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鐵木前傳》:村里有個姑娘叫小滿
當黎明以前,天空彌漫著濃霧,樹枝、草尖和柴垛的檐頂上結滿霜雪的時候,六兒和小滿兒才決定回家。
寥寥幾筆,情景畢現——這么簡約、美妙的文字,只有孫犁才能寫出來。這是孫犁中篇小說《鐵木前傳》中描寫村中青年婦女小滿兒的幾句話:她和木匠黎老東的小兒子六兒抓鴿子,累了就在柴垛上休息,黎明,準備回家了。
在《鐵木前傳》中,女性形象除了鐵匠傅老剛的女兒、進步的青年團員九兒之外,小滿是孫犁著墨最多的人物,也是形象典型、性格復雜、人格多變的人物。她美麗、勤勞、多情、奔放、潑辣、狡黠,甚至有點放蕩,充分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復雜、動蕩、劇變的特點,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時代風貌——所謂一滴水而知大海,從小滿的身上就能精確地折射出來。
她一出場,作者就賦予她很美麗的形象。她才19歲,丈夫常年在外。作者除了說她走路像招展的花枝,大家公認她是這一帶的人尖兒外,高明之處在于并不直接花費筆墨寫她的美麗,而是通過其他事情的描寫,來襯托她的美麗。她幫助姐夫黎大傻和姐姐照顧包子房的生意,每天盤腿臥腳地坐在炕上剁餡兒、包包子,連頭也不抬,但六兒卻一直呆呆地望著她。每逢她到大街上占碾子借磨,都會在村莊里引起一場動亂,青年人自發聚集到那里;當碾子空下了,就會有青年飛跑著給她報信——她的美麗形象就這樣立體鋪展在讀者面前。
美麗的女人最向往自由,這在小滿身上也能表現出來。她的婚姻是被包辦的,有著親歷的痛苦。村里組織青年集體學習,小滿兒從不熱心,但是有一天村里宣傳婚姻法時,她忽然間變得積極起來,主動到會,請人讀報給她聽,正正經經地沉默著,思想著。她可憐自己、了解了自己:她要走自己的路。孫犁先生在這里把小滿兒外表的光鮮與內心痛苦的沖突表現出來了。
在集中筆墨精心創造小滿兒的形象之余,孫犁又讓小滿兒的母親出場,勸小滿離開村莊到婆婆家里去,小滿兒不干,說“婚姻是你和姐姐包辦的,你們應該包辦到底”,母親說“名聲不好聽哩”,小滿兒卻直眉立眼反擊道,“名聲不好聽”,“也不是從我開始,是你們留給我的好榜樣呀!”這一段看似脫離主題的母女沖突,從側面反映了小滿兒的精神世界和心靈苦痛,進一步強化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她的倔強,她的過往經歷,她的精神創傷,她的內心矛盾,在惜墨如金的作家筆下栩栩如生,也深刻反映了產生小滿兒個人悲劇的社會環境。
就是這么一個美麗的年輕婦女,卻有著潑辣和尖刻的一面。她和六兒去抓鴿子,作家似有似無描寫了她愛六兒的心理活動。她開始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這使讀者對她充滿了同情和想象。倆人不慎弄死了楊小卯的鴿子,楊小卯大清早來要,喊叫著罵六兒“霸占我的鴿子,還霸占著有主的青年婦女”,并且威脅向村里“就抖露出來”,六兒心虛拔腿要溜時,小滿兒卻從門內沖出來,倒背著手在門框上一靠,面對著楊小卯說,“我倒要看看你能抖露出什么來?你有什么證據嗎,你抓住了男的,還是抓住女的?你說呀!別他媽的大清早起在這里滿嘴噴糞了,小心我過去拿大耳光子拍你!”幾句話,把楊小卯罵熄火了。小滿身上有著敢作敢當的潑辣沖勁,尤其當為了維護愛情時,無所畏懼。
小滿兒還是一個很狡黠的年輕姑娘。她不愛參加青年團組織的學習,從省里來的大干部住到她家,為的是方便動員她學習。她千方百計推脫,但耐不住干部一再勸說,眼看躲不掉,她就變被動為主動,自告奮勇領干部去學習會場。她走在前面,看似挑近路,其實是凈挑磕磕絆絆、坑坑洼洼、深一腳淺一腳的路,讓干部吃了不少苦頭,想讓他知難而退。無奈干部不為所動,她正無計可施時,恰好六兒經過這里,她忽然倒在地上,不得不被六兒背走。
這也是小滿兒形象塑造的高潮。六兒背走她后,她在六兒身上哭泣,眼淚滴到六兒的脖子里。離開干部,走到街上的時候,她安靜了,“撮起嘴來輕輕地無聲地吹噓著六兒的脖子后面。起初,六兒也感到害怕,但等到她偷偷地把嘴唇伸到他的臉上,熱烈地吻著的時候”,小滿兒放肆或類于放蕩——以現在的觀點看,追求自由解放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塑造工作也就基本完成。
孫犁創作這部小說時,投入了很大的感情,沒有寫完就因此暈厥栽倒桌子角,差點喪命。然而,感謝他正是如此地嘔心瀝血,筆墨極簡卻又幾乎把白描的藝術用到了極致,才給我們把村里的姑娘小滿兒描繪得那么活靈真實,那么性格多重,才在我國當代文學里第一次塑造出此類“非典型”人物,為新中國當代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一個難以臨摹的光鮮形象,并通過這一人物的命運,深刻反映出社會進步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