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藝術史研究不能與“藝術”無關
    來源:光明日報 | 曹芳芳  2023年12月22日08:15

    21世紀以來,隨著新的研究理論與模式被不斷引入,藝術史研究的視域也越來越開放,過去以視覺、審美、風格為學科基礎的藝術史研究,走進了更為廣闊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雖然新模式、新技術極大拓展了藝術史研究的邊界,藝術史逐漸進入“公共場域”,變得“大眾化”,但這種深度融合與跨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藝術史研究面臨新的問題——藝術史內核模糊、研究泛化,與同行兄弟學科趨同。對于一個學科來說,過多的跨界容易引發漸進式的走失,導致學科的平庸與隱退,藝術史越來越與“藝術”無關。中國藝術史研究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延續既有學術傳統的同時,做好守正的工作。

    藝術史是研究人類藝術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1844年柏林大學設立了第一個藝術(美術)史教席,19世紀中葉藝術史學科在德語國家的大學中先后建立。作為藝術史研究歷史上的著名學者,美國德裔藝術史學者潘諾夫斯基著有《作為人文學科的美術史》,闡明了現代藝術史的人文觀念來源和基本工作方法,即以藝術家、藝術作品為本體,以審美判斷和風格分析為學科特色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從而勾勒出美術歷史、美術思潮與美術流派的面貌。這種研究方法歷經百年,至今已蔚為大觀,成為藝術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藝術史的使命與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藝術本體。藝術史的一切研究指向與方法都必須圍繞藝術本體來進行,不管是傳統方法,還是借鑒或引用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均需如此。而現在,一些跨學科的藝術史研究,其實是以藝術來研究歷史,藝術是研究的手段和橋梁,而并非研究的起點和歸宿,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問題。首先,這種藝術史研究與藝術本體相對疏離,同時也背離了藝術史研究的初衷,削弱了藝術史這門學科的立論基礎。若沒有了相對清晰的學科邊界,還談何跨學科?其次,這種新潮的藝術史研究忽略了藝術史本體論與認識論,反而過度熱衷方法論,過分重視微觀研究,缺乏藝術史學宏觀研究。再次,這樣的跨學科藝術研究,往往無法深刻理解藝術本身的技法、內涵與意蘊,因此多數在藝術本體外圍打轉,并非對藝術作品本體的實質研究。每一個學科各有其使命與目標,藝術史可以與文化史、思想史、社會史有所交叉,但不應成為那些學科的附屬工具。藝術史必須堅守自身學科特質的研究理路與目標——本體研究是主流、是主干、是主體、是正途。

    在這里,我還特別想說說考古學對藝術史研究的啟示。

    現代藝術史是考古學的“伴生史”,同時考古材料是藝術史研究對象的重要構成部分,因而藝術史與考古學關系密切。筆者曾從事考古學習與研究,從考古學的建立基礎與學科特色方面得到了藝術史研究的啟示。

    考古學有其獨立自主的學科特性。首先,考古學具有明確的概念。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存來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其次,考古學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具體來講,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既包括人類活動產生的文化遺物,也包括經過人類干預的自然遺物,以及人類活動形成的各類遺跡和它們在空間上集合而成的遺址和區域。

    更為重要的是,考古學有明確的研究理論與方法。田野考古是考古學研究的第一步,采用科學與系統的方法,獲取和記錄埋藏在地下和散布于地上的各類實物與遺跡資料,并使用不同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檢測分析,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進而形成自成體系的野外調查、勘探、發掘和室內整理、分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科學的田野考古是現代考古學誕生的基本標志。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不同的學術研究理論與方法,如地層學、類型學等。其中一些考古學理論還具有中國特色,如“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理論、文明判斷的中國標準等。雖然考古學研究也愈加多元化,但有明確的本學科理論與研究方法,考古學的根基就不會動搖。

    藝術史與考古學有密切關系。如何區分藝術考古與藝術史研究呢?懷抱不同的學科使命,運用不同學科研究方法,能夠指向不同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成果。藝術史研究以藝術作品為第一性資料,同時伴有審美判斷與風格分析,通過這兩點可與歷史學、考古學劃清界限。同時,這種明晰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指向,使其不僅能與同門類的藝術理論、藝術批評有所區別,而且也可與哲學、美學等指導理論區別開來。因此,藝術史學科欲發揮其獨特的價值與功能,其研究也必須從本體出發,運用自身特有的研究指向與研究方法,主導安身立命的研究內容。

    當然,強調藝術史研究必須堅守本體研究,并不是完全否定跨學科研究的價值。

    藝術史研究范疇廣闊。比如以工藝美術的角度說,從9000年前玉文化萌芽,到5000年前令人嘆為觀止的良渚文化玉器與“神徽”形象,再到當代融入玉文明的奧運獎牌傳遞出國家文脈與形象,與玉有關的藝術創作具有突出的連續性與創新性。這些藝術作品蘊藏著豐富的時代背景、社會因素與審美風尚,包含著經典或創新的技藝、技法和藝術理念,也通常飽含著光輝的人性價值,更蘊含著恒久的美和藝術性。因此藝術史研究,需要不斷豐富其內涵。

    總之,藝術史研究需先守正,在傳統與本體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要系統總結藝術史發展的歷史特征和規律,以藝術本體為中心,汲取藝術品所蘊含的美學標識、價值標準和深邃意蘊。

    (作者:曹芳芳,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精品产区WNW2544|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