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旋渦中的長篇小說
七十年滄海桑田,有太多的歷史經驗值得總結。
-
新中國70年知識分子題材小說:表象現實和塑造自身之間
新中國70年的知識分子題材小說創作,雖有幾起幾落和階段性的演變,知識分子形象塑造也屢有變動,但制約其發展的核心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知識分子與現實的關系問題。
-
激發時代多聲部的中國非虛構文學
伴隨著近年來互聯網寫作與創意寫作教育的推行,大眾非虛構寫作被充分激活,成為中國非虛構文學體系中最具開放性與活力性的一個維度。
2019-10-08
-
民族生活、民族形式與民族書寫的嬗變
中華民族大團結 葉淺予 作 在追尋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來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寫作中,“民族形式”是一個無法繞過的概念,它雖然源于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命名,但其實可以追溯到新文學運動以來建構本土現代文學的持續性努力,在一系列的討論乃至爭論之后,又在社會主義中國成立之時得以大規模展開其試驗和實踐。
2019-10-02
-
新中國七十年文藝理論發展巡禮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文藝理論。
-
70年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和研究的成就及思考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文學是中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從“輕騎兵”到文學“重器”
報告文學以非虛構的方式攝照時代,在文學的各體中,沒有比這一文體與時代的關聯更為緊密了。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報告文學2019-09-28
-
“概括”與“穿透”的可能和難度——對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一種觀察
對于宏大敘事的追求在新世紀以來的長篇小說創作中越來越普遍。
-
中國當代文學的探索道路
70年中國文學歷經了風風雨雨,道路曲折、風云變幻,我們有需要總結的經驗教訓,無疑也有值得重視甚至自豪的輝煌成就。
-
華文文學研究:篳路藍縷 砥礪前行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作為一門新興的文學學科,誕生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變革中,至今已走過了40年艱辛漫長但成就卓著的歷程。
2019-09-27
-
“城市詩”美學散論
內容摘要:本文從社會本體論與生命本體論的差異的角度,描述城市詩的美學輪廓。
-
關于里下河文學流派的幾個關鍵詞
上世紀80年代初,江蘇高郵籍作家汪曾祺復出文壇。
2019-09-23
-
20世紀沂蒙文學
地域文化滋養了文學的特色、風格乃至流派。
-
新中國文學的“百花園”
“慧眼識珠、堅決果敢、精心打磨、精準營銷。
-
蘊藏著奮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們這一代人晚于新中國成立十幾年出生,在人生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今天,我們固然沒有資格說自己見證了新中國70年以來的文學發展,卻可以自豪地宣稱,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新中國文學的充分滋養。
關鍵詞:  新中國文學70年2019-09-18
-
失敗與崇高——1980年代以來文學中的失敗者形象與失敗焦慮
隨著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逐步進入全球化時代,文學作品中也不斷涌現出一批失敗者的形象。
2019-09-12
-
中國古典小說批評:后現代話語危機與敘事倫理的重提
后現代話語出現危機,古典文學批評探索新路徑 敘事倫理是解讀中國古典小說的關鍵,卻沒有得到足夠關注。
關鍵詞:  中國古典小說批評2019-09-12
-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一種當代條件下的再思考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若干次思潮中,“新歷史主義”是少見的與西方幾乎同步開展的文學研究方法論,當然,它也源自國內學界對歐美學術思潮與理論的借鑒。
關鍵詞:  新歷史主義2019-09-11
-
七十年來文學對家國情懷書寫概觀:藝術地描摹時代的情感底色
新中國成立初,《祖國頌》《投入火熱的斗爭》與《青春之歌》所體現的宏大家國情懷,成了這個時期文學書寫的出發點和最后的歸宿。
-
新中國70年現實主義小說:現實主義的道路寬廣而修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共和國的文學也走過了70年的輝煌歷程,70年的小說創作皇皇巨制,產生了很多偉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