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虛無之境,你我終將彼此相視
《奧德賽博》是青年小說家糖匪的第二部短篇科幻小說集。
-
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真相
“中二”,也稱“中二病”,是一個來自日本的網絡流行語,泛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形容一些經常自以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做出自我滿足的特別言行,或賦予自己一些自認為帥氣的特性但同時稚氣未脫的人。
-
“四勿準則”與“三定律”
在科幻圈里,雙翅目的創作是個相當異質的存在,有點小眾,卻又篇篇都是與眾不同的精品佳作。
-
科幻引領未來
科幻是科學與文學融合的產物,它不僅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更能給人們以深刻的科學啟示,喚起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人們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  《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精品賞析》科幻歷史科幻小說2022-03-28
-
幻想與通感,為庸常的世界書寫新奇
這是一個“小冰”繼續寫著詩,而人卻不一定能體會詩情畫意的時代。
-
科幻以人工智能之名
科幻人工智能主要是一種圖像志式的研究,通過確定科幻人工智能的一些相對穩定的類型元素和主題元素,解開反復出現的類型密碼。
-
《無名者之國》:開放視野下的青年想象
清華大學學生科幻協會 編著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品方:博峰文化 出版年:2021.10 中國科幻小說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廣泛關注。
-
《中國軌道號》:科幻小說中蘊含的教育意味
不久前,吳巖的科幻小說《中國軌道號》(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從“倡導”到“推進”開啟科普閱讀時代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9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在用詞力度上更是從以往的“倡導”提升為“深入推進”,體現出國家對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
-
科技干預與人類困境:論王晉康科幻小說“新人類四部曲”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技成為人類探索與改造世界、解決當下困境與規劃未來發展的全球性議題。
-
科幻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她——中國女性科幻作家經典作品集》,程婧波主編,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 我印象深刻的中國科幻迷大聚會,是1997年的中國國際科幻大會。
關鍵詞:  《她——中國女性科幻作家經典作品集》女性作家2022-03-15
-
文藝把元宇宙“接回家”
2021年年末,無論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還是上海《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發布的2021年“十大網絡熱議語”,抑或是《中國新聞周刊》發布的2021年“年度十大熱詞”,“元宇宙”都位列其中。
-
李巖:技術飛升
一、引言 日本導演押井守,在他2003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無罪》的片頭,引用了法國作家利爾·亞當(Villiers de L'isle-Adam)在《未來的夏娃》(L’Eve Future)中的一句話:“既然我們的神,我們的希望都是科學的,那么為什么我們的愛情不是呢?”(1)這部1886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既充斥著男性對“完美女性”的渴望,又毫不諱言其厭女恐慌。
-
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創作經歷的回望 我開始文學創作時寫的第一本書就是一本科學家傳記。
-
在全新軌道上疾駛
認識吳巖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而且我們一直關系挺好。
關鍵詞:  《中國軌道號》2022-02-28
-
吳巖:《中國軌道號》創作始末
長篇小說《中國軌道號》是我2020年出版的一部科幻作品。
-
杜學文:劉慈欣科幻小說的思想資源
盡管劉慈欣認為,他的創作只是要講好一個“故事”,但實際上,在他的故事之外,人們還是感受到了很多。
-
科技的吊詭與復蘇人的未來想象機制
被譽為“中國商業犯罪間諜小說第一人”的永城,寫作了一部科幻“穿越”小說《復蘇人》。
-
孫美娟:中國科幻文學迎來“黃金時代”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頒獎典禮上,《三體》的耀眼光芒照亮了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夜空。
關鍵詞:  科幻文學2022-02-10
-
科幻作為方法:交叉的平行宇宙
科幻小說的起源也許非常早;有的研究者——如英國科幻作家、學者亞當·羅伯茨(Adam Roberts)——將古羅馬的希臘語作家盧奇安的諷刺小說《真實的歷史》(周作人曾翻譯成中文),看作最早的科幻小說,因為其中寫到人們在太陽系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