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溫《紅樓夢》第七回:焦大的悲涼與賈家的敗落
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版),焦大出場兩回。
-
重讀《圍城》:札記五則
一 《圍城》中方鴻漸對唐小姐說:“我最恨朋友間通電話,寧可寫信。
-
重讀《生死場》:“潛能”、動物與死亡
《生死場》(初版) 上海容光書局 1935年12月出版 《呼蘭河傳》(初版) 桂林上海雜志公司1941年出版 一 長期以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對于蕭紅的小說《生死場》的解釋,大致由或可稱為“民族主義路向”和“女性主義路向”的兩種闡釋方式主導。
-
重讀《長明燈》:從“吹燈”到“放火”
內容提要:1924年末“溥儀出宮”事件的社會影響對魯迅的刺激與1925年初孫中山北上及其影響是魯迅創作《長明燈》的思想背景與重要契機。
-
重讀《鐵木前傳》:村里有個姑娘叫小滿
當黎明以前,天空彌漫著濃霧,樹枝、草尖和柴垛的檐頂上結滿霜雪的時候,六兒和小滿兒才決定回家。
-
經典重讀:《贈予今年的大學畢業生》(胡適)
你們畢業之后,可走的路不出這幾條:絕少數的人還可以在國內或國外的研究院繼續做學術研究;少數的人可以尋著相當的職業;此外還有做官,辦黨,革命三條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業閑居了。
-
經典重讀:《我之節烈觀》(魯迅)
…… 節烈這兩個字,從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過“節士”,“烈士”的名稱。
2019-03-08
-
經典重讀:《過年》(梁實秋)
梁實秋生于1903年,親歷了晚清和民國之交北京的社會生活,他在《過年》一文中對中國傳統過年習俗進行了回憶。
2019-02-07
-
經典重讀:《新年漫想》(徐志摩)
小孩子們最喜歡年。
2019-02-04
-
經典重讀:《生命的路》(魯迅)
想到人類的滅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們的滅亡,卻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2018-12-19
-
經典重讀:《傷逝》(魯迅)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2018-12-18
-
經典重讀:《我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蔡元培)
我五歲零一個月(舊法算是六歲)就進家塾讀書,初讀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等,后來就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最后讀《詩經》、《書經》、《周易》、《小戴禮記》、《春秋左氏傳》。
2018-12-10
-
經典重讀:《小狗包弟》(巴金)
一個多月前,我還在北京,聽人講起一位藝術家的事情,我記得其中一個故事是講藝術家和狗的。
2018-10-25
-
經典重讀:《覆巢》(陸蠡)
九月秋涼的一天,上午十點鐘左右,我走過這成為上海中心的大動脈--霞飛路。
2018-09-17
-
經典重讀:《窘》(林徽因)
暑假中真是無聊到極點,維杉幾乎急著學校開課,他自然不是特別好教書的,——平日他還很討厭教授的生活——不過暑假里無聊到沒有辦法,他不得不想到做事是可以解悶的。
2018-09-14
-
經典重讀:《牧場上》(胡也頻)
“賊!” 這聲音帶點喘息,但在寂寥的深夜里,卻也夠尖厲的了,仿佛從那東邊的田(土具)上,直送到我們的天井來……同時還錯雜著紛亂的腳步,竹尖刀敲打稻草,和別種家伙示威的響聲;跟著,那機靈的不安分的狗兒,便發瘋一般的接連著狂吠了。
2018-09-11
-
經典重讀:《北平的秋天》(老舍)
今日為白露,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2018-09-08
-
經典重讀:《詩神》(劉半農)
你也許我做個詩人么? 你用什么寫你的詩? 用我的血, 用我的淚。
2018-09-05
-
經典重讀:《嗩吶》(李廣田)
賣鼠戲的人又走過了, 唔啦啦地吹著嗩吶, 在肩上負著他小小的舞臺。
2018-09-03
-
經典重讀:《當初》(陳夢家)
當初那混沌不分的乳白色, 在沒有顏色的當中,它是美。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