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莉《眾聲獨語》:一個人的眾聲,一個人的獨語
《眾聲獨語——“70后”一代人的文學圖譜》 張莉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3月版 編者按 張莉《眾聲獨語——“70后”一代人的文學圖譜》近期由花城出版社再版。
2024-04-02
-
沈念:風暴不會發生在杯水里
野心是敬畏的近義詞 這個時代,我們都不大好意思去談論“野心”這個詞,似乎談論它就表明這個人不擇手段、城府深、陰謀詭計多。
2024-04-01
-
《音圖》創作談:虛與實的動蕩
最初寫完《音圖》時,我附了這么一則后記:于我而言,《音圖》本質上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講人面對困惑、匱乏感時的自我解析、自我療愈。
2024-04-01
-
杜嶠:你就是那頭鹿
我對鹿有莫名好感。
2024-04-01
-
女性,貧瘠土地上的希望百合
怎么說呢,寫這部小說時,孤單的漢字,陪著孤單的我,走過近乎6個月,才完成初稿。
2024-04-01
-
《璩家花園》:帶著含笑的眼淚繼續寫
大約在半個世紀前,有一次聽傅惟慈先生說起托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這本書是他翻譯的,說起來特別起勁。
2024-03-29
-
龔萬瑩:幸好虛構是一種憐憫,她以心靈血肉重新書寫鼓浪嶼
1987年春節,我在鼓浪嶼出生。
2024-03-29
-
杜嶠:誰聽廣陵弦
我向來癖好孤絕夐異之事物。
2024-03-29
-
何喜東:開采文學的“石油礦藏”
今天,再回望那些流淌在石油河里的青春歲月,文學占據了過往生活的重要比例,是文學的火把照亮了我成長的路標,成了我精神上的啟明星。
2024-03-29
-
《生死危城》是我寫現代中國的最后一塊拼圖
最初的時候,我把自己看作一個語言的煉金術士。
2024-03-28
-
邱力:我看見你臉上的落日
如果要找個寫這篇小說的理由,那就是生活中的一件事觸痛了我脆弱敏感的神經末梢。
2024-03-28
-
錢幸:影子的故事
一開始,我只是想到了一個面目模糊、影子樣兒的女孩。
2024-03-27
-
包倬:手下留情的寫作者
永和里真實存在,我在那里住過十年。
2024-03-26
-
《行行重行行》創作談:總有一條路在我們腳下
我曾生活的村莊里,有一條路橫穿而過,路很窄,僅供一輛汽車通行,但對于那個年代,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它足夠寬闊。
2024-03-26
-
包倬:手下留情的寫作者
永和里真實存在,我在那里住過十年。
2024-03-25
-
但愿小說只是一場噩夢——《百萬現鈔》創作談
《收獲》雜志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殿堂。
2024-03-25
-
回到混沌——《X賓館》創作談
二〇一九年,我的寫作進入第十四個年頭,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滯。
2024-03-25
-
但及:驢行與自由
十五年前,我愛上了驢行,動不動就往山里跑。
2024-03-22
-
《支離的席勒》創作談:我們刻意隱藏的內容,很容易被一件藝術作品揭示
2014年,我看了一部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電影,所有的場景都從記憶中退去,卻始終想起其中一幅繪畫。
2024-03-22
-
《春度龍崗》創作談:以文學的深情凝望故鄉
就寫作而言,故鄉這片熱土不僅滋養了我,也給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