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敘事的轉化
    來源:《中國文學批評》 | 賀予飛  2023年07月07日08:39

    摘要:網絡文學與古典小說之間有一條隱秘的敘事傳承通道。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敘事思想構型為價值敘事、情感敘事和“造夢”敘事模式,在時間敘事傳統中植入穿越、重生設定,通過對古典小說空間的拓展與挪移生成架空、地圖和場景敘事,吸收章回體、話本體的敘事體例并創造仿古體,實現了古典小說敘事傳統的當代轉化。

    關鍵詞:中國網絡文學 古典小說 敘事思想 時空敘事敘事體例

    自1991年全球第一家中文電子文學期刊《華夏文摘》創刊以來,網絡文學已走過30余年風雨征程。據統計,目前我國網絡文學的總量約3204.62萬部,文學網民5.02億人,文學網站全年營收超200億元,更新作品字數超1787億字。面對這一“巨存在”景觀,學界普遍將網絡文學冠以新興文學之名,認為它是網絡、技術、消費文化等合力的產物。我們沿著“網生性”“媒介性”“商業性”的路標不斷行進,以西方的數字文化、媒介生態、粉絲經濟等理論對網絡文學加以闡釋時,固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成果,卻有意無意忽視了它血脈里流淌著的“古典”基因。我國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網絡文學如何繼承和轉化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不僅能揭示隱匿在敘事嬗變中的社會結構、民族情感以及文化特征,推動網絡文學敘事學研究的本土化進程,而且可以促進中國古典小說敘事資源的創造性轉化,為網絡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提供更為深厚和廣闊的路徑。

    一、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敘事思想的構型

    敘事是古老的文學傳統。中國古代的神話、傳奇、志怪等寄寓了古代先民的精神追求與價值信仰。而網絡文學是當代“數碼原住民”“Z世代”最為追捧的文藝樣式。古典文學與網絡文學之間通過敘事搭建了一條穿越古今的隱秘通道。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思想蘊含了我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情感結構與心理需求,它們歷經時間之流的疏瀹甄淘,在網絡文學中發揮重要的模式構型作用。

    1.以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為核心的價值敘事模式

    首先,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中的家國天下思想轉化為“個人—時代”敘事構想系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我國古代文人志士的理想追求,他們將這一抱負志向放在文學疆土上磨劍耕筆,形成了一種根植于中華民族精神命脈的敘事傳統。中國古典小說中不乏家國敘事之作。《虬髯客傳》將個人的命運放諸時代,在家國相連中書寫“風塵三俠”的豪情大義。《楊家將》講述了楊家一門三代前仆后繼、戍關殺敵的報國之情。《紅樓夢》通過賈、史、王、薛的家族變遷史揭示封建王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這種“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價值理念在網絡文學中化形為個人積極投身家國大事、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敘事構想系統。例如,憤怒的香蕉的《贅婿》沿“身—家—國—天下”的敘事結構鋪展,以商賈家族贅婿的奮起之路書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神,在百萬鐵騎叩雁門的動蕩歲月中描寫江山淪陷的屈辱與奮起抗爭的歷史。應景小蝶的《共待花開時》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背景,講述了同一款游戲中的玩家們馳援武漢的經歷,在大時代、小切口中展現醫生、護士、警察、企業家、學生等連成一線全民戰疫、共克時艱的奉獻精神。家是國的基點,國是家的延伸。不論是時代久遠的歷史題材作品,還是當下火熱的醫學流小說,從近年來涌現的熱門網文之作可以看出,網絡作家們已從早期網絡文學的小敘事、私密敘事中跳出,通過家國意識打開“個人—時代”敘事格局,呈現出鮮明的主流化創作躍遷趨勢。

