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婚禮去》:伯杰筆下的婚禮哪年舉行?
《到婚禮去》,[美]約翰·伯格 著,鄭遠濤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272頁,52.00元 但凡詹姆斯·喬伊斯的書迷,不會不知道6月16日這個日子。
-
鄭遠濤讀《到婚禮去》|伯杰筆下的婚禮哪年舉行?
《到婚禮去》,[美]約翰·伯格著,鄭遠濤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272頁,52.00元 但凡詹姆斯·喬伊斯的書迷,不會不知道6月16日這個日子。
-
《快遞包裹》:當人性之惡以愛的名義出現
《快遞包裹》[德]塞巴斯蒂安·菲茨克著 王 碩 劉學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塞巴斯蒂安·菲茨克是活躍在歐美文壇的德國當代著名懸疑驚悚小說家。
關鍵詞:  快遞包裹2020-01-13
-
太陽落山之后,“人人都愛馬洛”:雷蒙德?錢德勒及其偵探小說
雷蒙德·錢德勒 正如他的代表作《長相別》所諭示的,在極其完滿的意義上,雷蒙德·錢德勒是一個無法告別的文學神話 倘若事關文學與經典,抑或事關閱讀與暢銷,偵探小說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類別。
2020-01-10
-
從賀拉斯詩集說起
賀拉斯像 在西方古典學中,從19世紀上半期開始,校勘學的基本操作便已經規范化了,后世學者往往將這種規范化了的校勘操作規程稱作拉赫曼方法。
-
教育逆襲原生家庭的成功絕非偶然,也不盡是努力前提下的必然
從斑駁的原生家庭出走,成功實現教育逆襲的故事,仿佛一碗熬好的雞湯。
-
重讀塞林格:他最后的堡壘叫“天真”
作為一個著名的不讓別人給他寫傳記的作家,塞林格是份很好的實驗素材,讓你在上面記錄自己作為讀者的生平。
關鍵詞:  塞林格2020-01-08
-
蓋爾·瓊斯《諾亞·格拉斯之死》:小說是思考和表達感情的機器
蓋爾·瓊斯 蓋爾·瓊斯(Gail Jones,1955—)是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目前就職于西悉尼大學社會與寫作研究中心,教文學、電影與文化。
-
斯坦貝克《人鼠之間》:仍有人仰望星空
約翰·斯坦貝克在《憤怒的葡萄》中寫下:“不存過高的希望,就不會讓失望給搞垮。
-
“中國歷史和文化令我著迷”
阿里·哈吉里作品《陽光之路》中文版。
-
托卡爾丘克《云游》:尋求陌生的潛流
《云游》和隨后的《雅各書》相比于她大多數其他早期的作品,跨越了更多的領域和主題,也跨越了更長的時間維度。
-
中國現代文學在德語世界:文學中國與真實中國
一、知識界的守望:從聯邦德國時期的一本魯迅文集說起 1972年11月,28歲的西德作家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1944- )為他編譯成德語的魯迅作品集《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國文學與革命文選》(Der Einsturz der Lei-feng-Pagoda: Essays über Literatur und Revolution in China)寫下后記,將魯迅同當時西歐左翼思潮席卷下最受敬重的社會型知識分子作家相較。
-
虛構作品能見證奧斯維辛嗎?
虛構作品能見證奧斯維辛嗎?這幾乎是一個偽問題。
-
馬來西亞華語文學: 用中文書寫時代和家園變遷
近日,馬來西亞出版了已經去世的華人作家云里風的紀念文集。
-
中國現代文學在德語世界:文學中國與真實中國
一、知識界的守望:從聯邦德國時期的一本魯迅文集說起 1972年11月,28歲的西德作家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1944- )為他編譯成德語的魯迅作品集《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國文學與革命文選》(Der Einsturz der Lei-feng-Pagoda: Essays über Literatur und Revolution in China)寫下后記,將魯迅同當時西歐左翼思潮席卷下最受敬重的社會型知識分子作家相較。
-
《82年生的金智英》:走出性別對立的陰影
《82年生的金智英》需要男性讀者嗎? “經濟不景氣,高物價,惡劣的職場環境……其實人生中的各種苦難,誰都會面臨,無關性別,只是許多人不愿承認這點”,雖然這是韓國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說的,但它藏在書中深處(簡體中文版145頁,以下引用頁數均指簡體版),不像書尾“作者的話”那樣顯眼易找(中文版還特意拎出來印在目錄前):“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
文學和國家:法國、印度和東德
【編者按】2019年10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哲學學會院士,美國哈佛大學“卡爾·福茲海默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羅伯特·達恩頓(Robert Darnton)應邀在浙江大學進行了三場講座,題目分別為《地下書籍如何充斥舊制度法國圖書市場?》《數字化,民主化:圖書館與書籍的未來》《文學和國家:十八世紀的法國,十九世紀的印度和二十世紀的東德》。
-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嗎?
毋庸置疑,《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大熱”的小說,輿論場中的相關討論,至今仍未平息。
關鍵詞:  《82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文學性2019-12-23
-
重繪夜與夢 創造精英流行詩
“傷口是花朵的溫床”出自皮扎尼克的一位阿根廷前輩安東尼奧·波契亞(Antonio Porchia)僅有的一冊詩集。
關鍵詞:  皮扎尼克2019-12-23
-
皮扎尼克之詩:是天才詩人,還是詞語的匠人
《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 (阿根廷)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 著 汪天艾 譯 作家出版社 2019年11月 重視詩歌中每一個詞語的“不可替代性” 皮扎尼克的詩歌體現著一種不斷向中心靠近的意愿和努力,并具備咒語的特質,是一種召喚,一種氛圍,會使人不由自主地走向她,走近她,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并認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