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話語的新書寫——評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絕地重生》
由貴州省委宣傳部、云南省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拍攝,王斑等主演的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獻禮電影《絕地重生》歷時4年創作完成于近日公演。
2024-01-04
-
在江南鍛造中國現代藝術的革新
1920年代,國立藝術院創辦人林風眠(左)、林文錚、吳大羽(右) 吳大羽、林文錚先生今年都恰逢120周年誕辰,他們亦當之無愧可被視為美術界的代表和案例之一。
2024-01-01
-
藝術家要不要親近“科目三”?
“兩眼一黑的程度,看見楊麗萍跳科目三了。
2023-12-24
-
藝術史研究不能與“藝術”無關
21世紀以來,隨著新的研究理論與模式被不斷引入,藝術史研究的視域也越來越開放,過去以視覺、審美、風格為學科基礎的藝術史研究,走進了更為廣闊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
2023-12-22
-
開放的美術史更有活力
近年來,藝術史研究呈現出跨學科的傾向,具有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等背景的學者進入藝術史研究領域,帶來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拓寬了研究的對象和范圍,豐富了研究的內容和角度,推動了藝術史研究的演變。
2023-12-22
-
演員是歷史與現實的鏡子
我跟表演藝術家打了幾十年交道,深深敬畏著他們對人物把握的敏感性與創造力。
2023-12-15
-
藝術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從學術的角度說,藝術史研究方法有“向內”和“向外”之分:所謂“向內”,指藝術史研究更側重“藝術”,即關注藝術作品可見的本體,致力于分析視覺文本、筆墨語言、風格形式等,這是傳統書畫鑒賞、文物修復、分期斷代的主要方法;所謂“向外”,指藝術史研究更側重“歷史”,即挖掘藝術現象背后不可見的生產機制,致力于剖析作品的社會背景、文化語境、政治意涵等。
2023-12-15
-
藝術史研究要緊扣“藝術”本體
在2011年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藝術學由過去的一級學科升級為學科門類,藝術學的發展隨之出現了小高潮。
2023-12-15
-
賀綠汀的音樂創作思想與批評觀念
在賀綠汀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賀老,致敬賀老,其用意不僅是為了某種具有儀式感的紀念,也是為了立足當前,立足中國音樂文化的當下發展境況來回看賀老的成就和思想,并從中開掘賀老的藝術成就和音樂思想對我們的啟發和價值。
2023-12-13
-
煙火氣是戲曲的生存之道
老戲劇工作者甄亮和青年學子甄業合著的《大眾戲曲學》(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正式推出,這可視為甄亮沉寂數年的“不待揚鞭自奮蹄”之作。
2023-12-13
-
別讓植入廣告拉低作品藝術質量
“這是廣告里插播影視劇啊”“看古代人用現代品牌的產品,好像穿越了”……近來,影視劇中植入廣告的各種亂象引發網友批評。
2023-12-13
-
電影分線發行的理想與現實
近日,第二十四屆全國電影推介會暨第一屆全國電影交易會舉行,24部影片完成了分線發行簽約,這意味中國電影的分線發行模式正式啟動。
2023-12-13
-
在傳承創新中讓經典歷久彌新、永葆光彩
核心閱讀 今天對傳統經典的改編,要圍繞著藝術形象下功夫,藝術形象能不能立起來,能不能既蘊含傳統精髓又體現當代審美旨趣,成為改編成功與否的關鍵 傳統經典的當代改編,關系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需要把新時代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理解、對生活的態度、對生命的思考熔鑄到傳統中去,以時代精神激活傳統的生命力 前不久,“吳承恩作品票房59億元”沖上網絡話題熱搜榜,引發關注。
2023-12-12
-
話劇《銀錠橋》:八年味道不減,更添新滋味
2015年,年近80歲的“大導”林兆華導演的原創京味大戲《銀錠橋》首演時,就讓觀眾們覺得這盤“京味菜”耐人尋味很地道。
2023-12-12
-
從何賽飛到陳麗君,戲曲滋養魅力人設頻出圈
近日,繼演員何賽飛今年不斷迎來高光人設之后,在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中,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90后越劇小生陳麗君與搭檔李云霄“轉圈圈”的視頻在各平臺發酵,并在全網掀起一波“越劇熱”。
2023-12-12
-
此生長別離 碉樓寄相思
廣東開平是中國著名僑鄉,也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
2023-12-11
-
當“劇展”進入“體驗業”時代
2023桂林藝術節上,《山海經》中的“神獸”與小觀眾互動 張苑 攝 1944年春,由歐陽予倩、田漢、熊佛西等人發起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以下簡稱“西南劇展”)是一個超大規模的戲劇節。
2023-12-11
-
賡續文化傳統 描繪時代畫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的根本遵循。
2023-12-08
-
簡牘文字“話當年”
說起古書典籍,大家或許不陌生,但談起深埋于地下的出土簡牘,恐怕大多數人會感到生疏。
2023-12-08
-
時間“炸彈”、存在主義焦慮 和《奧本海默》的“謎底”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 電影《奧本海默》自上映以來,已斬獲近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IMDB評分高達8.6分,克里斯托弗·諾蘭再次用高票房和好口碑彰顯了“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