    其次,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的自強精神轉化為“逆襲開掛”的升級結構。《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強不息既反映了中華民族積極向上、勇攀高峰的人生態度,也體現出不畏艱險、剛健有為的人格特點。考驗、磨礪、劫難是中國古典小說表現自強精神的慣用設置。譬如,《西游記》記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經的傳奇經歷,他們路途中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生動地詮釋了百折不撓的意志與信念。這種層層關卡的歷劫敘事流傳至今,不僅成為網絡文學反映生命自強不息的永恒注腳,而且逐漸塑型為“屌絲逆襲”“廢柴英雄”的升級敘事結構。在古典小說中,自強精神的主體對象多是文人、君子形象,而網絡文學則更為強調“草根”形象。文學從大雅之堂飛入尋常百姓家,這種受眾傳播語境的轉變使得網絡文學的自強精神更多地向身份敘事、階層敘事傾斜。當自強精神被網絡作家拋入需要“逆襲”的生存環境中,故事主角開局的苦難感、孤獨感、悲劇感得以強化。在網絡文學敘事開展的過程中,主角的升級結構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這里面既有“莫欺少年窮”的小白文升級結構,也有“謀定而后動”的穩健流升級結構,還有“高筑墻,廣積糧”種田文升級結構,不同的類型流派賦予主角不同的自強道路。而從結局來看,網絡文學“逆襲開掛”的升級結構本身自帶了積極結局的預設性。這使得以往基于自強精神而產生的成長敘事傳統在網絡文學中轉化為成功敘事模式,故事主角的升級人生為自強精神增添了功績色彩。

    最后,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中的傳統德性觀轉化為現代倫理敘事秩序。我國傳統的德性觀以“三綱五常”為主導,包括仁、義、禮、智、信、孝、悌、忠、廉、恥等。古典小說受傳統德性觀的影響,塑造了許多忠君報國、俠肝義膽、公正廉明、扶危濟困的男性形象。他們的行動邏輯受傳統德性觀支配,其命運軌跡也遵循道德邏輯。譬如,岳飛的忠、宋江的義、包拯的公正等,這些帶有德性烙印的人物傳唱至今,具有倫理教化意義。古典小說中的德性思想傳統不僅為網絡文學的人物形象塑造樹立了典范,而且對網絡文學的倫理敘事秩序產生了積極影響。善與惡、正與邪、是與非、義與利的判斷在網絡文學的倫理秩序設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玄幻、武俠、仙俠、探案等小說中,基本已形成一條“價值判斷→維護戒律→重建秩序”的敘事邏輯。不過,網絡文學并沒有完全地接受傳統德性觀,而是更多地吸收了現代社會的制度正義觀與性別平等觀,這在女性倫理敘事中較為典型。古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是遵循封建禮法規約的“道德化身”,她們一方面需要按照男性的理想預設成長,履行相夫教子、守貞盡孝、德才品行兼備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又受男性的欲望與審美邏輯支配,要保持貌美如花、溫柔舒婉的女性特質。而網絡文學在繼承古代女性的家庭責任分工以及品貌、才德等女性形象敘事傳統上,力圖反叛“男尊女卑”的地位,通過“搞事業”跳出“閨閣”和“宅院”,以男女并肩同行的和解式路徑與“大女主”姿態獲得女性的主體性地位,展現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她時代”力量。

    2. 以“七情”演繹為走向的情感敘事模式

    其一,網絡文學將古代的“七情”觀轉化為情感模型。傳統儒學有“七情”之說,具體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七大情感類型。中醫情志學也將喜、怒、憂、思、悲、恐、驚作為人的基本情感。這種“七情”觀在古典小說的抒情傳統下形成了不同的情感敘事類型。不過,文學敘事傳遞的情感不是靜態的,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化,具有關聯性和流動性。正如賽吉維克所言:“一個人會因為憤怒而興奮,因為羞愧而惡心,或者因為喜歡而感到驚訝。”這種情感的連續流變在古典小說中生成了情感演繹邏輯。而網絡文學不僅將古典小說的情感演繹邏輯作為敘事動力,而且以裝置的方式形成了W型、N型、V型、M型、倒N型、倒V型等情感模型。有學者曾用大數據文本分析軟件“一葉故事薈”對2018年的749部網絡小說進行考察,得出以W 型、M 型、N 型、倒 N 型情節曲線為主的作品占總量的77%,其中W型的作品最多,可見“一波三折”式的情節在網文創作中較為普遍。這種情感的量化分析表明,網絡作家在深入探尋文學抽象的心理態度體驗時已總結出其中的邏輯規律,做出的敘事構型方案在實踐中獲得了網文市場的廣泛認可。

