:  《素食主義者》2020-11-02
-
托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文學永遠不是孤立的
2020年是托爾斯泰逝世110周年,托爾斯泰作品在進入中國的大約120年里,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文學性吸引了無數中國讀者,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現當代作家,比如魯迅、瞿秋白、茅盾、郁達夫、巴金、冰心、夏衍、田漢等。
-
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法文版《聊齋志異》封面 資料圖片 法國映象出版社與北京外研社今秋在巴黎推出《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將蒲松齡《紅玉》等五十余篇名作配以清朝畫家的精美插圖,首次在西方面世。
關鍵詞:  《聊齋志異》2020-10-22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聊齋志異》法文版封面及封底 今秋,法國映象出版社與北京外研社在巴黎聯合推出線裝繪圖本《聊齋志異》法文版,將蒲松齡《紅玉》等五十余篇名作配以清朝畫家繪制的精美插圖,首次在西方面世。
-
傅雷“神似說”對譯學中西對話、古今對話的啟示
宋學智 吉林外國語大學教授,上海浦東傅雷文化研究中心顧問;主要從事翻譯學、法國文學研究。
-
您還有不少翻譯手稿未完成,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他是法國文學研究、翻譯的泰斗,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卓越成就。
關鍵詞:  鄭克魯2020-09-25
-
余中先:鄭克魯先生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
-
袁筱一:鄭老的翻譯貼近原文,尊重原著文風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于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
-
一生著述4000萬字的他,不僅是法國文學翻譯的守望者
鄭克魯及其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