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中國》:逆旅之光
不期而遇的驚喜,不只是人生的快意,他會在你的心靈之湖,翻起層層的波濤,直至無盡的漣漪。
2023-10-12
-
讓昆曲大門為更多人敞開
讓昆曲藝術活在當下,煥發獨特光彩。
2023-10-10
-
藝術是有“越界沖動”的
“鏡與燈”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品牌于四年前開辟的子系列,主編是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但漢松。
2023-10-08
-
從舞劇《紅樓夢》看文學名著的現代化藝術表達
日前,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舞劇《紅樓夢》成功摘得中國舞蹈類最高獎項——“荷花獎”。
2023-10-07
-
中國當代舞、現代舞:青春舞步正當時!
“沖啊!葉師傅(舞者常宏基因在舞劇《詠春》飾演葉師傅而為大眾所喜愛);沖啊!常師傅(觀眾已把常宏基與葉師傅合二為一)……” “好棒!胡胡(胡沈員在舞蹈綜藝《舞蹈風暴》中以出色表現收獲一眾粉絲并被粉絲親切稱呼為“胡胡”)的柔韌性好棒……” 三天,三場,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評獎終評近日起舞鵬城,攪動一城秋水,也掀起網絡舞蹈熱浪。
2023-09-28
-
在無聲畫作中探尋古樂遺存
明 圣跡圖(學琴師襄) 絹本設色 孔府檔案館藏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由此孕育出源自上古并延續至今的樂文化傳統。
2023-09-28
-
溫雅·靈動·細微
溫雅。
2023-09-25
-
青綠如許?相期以畫
山河之美,或青或綠,然而大好河山,何止“青綠”二字寫得盡!以畫的繽紛,呈現其多姿多彩,又何嘗不美輪美奐。
2023-09-23
-
乘風而起 向陽生長
近日,一部反映東北林業改革的現實主義電視劇《父輩的榮耀》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口碑熱度持續走高。
2023-09-22
-
新型展陳方式的可行性探索
數字博物館概念大約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30余年的時間。
2023-09-21
-
從《今又〈雷雨〉》看經典的解讀空間
經典作品的價值就在于它具有被不斷解讀的空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023-09-21
-
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是藝術嗎
近年來,隨著深度神經網絡技術特別是生成對抗網絡(GAN)和創造對抗網絡(CAN)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人工智能圖像生成模型紛紛上線。
2023-09-20
-
讓優秀傳統文化“可知可感”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2023-09-18
-
《現代戲曲論稿》的跨學科視角與問題意識
中國戲曲的現代轉型,是中國戲曲史上最為重要,且一直處于現在進行時的華麗篇章。
2023-09-18
-
藝術之美輝映科學之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新時代科普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
2023-09-17
-
“少年保爾的擁抱”“冬妮婭的謊言”與“真理”的煉成
話劇與其他戲劇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幾乎只借用于“對話”來推進劇情。
2023-09-15
-
解碼“最中國”的抒情方式
與其他戲曲鑒賞類書籍不同,《中國戲七講》(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作者李楯不是職業演員,也非專業研究者。
2023-09-14
-
藝心百年 以美培元
日前,中國美術館同人共同編輯完成的畫冊《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選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2023-09-14
-
主題電視劇創作的實踐與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
2023-09-13
-
紀念照串成的時代風景
如果提起這些年攝影家書寫的表現特定歷史時期學生群體的圖書,人們可能會想到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學生》,也可能會想到趙鋼表現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大學生活的《我的大學》等相關題材的優秀圖書。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