    其二,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移情、共情傳統轉化為代入、共鳴、互動為一體的情感交互機制。從移情傳統來看,人們在面對天地萬物、自然節氣、時代境遇時容易發生移情。“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這種以物移情的方式在網絡文學中轉化為“身份代入法”,通過“人設”描摹引起讀者的身份認同與情感認同。從共情方面來說,小說人物的理想信念、命運遭際、實現人生抱負的過程容易激發讀者強烈的心靈感應。古典小說常以懲惡、激戰、奇遇、奪寶等情節來引發共情體驗。網絡文學將這些能夠引起人興奮、愉悅、舒適等情緒的情節母題轉化為“爽點”。反之,古典小說中的悲慘遭際、誤會、構陷等引起讀者悲憤、哀傷、無奈甚至恐懼的情節母題也成為網絡文學常見的“虐點”。網絡文學基于“爽點”“虐點”而形成的“爽感敘事”“虐感敘事”是古典小說共情傳統的延續。作品通過“爽點”“虐點”的排布形成“壓制—爆發—壓制—爆發”的情感波動與敘事節奏,以此實現情感共鳴。網民讀者的情感共鳴再通過網絡的即時交流達成情感互動,從而形成“代入—共鳴—互動”的流程機制。這一套情感交互的機制與W型、N型、V型等情感模型融合,建構了網絡文學獨特的情感敘事模式。

    3. 以凡俗欲望為邏輯的“造夢”敘事模式

    網絡文學將古典小說中的欲望邏輯與敘事結構接榫,形成了“造夢”敘事模式。從橫向層面來看,欲望敘事能夠反映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較為穩定的大眾心理狀態與社會深層結構,體現出人類對權力、財富、榮譽、知識、壽命、情愛、家園等生存與追求方面的本能渴望。從縱向層面來看,欲望敘事具有承繼性與動態生成性。陳曉明認為:“所有的傳統并不是天然地存在于歷史的某個段落或位置,它不過是當代根據自身的需要想象性地建構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圖騰文化、祭祀文化等折射出先民對于溫飽的樸素愿望。古代神話與傳說中的撒豆成兵、興風喚雨、移山倒海、坐成山河、射日奔月、修仙長生等各種異能敘事更是反映了人類想要超越自身、突破束縛的愿望。明代李贄曾對古代世人的凡俗欲望進行過總結:“如好貨,如好色,如勤學,如進取,如多積金寶,如多買田宅為子孫謀,博求風水為兒孫福蔭,凡世間一切治生產業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習,共知而共言者,是真邇言也。”在時代更迭中,網絡文學根據自身需要,對古老的欲望敘事傳統進行想象性建構,形成了“造夢”敘事模式。英雄夢、武俠夢、宮廷夢、長生夢、稱王夢等充斥于各種網絡類型小說中,它們不僅是當代社會的欲望投射,而且在敘事中發揮構型作用,形成了“尋夢—圓夢”的范式結構。尤其是近年來流行的無敵文、美食文、多寶文、明星文、系統流、迪化流等網文,將“造夢”敘事與故事結構融合,形成了類型各異的“造夢”文體。“夢”作為符號化敘事表征,能夠在反抗現實困境、社會規訓中體現人性的光輝,反映人類對于自由和本真的追尋,表達人類改造自身的內在驅動力。這種敘事模式不僅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心理想象,給讀者帶來官能快感,而且也折射出大眾的核心焦慮與時代癥候。尤其是在當下,人們受到了來自社會、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佛系”“喪”“躺平”文化作為焦慮人群的“保護色”,恰恰昭示出他們不甘平庸的內心。而網絡文學的各種類型文體正如同一個個“造夢”機器,對網民大眾發揮補償功能,實現撫慰與治愈效果。

    二、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時空敘事的改造

    在文學敘事中,時間與空間看似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而存在,實際上卻富含了自然與人文意涵。不同時空的選取不僅奠定了故事的基調、生發邏輯與運行秩序,而且被敘事者賦予了獨特的意義密碼。網絡文學與古典小說雖然是不同時空的文學產物,但二者在時空敘事上卻具有緊密關聯。

