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絢麗多彩的新時代廣西少數民族文學
廣西有12個世居民族,包括漢族和11個少數民族,即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
2019-09-06
-
長篇小說創作70年成就與經驗:在廣袤的時空中呈現時代感
核心閱讀 新中國70年長篇小說創作數量激增,題材寬度和主題深度都得到深入拓展和掘進,藝術表現的邊界同樣得到極大開拓,長篇小說創作總體上呈現出一條清晰而強勁的發展軌跡。
2019-09-06
-
新中國70年少數民族文學:在全面發展中走向輝煌
少數民族文學與共和國一起走過了70年的輝煌歷程。
2019-09-06
-
新中國70年文學出版:長風破浪會有時
接受了“新中國文學出版70年”這個命題作文,卻遲遲難以落筆,實在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糾結文章的落腳點究竟應該在哪里——過程還是結果?從理論上說,過程與結果本不矛盾也難以分開,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但在文學出版領域則未必如此簡單,大多數文學出版的結果本身就是文學出版過程的起點。
2019-09-06
-
文學期刊:再塑當代文學史
如果從10年、40年、70年、100年的不同時間跨度來回看中國文學,我們會得到哪些不同的觀感和體悟?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以《人民文學》《收獲》《當代》《十月》《花城》五家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期刊為對象,從多個視角來回看和審視中國當代文學成長的路徑和面向。
-
七十年散文創作回眸:關乎人的生活 直指人的心靈
散文走過當代文學七十年歷程,雖風雨兼程,卻也鮮花滿眼,春色如許。
-
創意寫作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意寫作書系”,現已出版近60種 2010年9月復旦大學首屆MFA學生開學典禮,金炳華(左四)、王安憶(左二)、陳思和(右二)、虹影(右一)等作家、學者參加 在大學校園內,像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類系科可謂一箭雙雕,既有實踐技能高強度的訓練,又有學理上的深入探討,而且前者的分量大大超過后者。
關鍵詞:  創意寫作2019-09-02
-
新中國70年農村題材小說:生活與創作雙重演進的時代縮影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小說創作領域,農村題材既出精品力作,又出文學大家,無疑是當代文學中處于主流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
-
整合與創新: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七十年
摘要:與在西方學界不同,在中國,文學人類學呈現出獨有的蓬勃發展景象:它孕育于新文化運動時期、萌發于新時期文藝學的復興、在新時期比較文學的學科建制中成型。
-
重構的版圖——世界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內容提要 世界文學是目前比較文學學科的前沿議題,也給原本在國別文學框架內討論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開辟了新的學術空間。
-
文藝與政治、經濟、技術:七十年文論問題域的演進
摘要:在新中國文論70年的發展進程中,先后出現三大問題域:在前30年“文藝與政治關系問題域”及其延伸中,意識形態性與非意識形態性都得到強調;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框架下,經濟開始直接影響文藝生產,“文藝與經濟(市場)關系問題域”逐步凸顯,文藝生產方式的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得到重視;21世紀以來,極速發展的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文藝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文藝與技術(機器)關系問題域”開始呈現,文藝生產的主體性與非主體性關系問題凸顯出來。
-
堅守現實主義 抒寫家國情懷
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以下簡稱“60年代出生詩人”)是中國當代詩壇上的重要創作群體,主要代表人物有黑棗、安琪、江一郎、雷平陽、格式、中島、阿華、西渡、寒煙、潘洗塵等人。
-
新中國70年通俗文學:市場需求與人文關懷的融合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起步于清末民初的“小說界革命”。
-
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發生巨變
文學是一個時代記錄者,也是最為喜聞樂見的傳播者。
-
沉雄而瑰麗的愛國主義旋律
70年篳路藍縷,從新中國成立到走進新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同行,創作出一批又一批膾炙人口的優秀文藝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經典藝術形象,充分發揮文學藝術引領風尚、培根鑄魂的作用,不斷推動我國文藝事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弘揚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實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貢獻。
-
道藝統一 褒優貶劣
想起了恩師鐘惦棐 《中國文藝評論》編輯部約我對新中國文藝評論70年寫篇紀念文章,這任務重要且光榮。
-
新中國70年農村題材/新鄉土文學:本土敘事與中國文學的經驗形式
新中國70年來的文學,鄉村中國一直是最重要的敘述對象。
-
寫出時代的美與精神高度
散文是非常貼近作者和讀者的文體,影響著人們精神生活 中國當代文學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
-
新人形象與時代影像
回顧70年的文學創作尤其是小說創作,出于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銜尾相隨,構成了經典作品川流不息的流動長河;而那些獨特而典型的人物形象簇擁而來,也構成了人物形象交相輝映的藝術長廊。
-
新中國70年報告文學創作:中國文學新隆起的山巒
文化傳承、文學發展,總是伴隨著社會歷史發展進程而不斷發生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