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山上的來客》“三班長”白德彰去世
據長影集團官微消息,長影集團演員、導演白德彰于23日21時55分在長春去世,享年88歲。
2019-11-26
-
滿目青山云水寬
李前寬(左)和肖桂云(右)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時的合影。
2019-11-25
-
百密一疏梁宏達
梁宏達先生其人,真可謂博聞強識。
2019-11-22
-
秦海璐:遇到最大的“難處”和“樂趣”
對于秦海璐來說,正在播出的抗戰劇《河山》有很不一樣的意義:丈夫王新軍既是導演又是主演,自己則在飾演女主角的同時挑起了監制的擔子。
2019-11-21
-
王新軍:愿意為抗戰劇正名
因為出演過抗戰劇《抗日奇俠》里“手撕鬼子”的王牧風,王新軍被網友戲稱為抗戰神劇“本神”,但在接受采訪時,他對此并不避諱。
2019-11-21
-
時時想觀眾,事事為觀眾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少年時期一心想要上大學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2019-11-21
-
江珊:歸來依舊是佳人
最近一次見到江珊,是在何冀平編劇的話劇《德齡與慈禧》中。
關鍵詞:  江珊2019-11-21
-
在正確的審美道路上 循序漸進做好自己
程 輝:我第一次看到你是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法斯塔夫》,當時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這么出色的年輕男高音哪兒來的?”后來發現周邊許多人跟你很熟悉,還親切地叫你“石頭”。
2019-11-20
-
黃磊:把“暗戀”變成一場馬拉松
黃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2019-11-20
-
我愛我師
郭漢城先生是我敬愛的導師。
2019-11-18
-
一曲報國驚四海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最熟悉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今年,全國各族人民以高唱國歌這種最熱烈的方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11-18
-
“共同開辟文明對話新路徑”
“我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以跨越時空的文明成果,推動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關鍵詞:  希臘貝納基博物館館長曼吉尼斯2019-11-17
-
1930年的“中國文化大使”梅蘭芳
梅蘭芳接受美國民間藝術家獻花環(梅紹武編:《梅蘭芳》,北京出版社1997年) 梅蘭芳古裝新戲“天女散花”中的形象(梅蘭芳 許姬傳,《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 梅劇團在紐約演出的海報 (齊如山 齊香:《梅蘭芳游美記》,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年) 梅蘭芳被波摩拿學院院長宴文正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同左) 以梅蘭芳戲劇象征的中國文化傳統能夠為西方文化的現代性重構提供一種彌足珍貴的價值參照系,從而被西方納入他們對文化的自我評價之中。
2019-11-15
-
紀念古元先生
雪后夕陽(水彩,1972) 近日,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古元畫展:紀念古元誕辰百年”,借用百姓最喜歡的儉樸“閱報欄”的方式,用小磁鐵釘模仿延安時期酸棗枝刺釘畫,展出古元的版畫、素描、水彩作品共計243件組,以及家屬珍藏的文獻與歷史照片,試圖向觀眾呈現一個真實的古元。
關鍵詞:  古元2019-11-15
-
宋國鋒:戲比天大 終身無悔
圖為宋國鋒話劇《父親》劇照。
2019-11-14
-
孟京輝:“先鋒”是一種姿態,也是對自我的審視和挑戰
孟京輝 在第七屆烏鎮戲劇節開幕前和開幕后,戲劇節的藝術總監孟京輝一旦提及這屆的開幕大戲——由蘇維埃榜樣劇院帶來的契訶夫名劇《三姊妹》 ,總是不吝表達對它的欣賞。
2019-11-13
-
在音樂領域打通古今、中外、雅俗的第一人
楊蔭瀏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海報 楊蔭瀏(1899.11.10—1984.2.25)我國著名的音樂史學家、民族音樂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創始人之一,在中國音樂史、樂律學以及傳統戲曲、曲藝、器樂和宗教音樂等民族音樂領域成就斐然。
2019-11-13
-
第15屆中美電影節頒獎尚長榮獲終身成就獎
第15屆中美電影節頒獎典禮舉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獲組委會特別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2019-11-13
-
陳力:觀眾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
三十多年來,拿遍了各種大獎的她,并未轉型拍攝“能掙錢”的片子。
2019-11-13
-
李光羲:我的藝術道路和人生感悟
11月9日,國圖藝術中心邀請到《祝酒歌》《鼓浪嶼之波》的演唱者、知名男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光羲帶來《李光羲的藝術道路和人生感悟》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