    1. 古代時間敘事的改造

    網絡文學繼承了古典小說的多種時間敘事模式,并通過穿插、跳躍的方式實現時間躍動,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線性敘事。古典小說常按照時間或事件發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敘事。演義小說常“遵四時以嘆逝”,在春夏秋冬的更迭中寄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規律。世情小說常在線性的時間敘事中勾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生命軌跡。公案小說常以事件發展的順序進行敘事,不同的事件連綴排布,發揮串珠構型作用。網絡文學也遵從這一傳統,將朝代紀年、世代時間或自然時間隱顯于故事脈絡中,重在體現人物的成長歷程和生命軌跡。不論是《隋亂》《烽煙盡處》《血火流觴》中的歷史時間,《瑯琊榜》《擇天記》《雪中悍刀行》中的架空時間,還是《他來了,請閉眼》《余罪》《第十一根手指》中的探案時間,其整體結構基本遵循線性時間邏輯,體現出清晰的敘事脈絡。

    二是循環敘事。古典小說敘事將“起滅”“因果”邏輯貫穿于敘事單元,形成了循環式路線。這一敘事傳統在網絡文學中發揮了結構性作用,其中以生死輪回敘事最為典型。網絡文學將古代神話“三棄三收”的情節范式與傳奇中的相戀、誤會、考驗、復合等路線結合,形成了“三生三世”的敘事結構范型。以電線的《香蜜沉沉燼如霜》為例,故事女主角錦覓的第一世是不通情愛的果子精,男主角火神旭鳳對其動心。第二世錦覓下凡歷劫,變為圣醫族圣女,旭鳳下凡成為熠王,兩人相愛卻不能相守。歷劫歸來,錦覓晉升為上神,被許配給夜神潤玉。旭鳳傷心欲絕,在搶婚時因種種誤會被錦覓刺殺。他保留最后一絲魂魄墮入魔道,開啟第三世的相愛相殺模式。最后,男女主角以歸隱人間的方式修得感情圓滿。這類“三生三世”的敘事結構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重紫》《天妃白若:花開可緩緩歸矣》等作品中不勝枚舉,故事男女主角都有三世情緣,作品中輪回線路是愛情超越生死的理念的結構化演繹。實際上,網絡文學的輪回敘事可從古人的生命觀中溯源,回環式的結構昭示著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生命理念。這一敘事模式來自古典小說的時間循環敘事傳統,是古人自然觀、歷史觀、生命觀、審美觀的詮釋。而網絡文學在線性時間的循環往復中,更強調的不是順應天命,而是反抗和主動出擊,以主觀能動性表達了對自然、宇宙、生命的整體把握與終極思考。

    三是穿越、重生敘事。網絡文學在時間敘事中創造性地植入了穿越與重生設定,實現了跳躍、倒置、穿梭等不同的時間躍動。其中,歷史穿越小說以三國、宋、明、清等歷史時期較為熱門,選取不同的歷史時段映射出作家不同的文化選擇。故事主角從現代穿越到古代,或在現代與古代之間來回多次穿越的設置產生了時間的敘事間隔與跳躍。更為重要的是,穿越為敘事建構了兩種時間版本。一種是依照歷史發展的預敘路線,另一種是主角想要改變歷史的新事件路線。面對提前預知的歷史結局,故事主角憑借現代知識能力未雨綢繆和力挽狂瀾,這既賦予了人物時空孤獨感,又在現實與想象的時空交替中提供了新的敘事張力與獨特的審美體驗。清穿小說《步步驚心》中的馬爾泰·若曦是現代穿越者。由于她深知眾皇子的命運軌跡,因而在宮中行事小心謹慎。她想要遠離權力中心,卻又善良悲憫,在錯綜復雜的宮廷政治中越陷越深。盡管女主角沒能改變歷史的最終走向,但她的行動路線為敘事提供了更多的分支。若曦的命運遭際表明現代女性在封建社會中主體意識的失效,穿越敘事不僅給歷史人物增添了悲劇性色彩,而且也從側面批判了封建社會的權力斗爭與制度痼疾。而重生小說的時間設置則具有更大的反叛張力。主角從瀕死邊緣獲得新生的經歷意味著過往歷史線和人生軌跡的清零。主角的前世記憶以“預警機制”的形式提供了反叛自我的敘事動力,近來盛行的重生歷史文、復仇文、嫡庶文、打臉文皆深諳此道。細而思之,重生設定可以看作古代“發憤著書”“不平則鳴”創作理念的時間化形。“前世之錯”既揭示了大眾讀者在人生道路選擇上的焦慮和無奈境地,也暗示出敘事者作為“過來人”的自省與批判心理。“重活一世”既滿足了大眾讀者改變不可抗現實的愿望,也重新調試出一種處世哲學與倫理秩序。面對悲劇命運,敘事者不僅以重生的形式抒發憤懣,更是以主體意志改變原本的人生軌跡與事件走向,帶來了時間清零與人生重構的審美想象體驗。

