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小說和短視頻的“長”與“短”
網絡小說很長,動輒上百萬字,但在這個快節奏、輕閱讀時代,受到無數網友追捧;短視頻很短,短到不超過五分鐘,卻占據了無數人的生活日常,“輕輕一刷,幾個小時過去了”。
-
25歲的中國網絡文學,每一步都踩在社會文化變遷上
在最近一周的微博熱搜榜上,由網絡小說改編《我的人間煙火》的相關話題長時間霸占榜單。
關鍵詞:  中國網絡文學2023-07-14
-
掃3帝《只手摘星斗》: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精神
九十年代初期,中國衛星導航產品還完全依賴于進口。
-
《了了》:冰雪、反凝視與幻夢粉碎者
《了了》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
2023-07-12
-
傳統文化注入東方奇幻,《玉骨遙》實現三重轉向
無預熱開播,但不妨礙《玉骨遙》一上線就熱度爆棚。
-
同人創作還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嗎?
郭靖、黃蓉、喬峰、令狐沖……提到這些耳熟能詳的武俠人物,人們就會想到金庸武俠作品。
關鍵詞:  同人創作2023-07-08
-
找準網絡文藝創作與傳播“門道”
如何認識網絡文藝的特點和價值?我想從一個很有意味的案例說起。
2023-07-08
-
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敘事的轉化
摘要:網絡文學與古典小說之間有一條隱秘的敘事傳承通道。
-
高翔:網絡文學IP化簡論
〔摘要〕網絡文學IP化已經成為網絡文學重要的審美延伸,爽文化和幻想文化已經成為大眾審美的重要對象。
關鍵詞:  網絡文學IP化2023-07-06
-
網絡文學媒介化的情感邏輯
網絡文學發軔于電子媒介日益數字化的歷史節點,蘊藏著新舊媒介交匯的能量。
2023-07-04
-
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榜單背后的評價體系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覺得符合網絡文學特點、有別于傳統文學的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
2023-07-04
-
周敏 :網絡文學與“90 年代”的連續性
01 最近兩年,一些學者就中國網絡文學的源起問題展開了比較熱鬧的討論。
2023-07-03
-
人工智能寫作何以推動網絡文學新變?
當我們論及數碼技術發展對網絡文學的影響,或許首先應該關注的,并非以目前可預見的技術條件是否能真正實現人工智能代替人類寫小說,而是數碼技術的底層邏輯如何深刻地形塑著今天網絡文學作者與讀者的想象力,改變著他們對文學與敘事的理解。
2023-07-02
-
中國網絡文學的屬性和經典化路徑
摘要:中國網絡文學是中國傳統通俗小說的當代呈現,它的根是中國傳統通俗小說,具有傳統性和中華性特征。
-
撤退與挺進:一種面相和表情
當一個人開始撤退,有關他的事情,正在顯露出來。
關鍵詞:  《糖婚:人間慢步》2023-06-27
-
《鐵骨錚錚》:刻寫在鐵軌上的中國精神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現實題材網絡小說的大力扶持與精品化創作傾向的大力提倡,以題材細分見長的網絡類型小說有了“用武之地”,大批作家積極開拓文學表現場域,提高作品精神品格,探索讀者接受形式,展現了網絡文學有為的一面。
2023-06-27
-
發展適老網絡文藝,正當其時
當下,鑒賞網絡文藝早已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美國娛樂軟件協會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2021年有1/5的超過50歲的美國人都在賞玩網絡文藝。
關鍵詞:  適老網絡文藝2023-06-27
-
《扎西德勒》:塑造陽光自信奮斗的青年群像
縱觀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青年形象的建構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相伴而生,陳獨秀的《敬告青年》、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李大釗的《青春》等,都塑造了被社會迫切需要的現代青年形象。
2023-06-26
-
網絡文學批評理論建構:不斷重返歷史“現場”與當下情境
關于“理論化”的探討早在上世紀已經引起關注,根據喬納森·卡勒的說法,自1960年代起,一種被稱為“理論”的東西開始興起。
2023-06-26
-
如何營造良性的全版權市場環境?
2018年,金庸起訴江南《此間的少年》侵權,號稱“同人作品第一案”,由此引發了人們對同人創作的版權歸屬及法律保護范圍等問題的探討。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