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迎接AI浪潮,代表委員熱議“人工智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 | 尹希寧  2025年03月04日08:29

    3月3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北京團代表陸續報到,“人工智能(AI)”成為不少代表關注的高頻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師范大學校長方復全說,該校正在籌建人工智能學院;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象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白塔寺藥店總藥劑師張海鷗希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深入藥劑師工作中;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京開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榆垡收費管理所收費班長王爭希望加強對一線員工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培訓……

    2024年,“人工智能+”行動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報告指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一年過去,人工智能的熱度居高不下,代表委員也密切關注,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解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高頻登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我國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代表委員在介紹建議或調研經歷時,經常會先聊起人工智能。

    “我現在要把人工智能‘吃透’。”2月28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北京市推薦的全國政協委員情況通報會會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笑稱:“天天都用DeepSeek。”

    在2024年年初,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松純走上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為全國政協委員、地方政協委員、高校學生、科研工作者作了一場科普講座,從通用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人工智能發展歷史,講到當下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與前沿技術。

    火熱的發展勢頭下,朱松純也給出了一些“冷思考”。他認為,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宣揚其在算力芯片與通用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的“絕對優勢”,樹立了全球資本對西方國家人工智能技術領先的信心。而朱松純希望能放大“中國敘事”的聲量。

    全國政協委員齊向東關注到,作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最重要的變革驅動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研發、生產、管理全環節廣泛應用,涌現出上百種場景和模式。但人工智能也大幅提升了網絡攻擊的烈度和廣度,網絡攻擊窗口不斷擴大、網絡攻擊手段不斷翻新、網絡犯罪門檻持續降低,給傳統產業發展帶來了新風險、新挑戰,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

    人工智能“火”激起代表委員調研“熱”

    今年春節期間,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央視春晚舞臺上轉起了手絹,DeepSeek在國內外多個應用商店下載量激增,社交媒體用戶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熱度不減,人工智能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和調研的熱點話題。

    “我引入了DeepSeek以及國內16家(企業)的50種模型。”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告訴記者。2024年8月,他邀請包括360研發的納米AI在內的16家大模型團隊開會,希望引入大模型,“把大家團結起來”。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后當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就率專題調研組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圍繞“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開展調研。

    一個月后,全國政協在京召開遠程協商會,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業界專家分別在全國政協機關和上海、浙江、安徽會場以及北京、廣東等地,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發言。

    “面對新一輪產業變革,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的新質生產力,要打好3場攻堅戰。”在那場遠程協商會上,周鴻祎發言稱,“第一場是通用大模型核心技術戰,第二場是特色化、差異化應用戰,第三場是確保國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安全的安全戰。

    周鴻祎認為,如果有1萬家企業尋找了1萬個場景,開發了1萬個專業大模型,大模型就真的能在中國遍地開花,進入百行千業,大模型在成本上就會從高昂的“原子彈”轉變為人人可負擔的“茶葉蛋”,AI引發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就可能在中國率先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受邀參加了遠程協商會。他建議,以自主可控技術創新,搶抓通用人工智能戰略機遇。

    “人工智能事關我國未來發展大局。人工智能的比拼,是全棧全鏈能力的比拼。”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部長王志剛在遠程協商會上說。

    遠程協商會上,與會委員及專家等達成的共識是,要強化前瞻引領性研究,加強自主可控技術創新,探索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發展垂直化、產業化大模型,以高水平規模化應用帶動人工智能融合發展。要加強數據和算力要素共享整合,讓人工智能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新動力。要完善激勵人工智能創新的政策和重點專業場景的倫理規范、安全標準體系,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人工智能如何乘風而上

    “人工智能+”該向何處去?在不少代表委員眼中,打通“人才關”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破題路徑。

    朱松純說,今天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計劃關鍵在于“跨領域”——跨學科、跨專業、跨學校。如果人才定位在單一領域,視野就極大窄化,與未來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跨學科人才目標相背離。

    鐘章隊提出,要立起“四梁八柱”,把基礎打牢,再從人才培養、數據開源等角度著眼,逐步搭建起以國家甚至全世界共同來打造的“大生態”。

    連玉明重點關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話題,他希望優先支持西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2月25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圍繞“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展開調研。調研組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教育的形態模式,為教育變革帶來多方挑戰的同時也為教育發展帶來了多重機遇。要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提供新方案。

    方復全認為,一方面可以將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結合,從學科布局、專業設置等方面借勢人工智能;另一方面,提升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能力,未來他們走向基礎教育戰線時,能將新技術引入教育教學中,讓人工智能鏈接人文社科、藝術學科、科學等,打造“人工智能+X”的模式。

    齊向東提到,面對人工智能行業的人才缺口,關鍵是打通企業和高校兩個“蓄才池”,給青年創新人才更多施展拳腳的機會。他建議,加大力度推動校企融合,通過選取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的骨干科技企業作為大學生就業實訓基地、鼓勵校企開展聯合攻關等方式,給年輕人更多深入產業一線的機會,從而逐步化解我國面臨的AI“人才荒”。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