    2. 古代空間敘事的拓展與挪移

    一是從幻想到架空的世界擴展。古典小說中不乏幻想空間敘事。《山海經》《神異經》《鏡花緣》《西游記》《紅樓夢》等作品或將現實世界與幻想空間交融,或建構“地府”“人界”“天宮”“幻境”等空間并置結構,虛實切換、人物轉場、敘事粘連等多樣化的空間敘事方式給人帶來“亦真亦假”的審美感受。網絡文學借鑒了古典小說幻想空間的敘事模式,并將其轉化為架空世界的設定,建構了一個或多個平行世界與位面系統。相比幻想世界,架空世界更強調其空間的虛擬性和結構性,因此架空所帶來的審美感受也由“亦真亦假”向“虛擬真實”躍遷。在天馬行空的“異世界”中自由馳騁,網民讀者明知它是虛構世界,卻更愿意將其當作真實世界。因為他們更容易在架空世界里放松緊繃的神經,更愿意投注滿腔的熱忱與真情,更相信這個世界是平行于現實時空的真實存在。架空世界的結構雖然脫胎于幻想世界,但比幻想世界更有體系感。譬如,玄幻、仙俠小說中慣用的“冥界—魔界—妖界—人界—天界”的空間結構不僅通過從地到天的方位劃分了故事角色活動的勢力范圍,而且還包含了社會階層與身份結構的象征意義。架空世界的虛擬真實性可以創造一個比現實世界更殘酷的“真實”,也可以創造一個比現實世界更美好的“真實”,這種“真實”帶有幻想、夸張甚至是扭曲的成分,以此跳出現實的束縛建構另一套世界秩序,為大眾讀者提供自由的審美體驗。

    二是從地理到地圖的空間轉換。古典小說的地理敘事有其悠久歷史。不論是塞北、江南、昆侖、蓬萊等地域的自然風光,還是紫禁城、金陵、長安、洛陽等的繁華勝景,地理位置敘事在古典小說中不勝枚舉。《山海經》是我國第一部地理神話奇書,它開啟了以山川、海陸等地理位置為特色的敘事傳統。網絡文學將《山海經》中的地理敘事奉為寶典,《蠻荒記》《佛本是道》《完美世界》《山海經密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中的昆侖、大荒、瑤池、黑水、涿鹿等地名均取自《山海經》。除了繼承這種地理敘事資源,網絡文學還將位置敘事邏輯貫穿其中,形成具有整體版圖性的地圖敘事模式。黃鳴奮認為:“‘位置敘事’主要是指以位置為中心的敘事。它將自然環境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基點,在宏觀上涉及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在中觀上涉及社會群體和所處地域的關系,在微觀上涉及個人與所在地的關系。”與地理敘事相比,地圖位置敘事跟隨主角行動路線不斷擴張或轉移。網絡文學中的“地圖”不僅意味著某一地理坐標及背后敘事者所賦予的意義停頓,而且還以一種“鳥瞰”視野構筑了整個故事世界的疆域、人物活動軌跡以及文化象征空間。譬如,《鬼吹燈》設置了精絕古城、龍嶺迷窟、云南蟲谷、昆侖神宮、黃皮子墳、南海歸墟、怒晴湘西、巫峽棺山8處地圖位置,以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三人的行動路線建構了盜墓小說“一線串珠”的版圖模式。這種地圖敘事將祖國的大好河山及其背后蘊藏的地域文化密碼徐徐展開,為讀者解鎖了一個個奇譎詭秘的世界。從更遠來看,網絡文學的地圖敘事改變了講故事的傳統。網絡文學講述的不是故事,而是故事世界。多部網文作品共用同一個地圖敘事資源,并通過各自不同的故事人物行動路線不斷開拓新地圖,從而形成一個更為宏闊的世界體系。相比西方的漫威宇宙、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國的九州世界、西游世界、洪荒世界、仙劍世界等已成為網絡文學具有標識性的故事世界體系,它們以凝練核心IP的方式在世界文化之林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故事文化與精神家園。

