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北平五講”的臺前幕后
《魯迅全集》沒有全部收錄“北平五講” 1932年11月9日夜,已在上海定居五年的魯迅,突然接到北平來電,電文中有云“母病速歸”。
關鍵詞:  魯迅2021-10-09
-
魯迅一句話,解消了蕭軍的誤會
“七八點鐘以后,前來吊唁的人漸漸多起來了……忽然,我聽到樓梯咚咚一陣猛響,我來不及猜想,聲到人隨,只見一個大漢,沒有猶豫,沒有停歇,沒有客套和應酬,直撲父親床前,跪倒在地,像一頭獅子一樣石破天驚般地號啕大哭。
-
重溫魯迅批評的“筋骨”和“溫度”
重溫魯迅先生那些雖然不系統,但有“筋骨”和“溫度”的批評見解,對于今天的文學批評,顯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2021-09-30
-
學習魯迅,以“直言”迎接更好的文學時代
作為一個雙重的從業者,我對“理想的文學批評”有期待,但也有疑惑。
2021-09-30
-
郜元寶:學習魯迅,切實樹立文化自信
紀念魯迅,學習魯迅,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向魯迅學習真正切實的自信。
-
胡勁軍:在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隆重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
2021-09-30
-
“140歲”魯迅,何以越活越“年輕”
魯迅是誰?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毛澤東語),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民主戰士,“中文互聯網永遠的梗王”,融中國新興版畫之父、“懟人小能手”、資深“吃貨”、穿搭博主等身份于一體的“斜杠青年”…… 今年“140歲”的魯迅,何以越活越“年輕”?本期《文藝周刊》請來三位學者,分別是中國魯迅研究會原副會長譚桂林,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吳俊,中國魯迅研究會副秘書長、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瑋。
關鍵詞:  魯迅2021-09-30
-
黃瀚:新時代青年的責任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豐碑,也是20世紀整個世界的文化巨人。
-
喬葉:魯迅先生這盞燈
作為一個熱愛魯迅的作家,同時也是一個有幸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的作家,很榮幸能參加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座談會,更榮幸的是還有發言的機會。
-
葛濤:努力做好魯迅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傳播工作
我們應該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做好新時代魯迅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傳播工作。
-
王錫榮:塑民族之魂 立時代新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同時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
-
周令飛:在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的時候我想說的話
今天是我的祖父、敬愛的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日,我來到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參加紀念座談會,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特別感動,也特別懷念我的祖父。
-
在江南水師學堂,青年魯迅看到了什么
魯迅抄寫的《水學入門》講義 2021年9月25日,是魯迅誕辰140周年。
關鍵詞:  魯迅2021-09-28
-
《新青年》養成的小說家魯迅
《新青年》是一份啟發民智、思想啟蒙的雜志,文藝氣息的逐漸濃厚乃至終使文學革命“顯示了靈魂的深”,完全仰賴周氏兄弟的加入。
-
當前亟須讀點魯迅
今年是魯迅誕辰140周年。
關鍵詞:  魯迅2021-09-27
-
黃喬生:魯迅的路
魯迅發表于一百年前的小說《故鄉》末尾的幾句話膾炙人口:“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關鍵詞:  魯迅2021-09-27
-
研究魯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立場、觀點和方法雖然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近些年的確被一些研究者淡忘了,所以重提一下,也就多少有一些新意。
關鍵詞:  魯迅2021-09-27
-
現在更需要魯迅那樣的“精神界之戰士”
魯迅1908年在《摩羅詩力說》結尾呼喚“精神界之戰士”的到來。
關鍵詞:  魯迅2021-09-27
-
魯迅與廚川白村的“人的哲學”
一九二四年四月八日,魯迅在日本人開設于北京東單的東亞公司,購得日本文藝批評家廚川白村的文藝理論著作《苦悶的象征》,讀后,便覺得“于我有翻譯的必要”。
-
周海嬰:他沒有辜負魯迅的囑咐
原標題:他沒有辜負魯迅的囑咐 更不愧為魯迅的兒子——紀念周海嬰先生逝世十周年 在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之時,不由得使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獨子周海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