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牧的眼光
馮牧發現和扶植文學新秀的事,在文學界被傳為美談。
2024-05-22
-
謝冕:光明在我們心中
當清晨的陽光照亮房間的時候,《光明日報》會準時出現在我的書桌上,送上新一天的晨安問候,帶來五湖四海的消息。
2024-05-22
-
傅書華:讓趙樹理“走出”文學界
無論是將趙樹理作為農民作家,還是作為中國新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抑或是作為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實踐者,他的作家身份似乎是鐵板上釘釘的事實,對他的研究也順理成章地基本上在文學界展開,這似乎也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2024-05-21
-
邵洵美與上海1930年代的文學空間
邵洵美(1906-1968)是上海現代著名詩人、作家、出版家、翻譯家。
2024-05-21
-
《哥德巴赫猜想》發表46年后……
一 2024年4月25日10時30分。
2024-05-21
-
香港文壇老黃牛張詩劍
編者按:作家張詩劍是活躍在香港的著名詩人、編輯家,曾任世華文學聯會副會長、國際詩人筆會副主席、香港中華文化總會理事長、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文學報》總編等,主編多種叢書三百多部。
2024-05-20
-
慕津鋒:講不出再見
2024年,農歷甲辰,是金庸與梁羽生兩位武俠小說大師誕辰百年,這一年,還是“新派武俠小說”開創70周年。
2024-05-17
-
20世紀初赴法勤工儉學運動
1920年春假,在法國蒙達爾紀學習的中國勤工儉學生合影 在近代中國歷史上,20世紀初赴法勤工儉學運動既是中國留學史上的一次壯舉,也是近代中國革命史和中法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許多方面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024-05-17
-
程氏三姊妹:黛眉,黧眉,黡眉
據母親講,姐姐出生時眉毛特別黑,所以父親就為她取名為“黛眉”。
2024-05-17
-
舊書常誦出新意,俗見盡除為雅人
《傅雷家書》第21頁的批注:“愛情太熾烈,也會燙傷人的。
2024-05-17
-
“敝帚自珍”——知堂譯事閑話
鍾叔河先生主編《周作人散文全集》,收錄一篇周氏的生前未刊稿《敝帚自珍》,談論其生平最為珍重的翻譯作品,故而很值得留意。
2024-05-17
-
一部具有多重價值的文化珍品
2018年12月底,在恭王府“周汝昌先生紀念館”開館座談會上,我有幸獲得《周汝昌師友書札手跡》特印本。
2024-05-17
-
王瑤的文字像鏡子 使人知道應該珍惜什么,拒絕什么
他是“北大精神”的象征與代表 ◎錢理群 今天的學術討論會的議題是:“魏晉風度與五四精神——王瑤和他的世界”,這抓住了要害,是對王瑤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歷史地位的高度概括。
2024-05-16
-
詩人唐玉虬
以“期成大儒”為目標的寄園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多為志道弘毅、經時濟世的“國士”——其中的典型人物如謝玉岑、程滄波、鄭曼青、謝稚柳等之外,我所尤尊重的還有唐玉虬先生。
2024-05-15
-
魯迅和標點符號
陳望道是提出使用現代標點符號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5月,用文言文寫了《標點之革新》一文,發表在《學藝》雜志第3卷上,提出使用新式標點符號的主張。
2024-05-15
-
二月河:“顛倒”帶來新認知
那年冬天,作家二月河先生來北京參加活動,在活動現場提及他說過的一段話:“要好好過日子。
2024-05-15
-
商務幸有高夢旦
高夢旦(1870~1936,福建長樂人)是老商務印書館一個特殊的存在,在商務服務30多年,作為張元濟的長期合作者贏得普遍的贊頌,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當年的同事對他有商務“參謀長”之譽。
2024-05-15
-
晚年程毅中:雨絲風片座中春
程毅中,1930年3月生,江蘇蘇州人。
2024-05-14
-
老舍在山東一師的演講
1934年,老舍夫婦、長女舒濟在濟南 1930年夏,老舍結束了6年的海外教書生涯,受聘濟南的私立齊魯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
2024-05-14
-
秦兆陽與中國當代報告文學
秦兆陽是一位資深的文學家。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