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來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迭興、貢獻出一大批文學精品力作,取得了突出成績、建立了優良傳統,這使得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化之路在今天可以順利推進。中國當代文學與中國當代歷史之間一直保持著同頻共振,新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圖譜與社會生活圖景……[詳細]
2019年文情述要:映日荷花別樣紅2019年的文學領域,在文學的各類創作依流平進,理論批評持續活躍的同時,因為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等重要歷史節點……[詳細]
當回顧2019年度的中國文學創作的時候,首先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的一個文學現象,就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最終的評獎結果,稱得上是差強人意,可以說基本上反映了評獎年度內長篇小說創作的大致狀況果……[詳細]
加強對現實的關注,尤其是為社會的發展演進把脈,從而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這是2019年散文在“講述”國家戰略發展中邁出的堅實步伐。應該承認,以往一些散文作品有“面向歷史、背對時代”的傾向,2019年的作品對歷史的回顧雖然并不少,但現實、時代甚至政治維度明顯突出,從而使散文增強了鈣質風骨。楊獻平的《中年的鄉愁》寫太行山農村在社會、生命、道德方面承受的“陣痛”……[詳細]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恰逢幾個重要的時間點,2019年的中西美學、文論研究在總結經驗、反思教訓、展望未來的基礎上,還多了一些更為深入的成果,學者們有的對中西經典做出新的解釋,有的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做出新的開拓,有的對前人提出質疑,有的則深入到歷史語境的細處,找尋事情的真相,有的則直接運用理論解決現實問題……[詳細]
在文學的叢林中,報告文學的根深扎著大地,長得枝繁葉茂,挺拔高聳。一年有一年的生長,演繹成不一樣的四季風景。2019年的報告文學,經春歷冬,留下一圈清晰好看的年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述中國故事,敘寫人民創造,歌詠民族脊梁,激揚時代精神,自然成為報告文學寫作的熱點……[詳細]
2019年,是一個頗具意義的年份。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標志著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發展步入具有史學意義的第70個年頭。在這樣的年份里,中國兒童文學延續文學“熱點”氣象,吸引了多個層面的創作資源,收獲了多個領域的文學佳作,聚集了多個維度的理論焦點,呈現出樣貌豐富的多面景觀……[詳細]
“2019年的網絡文學保持了上一年的增長勢頭,類型小說依然是作品主打,不同類型小說都產生了一些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其中有兩類小說的代表作最受關注。”歐陽友權說,一是玄幻類,尤以烽火戲諸侯的《劍來》、天蠶土豆的《元尊》、愛潛水的烏賊的《詭秘之主》風頭最勁,在各大分銷平臺上都長期占據暢銷榜前列,網友評分也一直保持在8分以上……[詳細]
談論少數民族詩歌人們往往會強調其地域性、民族性、異質性以及集體無意識形成的傳統等等,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少數民族詩人在抒寫本民族的文化和現實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表層、浮泛、刻板、符號化的現象。正如吉狄馬加所強調的:“詩歌雖然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屬性,但寫作者不可能離開滋養他的文化對他的影響,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背景下,同質化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詳細]
這是多產的一年,停辦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迎來了兩個得主,布克獎同時由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伯納德·埃瓦里斯托獲得。這也是失去的一年。2月,托妮·莫里森推出新作,六個月后,她于紐約逝世,享年88歲。10月,哈羅德·布魯姆在紐黑文逝世,享年89歲。4月,科幻作家吉恩·沃爾夫離世,9月,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長期伴侶、加拿大作家格雷姆·吉伯森也離開人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