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絕不放棄 我們重新開始
那些明智的樹明顯地常結苦果, 因它們知道讓自己無用, 那些明智的人有無用的情感 無法用于公共事務的 情感 那些終極 事物體內具有目標。
-
希伯來文學經典《出埃及記》:民族解放的壯闊史詩
希伯來文明源遠流長,學界一般認為,西方文明擁有“兩希起源”,即希伯來文明和希臘文明;而希伯來文明就是猶太文明的前身,可謂歷久彌新。
-
約翰·歐文《直到找到你》:鮑勃·迪倫,未出場的主角
有“當代狄更斯”之稱的約翰·歐文(John Irving,1942-)是美國當代文壇的重量級作家,評論界將其與狄更斯和塞林格相提并論,認為歐文是過去30年來美國最受歡迎且最成功的小說家之一。
-
感受薩拉曼卡的文學呼吸
在西班牙托爾梅斯河北岸,有一座美麗的古城。
2020-03-08
-
或許,我們低估了詩歌的力量
詩歌關乎心靈,啟發人們“同情”于萬物的敏感,從來都生發共鳴共振。
2020-03-08
-
自然、疾病與健康成為寫作熱詞
2020年,英國作家希拉里·曼特爾的“克倫威爾三部曲”、阿莉·史密斯的“季節四部曲”都將迎來完結,大衛·米切爾、伊莎貝爾·阿連德、約翰·歐文等作家也相繼推出新作。
-
流感背后商業與健康的復雜交織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美]杰里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流感一直是人類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
-
文學批評所揭示的預感和 ……見證
J.希利斯·米勒的《共同體的焚毀: 奧斯維辛前后的小說》(原書名: The Conflagration of 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2011;陳旭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是一部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該書深刻動人……它邀請讀者嚴肅對待我們最迫切的擔憂,同時每一頁都在勸誡讀者嚴肅對待文學。
-
《黑暗時代的愛》:王爾德的愛情戳印
《黑暗時代的愛》,[愛爾蘭] 科爾姆·托賓著,柏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248頁,59.00元 理查德·埃爾曼(Richard Ellmann)的《王爾德傳》里,使用了“愛情戳印”一詞來形容王爾德和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之間綿延多年的感情。
-
奧威爾的緬甸與彼得斯的上海
《奧威爾傳:冷峻的良心》,[美]杰弗里·邁耶斯著,孫仲旭譯,新星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472頁,56.00元 香港“反修例事件”使香港警隊站到了風口浪尖,這支曾以“皇家警察”命名的老牌警隊的歷史也備受關注。
-
從《局外人》到《鼠疫》:記住,就不失為一種反抗
希臘神話里,眾神為了懲罰西西弗,叫他將一塊巨石推向山頂。
-
文學紀年:在瘟疫蔓延的年代
浩瀚的宇宙從誕生那一刻起歷經了數十億年,人類的歷史不過起始于地球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后,在600萬年的時光里,人類的演化經歷了質的變化,直到今時今日,被冠以“人類世”的紀元,似乎我們真正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卻并不意外地依然要經歷各種天災人禍。
-
漢德克的悲歌 ……無法被描述的黑夜
《無欲的悲歌》 去年10月諾貝爾獎頒給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之后,他在媒體上熱了一陣。
-
《失明癥漫記》的寓言式解讀:失明癥與瘋人院
“他們滑下來,跌倒了,火越燒越旺,窗戶在烈火烘烤下開始爆裂,新鮮的空氣呼嘯著沖進屋里,更助火勢,啊,對了,不要忘記,還有憤怒和恐懼的喊聲,痛苦的嚎叫……有人往上跳,絆倒了,摔在地上,有人哭,有人喊,不過暫時安然無恙,但愿大火在燒塌屋頂,把火舌和燃燒的木料拋到空中,跑到風中的時候,不要點燃樹冠……”【1】 趁著強盜大開慶功宴,一位飽受凌辱的女盲人悄悄摸到房門口,點燃了床單。
-
“迷宮”內外的普希金與俄國文學
《俄羅斯文學》,[英]卡特里奧娜·凱利著,馬睿譯,譯林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72頁,39.00元 譯林出版社引進了牛津通識讀本叢書,其中包括卡特里奧娜·凱利所著的《俄羅斯文學》。
-
井上靖佛教題材小說中的僧侶
井上靖 日本近代文學小說家井上靖,是戰后派代表作家。
-
薩拉馬戈《失明癥漫記》:疫情視野下的痛與愛
在極端情況下,人性會呈現出何種姿態?針對這一問題,無數虛構作品利用末世設定,試圖作答,其中包括1995年出版的葡萄牙語小說《失明癥漫記》。
-
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面對災難的方式
在完成《戰爭中沒有女性》一書后,很長一段時間,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不敢正視由于磕碰而流鼻血的孩子,因為那會讓她想起流血的往事,那些因戰爭而永久留下創傷的人們。
-
托尼·朱特論《鼠疫》:時代道德困境
我們今天刊載歷史學家托尼·朱特的《論<鼠疫>》一文,是托尼·朱特為企鵝出版社出版的《鼠疫》撰寫的序言,發表于2001年11月的《紐約書評》,后集結于文集《事實改變之后》(中譯本由三輝圖書2018年出版)。
-
重讀《鼠疫》:在荒謬和無助中重拾希望
加繆的長篇小說《鼠疫》寫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地點是阿爾及利亞的地中海海濱城市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