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包容、變通與跨界的霍克尼
《1971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 霍克尼不拒斥時代的技術進步以及新穎的傳播方式,在別的藝術家看來,這簡直就是矛盾,但在他卻是一種調和。
2019-09-27
-
雕刻時空的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紀念展再現詩意蒙太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個在電影界如雷貫耳的名字,他的一生只創作了8件作品,卻每一部都能載入史冊。
2019-09-26
-
胡歌:“珠峰離天上最近,我希望成為他的驕傲”
制圖:李潔 距離9月27日《攀登者》點映臨近,電影的多條預告片釋出,關于攀登者楊光的命運密碼漸漸匯攏:他一度被遺傳學指標劃歸到“不宜登山”人群,又在千帆過盡后迸出“不放棄”心聲;攀登于他既是國家使命,又何嘗不是在寄托一種人之常情。
關鍵詞:  胡歌2019-09-25
-
黃建新:甘做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墊腳石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在這一重要歷史時間節點,不少電影人紛紛拿出誠心之作為祖國慶生。
-
不停歇,追夢文藝事業
她是影片《烈火中永生》中的革命烈士江姐,她是影片《白衣戰士》中的醫療隊長,她是影片《革命家庭》中的革命母親……在70多年的革命和藝術生涯中,于藍(見圖,新華社發)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電影事業,為中國文藝繁榮和發展貢獻了全部力量。
2019-09-25
-
一次感情濃烈的文化尋根
近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展播劇目《老酒館》在北京衛視、廣東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后,好評如潮。
2019-09-20
-
何冀平:借小人物寫大歷史才有戲
她的話劇《德齡與慈禧》在北京演出一票難求,即將在上海的演出也火爆到不得不“實名售票”;她的最新電影作品《決勝時刻》將于9月20日上映,首映式后就好評連連;著名京劇演員史依弘的新編京劇《新龍門客棧》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得到業內外一致好評,該劇的編劇正是她,其實她也是電影《新龍門客棧》編劇;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根據話劇《德齡與慈禧》改編的同名粵劇,過兩天也將在香港再度演出,主演是汪明荃、羅家英……這個“寶藏女孩”就是著名編劇何冀平。
2019-09-19
-
王鐵成:庭前海棠依舊
王鐵成近照 本報記者趙玙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83歲的他是第一位飾演周恩來的演員。
2019-09-18
-
尚長榮:藝無坦途,唯有攀登
1962年,尚長榮在戲曲電影《失子驚魂》中飾演金眼豹。
2019-09-18
-
93歲盧燕:活出了一個女人的史詩
都說盧燕的一生,活出了一個女人的史詩,但于她而言,中美尚未建立邦交便以華裔身份獨闖好萊塢的“華人之光”,同93歲粉墨登臺的“世紀傳奇”,她更看重后者。
關鍵詞:  盧燕2019-09-18
-
他最看重的身份,從來就只有“導演”這一個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文聯微信公號 9月14日,中國電影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導演吳貽弓在上海離世,享年80歲。
-
吳貽弓逝世,享年80歲,生命的最后四個月,他曾寫下“電影萬歲”
記者從上海電影家協會獲悉,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之一、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于2019年9月14日7時3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0歲。
2019-09-14
-
嘹亮的脫貧宣言
小崗村,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
2019-09-12
-
導演黃建新:展現歷史偉人“另一面”
70年來,中國發生了史詩級的巨變,而那紅色血脈與精神源泉卻未曾更改,電影《決勝時刻》循著領袖偉人和無名英雄的足跡,回溯了那段關乎民族命運的不尋常歲月,記錄下70年來感動中國的溫暖底色。
關鍵詞:  黃建新2019-09-12
-
岳紅:表演的快樂不能用錢衡量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老酒館》中,劇情發生轉折,陳懷海的原配出現了。
關鍵詞:  岳紅2019-09-12
-
彼得·林德伯格:將別人的身影定格 將自我退于幕后
法國當地時間9月3日,世界著名時裝攝影師彼得·林德伯格去世,享年74歲。
關鍵詞:  彼得·林德伯格2019-09-11
-
香港金牌制片人崔寶珠去世
曾打造過《方世玉》《精武英雄》《臥虎藏龍》《霍元甲》《功夫》等經典作品的金牌制片人崔寶珠,于昨日上午九點半去世。
關鍵詞:  崔寶珠2019-09-09
-
當鋼琴家忘記自己在彈琴
鋼琴家陳宏寬 近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辦的國際鋼琴藝術節閉幕音樂會上,鋼琴家陳宏寬精湛的演奏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2019-09-06
-
陳力:用青年人喜歡的方式解讀紅色DNA
導演陳力 采訪八一電影制片廠女導演陳力的整個過程,就聽著她東北大妞嘎嘣脆的普通話,再加上不少“哎呦喂”和“嗨”的嘆詞,豪爽、干練、大大咧咧。
-
導師白舉綱回應“不夠格”質疑
2013年參加《快樂男聲》出道,2019年《一起樂隊吧》當導師,從選手升級成為導師,白舉綱用了6年的時間。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