    三是古典小說慣用場景的挪移。場景敘事是以場所為活動空間的敘事方式。在古典小說中常出現園林、家宅、宮殿、朝堂、寺院、街市、驛站等場景,它們不僅蘊含了獨特的文化與審美意義,而且還為敘事提供了隱喻功能。古典小說的園林場景敘事以曲折盡致的園林布局、“壺中天地”的構造理念、園林牌匾的意蘊旨趣表達了古人的審美心理、精神取向與人文情懷。才子佳人們的園林邂逅與情感交往,也是古代男女的愛情觀與封建禮教制度的符號化影射。在家宅敘事中,外院與內院、前廳與后宅、墻內與墻外等敘事場景是男女社會分工、倫理空間的隱喻。不同敘事人物的院落屋所及其布局設置,也是家族關系、身份與權力地位的象征。皇宮、大理寺、相國寺、樊樓、上元燈市等古典小說中的慣用場景不僅是古代政治、律法、宗教、經濟、文化、生活的微縮符號,而且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結構、市民文化與風俗傳統。網絡文學敘事對古典小說這些慣用場景進行挪移,古代的社會結構、文化與倫理隱喻也隨即轉場,在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的同時也賦予敘事更多的象征意味。例如,《庶女攻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君九齡》等網絡作品的園林設計、家宅布局、街市設置、寺廟場景等均可從古典小說場景敘事中尋見蹤影。這些場景以“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傳遞古代社會的性別文化與倫理觀念,成為故事情節沖突與人物矛盾生發的重要敘事節點。《紅樓夢》作為古典小說場景敘事的集大成者,被網絡文學作品紛紛效仿,形成了別樹一格的“紅樓”小說流派。在晉江文學城,以“紅樓夢”為標簽的衍生作品多達3780部,《我在紅樓修文物》《寶玉奮斗記》《林氏皇貴妃》《權臣之妻》等小說更是掀起了一股網文圈的“紅樓美學”熱。

    三、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敘事體例的轉變

    在以往的網絡文學敘事學研究中,研究者多將敘事體例作為形式規制與技藝末流而關注不多。實際上,敘事體例是一種重要的敘事傳統,它對敘事起到了極為關鍵的結構定型作用。古典小說的哪些敘事體例對于網絡文學有重要影響?網絡文學又是如何將這些敘事體例轉變成具有特色的敘事模式?深入揭示古典小說敘事體例在網絡文學中的吸收與轉化過程,不僅能夠讓古典小說敘事體例以現代化形式重煥生機,而且還可以為當代文學提煉出可供借鑒的敘事方式與操作法則,提升敘事的知識素養與審美品味。

    1. 章回體的吸納與精簡

    章回體是古典小說敘事的一大傳統。羅燁在談及小說時有云:“說收拾尋常有百萬套,談話頭動輒是數千回”。網絡文學篇幅體量動輒上百萬字,敘事結構宏大,因此古典小說這種以分卷、分回講述故事的方法在網絡文學中應用頗為廣泛。一方面,網絡文學沿用了古典小說章回體的分卷敘事模式。以Fresh果果的《仙俠奇緣之花千骨》為例,其一、二卷目為“萬福血冷沉野殍·臨危受命上華巔”“瀚海難御折千骨·經年約滿斗群仙”,三、四卷目為“暗影浮香動淺夏·流光琴響太白山”“情深我自凡塵練,寧為玉碎赴寒淵”,五、六卷目為“南無墟洞凄涼月·腐心蝕骨不能言”“霧澤蠻荒終一統·三千妖獸復何安”,七、八卷目為“六界重歸桃花舊·物是人非天地變”“云頂冰心生若死·神滅魂離只此眠”。這八大卷目將故事的起承轉合清晰勾勒,在“緣起—緣深—緣斷—緣回”中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仙俠戀歌。由此可見,章回體小說的分卷敘事模式能夠迅速勾勒故事的“頭—身—尾”,實現敘事結構定型。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借鑒了章回體的回目題設方式。古典小說的回目題設主要用于概括敘事內容,有單句和雙句之分。網絡文學的章目也按照此法設立。譬如cuslaa的《宰執天下》頭兩章的回目為“劫后夢醒世事更”“搖紅燭影憶平生”,寥寥數語便簡要概括了故事主角賀方遭遇空難意外穿越成為北宋韓岡,以及原主韓岡的生平經歷。這部小說共2000余章,回目敘事將情節簡要串聯,清晰地呈現了主角從貧寒出身到一步步建功立業、執宰朝堂的故事脈絡。相比古典小說章回體,網絡文學的回目題設更加靈活,無需講究對仗工整,而且多以單句形式出現,使敘事內容的概要性得以強化。

