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科普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鮮活生動、互動性強的科普作品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前輩科學家們的奮斗事跡激勵著青少年立志勇攀高峰……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正在各地火熱開展。
關鍵詞:  科普2021-09-23
-
王一平:賽博朋克小說中的賽博空間與新生命形態
一、引言 科幻是一種捕捉住了當代技術與文化的急劇變化的卓異類型(see Sponsler 625)。
-
賈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學幻想小說……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現實;這幻想是科學的,而不是胡思亂想”。
關鍵詞:  晚清科幻2021-09-17
-
何平:機器制造文學?
原標題:目前的機器寫作,不是文學,更不能取代作家創作 人工智能技術會不會代替獨立的人,來完成文學寫作?在本期“花城關注”中,作家陳楸帆、王元分別與AI寫作軟件“創新工場”“彩云小夢”合作完成小說的寫作。
-
科幻閱讀力的培養
一、科幻閱讀力的培養與三大價值目標 在少年兒童成長的不同年齡階段,閱讀力的培養是需要一以貫之的事。
-
糖匪:作為賽博格
糖匪 編者按 當“新‘小說革命’”“文學無界”成為文學界關心和熱議的話題,我們面對的是朝向未來的一場大膽想象和創造。
-
李廣益 :作為世界文學的科幻文學
編者按 在諸多科幻小說中,地球上的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和行動,其普遍性和總體性視野是主流文學做不到的。
-
黃悅:試論科幻文學中科學與神話的共生關系
一、科幻小說算不算奇幻文學? 上世紀中葉,諾斯羅普·弗萊在《批評的剖析》中就對科幻小說給出了這樣的定位:“科幻小說是一種繼承了強烈的上古神話色彩的傳奇小說。
-
《“現代”與“未知”:晚清科幻小說研究》后記
1997年的一個下午,我和鄰居家的小伙伴來到郵局,尋找一本名叫《少男少女》的雜志。
-
給世界的情書,以科幻之名,由外婆簽收
之前寫作,最初的動機都俗得一地雞毛,不外乎為寫作而寫作,或是為賺錢養家而寫作,直到寫科幻長篇系列小說《犼先生》的第一部《錦繡離人》。
關鍵詞:  《犼先生》2021-08-30
-
王一平:從“賽博格”與“人工智能”看科幻小說的“后人類”瞻望
王一平: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一種“純文學科幻”
在世界文學中,“雅”與“俗”的分野爭論多年,“俗文學”干脆被稱之為“類型文學”,仿佛在文學的疆域內劃定了邊界,今后彼此就能相安無事。
-
外賣騎手、黑客帝國與選擇恐懼以及其他
網絡上流傳著一則騎手與系統斗智斗勇的故事。
-
控制與選擇
蕭星寒是從一名普通科幻讀者成長起來的作家,本職工作是老師,寫作并非專職,因此,很難想象他如此驚人的文字產量,以及能寫出諸如《骰子已擲出》《弓形蟲》這樣高水準的科幻作品。
-
先鋒·異托邦·后人類:中國科幻文學的“可見”與“不可見”
編者按 在當代海外中國科幻研究中,宋明煒教授創造性運用的“新浪潮”(New Wave),已經成為具有導引性的關鍵詞。
-
李靜:性別視野里的未來羅曼司
科幻領域,向來是性別偏見的高發地。
-
從1.0到3.0:科幻產業的發展階段和演進規律
我國科幻產業在政策扶持、科技創新、文化消費繁榮的推動下,快速發展起來。
關鍵詞:  科幻產業2021-08-17
-
趙天成:科幻如何寫情
“愛情”在科幻文學中的位置,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
-
郁旭映:后人類時代的潮汕
引 言 “故鄉”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常常作為現代性的對立面出現,但在“更新代”科幻作家陳楸帆的作品中,“故鄉”卻與后人類時代并置。
-
陳振盼科普繪本:在虛實之間尋創作之路
科普創作形式多樣,在眾多科普作品中,科普繪本獨樹一幟,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