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塞納斯之吻——紀念里爾克和他的譯者
《里爾克傳:鳴響的杯子》,[英] 唐納德·普拉特著,張興文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700頁,108.00元 波西米亞詩人 自宙斯以來,失敗的父子/母子關系就伴隨著人類歷史始終。
關鍵詞:  里爾克2019-12-06
-
何為“翻案文學”?因何對日本文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日本近現代文學史上,以寫作中國題材見長的作家為數不少,除芥川龍之介、井上靖等中國讀者熟悉的大家之外,中島敦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名字。
關鍵詞:  中島敦2019-12-05
-
普利策獎詩人甘德跟王冬齡聊書法 與蔡天新憶往事
弗羅斯特·甘德,2019普利策獎獲得者,一個清瘦修長的美國人,前幾天來到杭州運河拱宸橋畔,參加了第八屆大運河國際詩歌節,朗誦了自己的詩。
關鍵詞:  甘德2019-12-02
-
在愛荷華,邂逅94歲的聶華苓
2019年9月,本文作者(左二)與聶華苓(右二)及朋友們合影 2019年9月9日,我和幾位同行受美國愛荷華大學之邀,前往該校作學術交流。
-
錢春綺:從醫家到翻譯家
在詩壇和翻譯界中,錢春綺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 上海素有外國文學翻譯搖籃之稱。
關鍵詞:  孫琴安2019-12-02
-
作家迪奧普:當非洲土著兵踏上歐洲戰場,究竟為何而戰
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像《永別了,武器》《西線無戰事》《日瓦戈醫生》……它們記錄了戰爭的殘酷與不人道,也對戰爭中的個人命運與集體悲劇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關鍵詞:  迪奧普2019-12-02
-
克萊夫·詹姆斯論本雅明
本雅明 瓦爾特·本雅明于1892年生于威廉二世時期的柏林,于1940年和平曙光初現之際在西班牙邊境自殺。
關鍵詞:  本雅明2019-11-29
-
趙南柱:60余位“金智英”的故事,她們更充滿希望
今年10月,由韓國明星孔侑和鄭有美主演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熱議。
關鍵詞:  趙南柱2019-11-29
-
海明威誕辰120周年|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編者按】今年是美國著名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誕辰120周年。
關鍵詞:  海明威2019-11-22
-
1919,杜威在中國
1920年5月10日,江蘇省教育廳歡迎杜威夫婦(前排中立者)。
關鍵詞:  杜威2019-11-19
-
托卡爾丘克:從“突圍”到“轉身”
前不久,瑞典文學院將2018年的諾獎桂冠戴到了波蘭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頭上,獎勵她“敘事中充滿了百科辭典般熱情的想象力,正是這種想象力使其作品獲得了跨越諸多疆界的生命形式”。
關鍵詞:  托卡爾丘克2019-11-15
-
我們對中國古代的了解只是一小部分
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美國漢學家,曾師從愛新覺羅·毓鋆和漢學家倪德衛(David S.Nivison)、吉德煒(David N.Keightley)學習文言文和古文字,長期從事中國上古歷史文化、古文字出土文獻的研究。
關鍵詞:  夏含夷2019-11-15
-
中島敦誕辰110周年:一位小說家的生與死
中島敦與那個時代 1909年5月5日,中島敦出生于東京市(現在的東京都東部一帶)四谷區一戶世代以制售諸侯肩輿為業的百姓人家。
關鍵詞:  中島敦2019-11-15
-
萊昂納德·科恩去世三周年,“火焰”在世人面前永恒燃燒
三年前,2016年11月7日,加拿大詩人、歌手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離世。
關鍵詞:  萊昂納德·科恩2019-11-13
-
聽格里加爾再說伏契克
九月,捷克的布拉格秋色正濃。
2019-11-10
-
自由體詩歌的開拓者
1 作為家中次子,沃爾特·惠特曼和父親同名,但在一個子女眾多家境一般的普通家庭中并沒有被特別寵愛,也沒有獲得更多關心和照顧,注定野蠻生長。
關鍵詞:  惠特曼2019-11-09
-
“荒謬”的加繆,“局外人”的加繆,鄉愁濃烈的加繆
1935年5月,22歲的阿爾貝·加繆(1913-1960)打開了一個方格本,寫下了他對逝去的貧困的鄉愁、兒子對于母親的情感、潛伏的記憶和童年的材質的感想,環境轉換之后,他仍心存感激,并感到良心不安。
關鍵詞:  加繆2019-11-07
-
加藤周一《羊之歌》:邏輯與詩性的結合
加藤周一 加藤周一先生是評論家、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研究血液學的醫學專家。
關鍵詞:  加藤周一2019-11-06
-
紀念海明威誕辰120周年:從生存態度里找到文學態度
海明威 對歐內斯特·海明威而言,生活做派也許遠比文學風格更重要。
關鍵詞:  海明威2019-11-06
-
詩人阿多尼斯:中國人已是我詩歌想象的一部分
“沒有哪道光,能跟母親臉上泛起的光媲美——如果你懂得如何欣賞它……詩篇是一個女人,其身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一塊宇宙的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