    除了分卷、分回等比較顯眼的結構模式,章回體在文中還有“掐點”“十進位章法”等敘事規制。古典小說章回體在每一回的上下分隔處常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結尾,這種“掐點”的體例給讀者帶來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審美效果。網絡文學繼承了這一模式,在章節的結尾處往往設置懸念,在故事興頭正起之時敘事中斷,上下章節情節承接互聯,體現出一種召喚式的審美結構。“十進位章法”是指每10章形成一個小的敘事單元,100章形成一個故事定型結構。浦安迪認為:“《水滸傳》《西游記》和《金瓶梅》的早期版本,大致都分成十卷,每卷十回。這個看來似乎是出于偶然的版本學細節,其實暗蘊明清文人小說布局的一個重要秘密。”“《三國演義》明顯地采用了以十回為段落的章法”,董卓、呂布、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均以十回為單元的敘事結構組成。這種以10章作為一個敘事單元的體例在網絡文學中也廣為流行。徐公子勝治的《神游》講述“陰神”“窺道”“化形”等故事時均以10章左右為一個單元。在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會說話的肘子等人的作品中也可尋見這類布局模式,不同類型的網絡文學作品每一個小的敘事單元基本在10章到20章不等。尤其是近年來網絡免費文的興起讓“十進位章法”愈演愈烈,“三章小高潮,十章大高潮”的敘事模式已成為一種網文創作的流行口訣。

    2. 話本體的擇取與拓展

    古代話本小說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敘事意圖,常用互動敘事的方式來拉近閱讀距離。敘事者作為“說書人”,時常跳出故事發表議論,與讀者進行假想式交流。在信息技術發達的網絡時代,盡管文學網站開通了書評區、“本章說”等可供作者與讀者直接交流的空間,但網絡作家仍保留了“說書人”的傳統,常會在作品的前言、正文、文末等地方表達個人見解,和讀者進行假想式對話。

    在前言部分,文學網站的小說界面大多設有一行引子,用來引入故事或點明主旨。《神游》的引子便是:“我有書半卷,逍遙曰化形。揮請仙佛退,送與神靈聽。副墨聞于謳,參寥傳玄冥。一指掩天地,齊物自忘情。”此詩對仗工整,寥寥幾語便將故事主角的修仙經歷概括。這種以詩入話的敘事體例在馮夢龍、凌濛初、李漁等人的話本小說中頗為常見。除了引子,許多網絡小說的篇首也沒有選擇單刀直入,而是用于交代作者的故事創作理念以及創作情況。這種前言式的敘事體例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話本。在《廬山遠公話》的開篇中有言:“蓋聞法王蕩蕩,佛教巍巍,王法無私,佛行平等。”諸如此類的“入話”敘事在后世逐漸成為一種慣例,其主要功能在于引出正文、交代故事背景以及發表作者觀點。由于網絡文學中的大部分作品為超長篇網絡小說,為了能快速吸引讀者,網絡作家們不僅繼承了“入話”式的敘事傳統,而且進行了更為精細化和個性化的拓展。像《贅婿》《星門:時光之主》《夜的命名術》等高人氣小說專門開辟了設定敘事,對作品的世界觀、能力體系、勢力組織、角色、大事件進行闡釋,方便讀者整體把握作品。在正文部分,網絡小說的章節末尾也常附有備注,內容一般是對本章所涉及的知識詞條或背景等進行補充說明,或針對劇情發表看法、提前劇透,甚至還專門對打賞用戶表達感謝。譬如,離月上雪的《投行之路》在許多正文章節的末尾增加了“課外科普小知識”的貼示,形象地闡釋了一些投行專業術語和知識。這種解釋性說明在知識流小說和科幻文中較為常見,有助于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

    • 3. “仿古體”的借鑒與變異

    古典小說敘事體例有慣用的語言構件、表達程式和語體風格。從標題來看,網絡文學借鑒了紀傳體的命名慣例。近年來,《后宮·甄嬛傳》《后宮·如懿傳》《羋月傳》《帝后·劉娥傳》等網絡女頻小說的走紅掀起了“帝后體”標題熱。這種標題體例不僅能讓讀者一看便知是“大女主”敘事,使作品在最短時間內定位讀者群體,而且還能讓讀者尋找到歷史原型人物,提前獲得閱讀的真實感與信任度。而在男頻網文中,既有《悟空傳》《康王列傳》《妖皇本紀》《邪影本紀》等頗具英雄敘事感的標題,也有《極品家丁》《凡人修仙傳》《贅婿》等富有敘事反轉張力的標題,還有《太上章》《家父漢高祖》《軒轅本紀》等沿用古典小說人物的標題。這些網文作品的標題延續了紀傳體小說以人物為主的命名傳統,而且文章內里也均為古風敘事,能夠高效地吸引喜愛網絡古風小說的讀者用戶。

    網絡文學引入古典小說的文言話語,變異生成了“古言體”“后宮體”“修真體”“盜墓體”等仿古文體。在古典小說中,有許多涉及古代禮儀、服飾妝容、琴棋書畫、詩酒、茶道、花藝、香典、藥典、刺繡等方面的話語范式與術語表達。“古言體”吸收了這些話語資源,生成一套現代白話與古代文言融合的閨閣文化話語體系。在“后宮體”中,“本宮”“臣妾”“小主”“圣恩”“方才”“閑來”“罷了”等詞以及“真真是”“想必是”“如此倒也”等短語已成為慣用語和套語。《后宮·甄嬛傳》更是讓甄嬛、華妃等人的“宮斗”話語自成一派,“甄嬛體”也成為被網友們“刷屏”“玩轉”的流行語。與“后宮體”的宮廷文化體系不同,“修真體”深受道家文化滋養。古代的神話傳說、傳奇志怪、道藏仙傳等為“修真體”提供了豐富的語料,“煉氣”“筑基”“結丹”“元嬰”“化神”等修煉術語體系已在修真、仙俠、玄幻等網絡類型小說中普及化。而“盜墓體”則將民俗、地域、巫蠱等多元文化融合,創建了一套盜墓話語體系。“倒斗”“元良”“尸煞”“摸金”“搬山”“卸嶺”“發丘”等盜墓術語從稱謂到手法再到流派不一而足,逐漸成為網絡文學中最具神秘未知性的話語體系。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迭代,古典小說的敘事體例在網絡文學中的應用范圍得到了技術式擴張。快樂碼字、求知齋、超級作者、玄派、妙手師爺等大量寫作軟件以古典小說語料庫為基礎,不僅建成了人名、地名、人物外貌、裝束、功法、坐騎、武器等更為專精化的仿古體語料庫,而且還形成了程式化的敘事語法,大大降低了仿古體的創作難度。在“網文出海”熱風之下,“仿古體”作為一種極具中國文學辨識度的文體,已經被翻譯成英語、日語、韓語、俄語、印尼語、阿拉伯語等10余種語言,獲得大量國外網友的青睞。當然,我們也明白古典小說敘事體例的繼承與改造并非只有語言形式那么簡單,而敘事傳統則更加復雜,其背后包含了道德律令、美學規范、文化創造、倫理秩序與創作法則等一系列問題。網絡文學對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進行拆解、拼貼、續寫、戲擬甚至顛覆,以重建敘事模式的方式回應傳統的當代轉化問題,由此文學敘事在古今交匯中獲得了歷久彌新的力量。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heyzo加勒比高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 91精品国产高清|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