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郎織女》《三打白骨精》……中國連環畫走向英語世界
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 高世屹 在近日舉行的倫敦國際書展上,人民美術出版社受邀并舉辦了多場與中國傳統藝術形式連環畫相關的活動。
2025-03-17
-
令人神往而心醉的夢幻世界
一九七七年由瑞典與冰島合拍的奇幻電影《獅心兄弟》正式海報 不滿10歲的患病男孩卡爾(綽號“面包干”)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他自然十分難過,但哥哥尤那旦安慰他說:人死之后會去一個叫作“南極歐”的世界,在那里你不必再像這樣躺在病床上,可以四處游歷冒險,我們死后都會去那里。
2025-03-09
-
匹諾曹選擇了靈魂的升華
在1930年代的意大利,木匠杰佩托因空襲失去愛子卡洛,沉溺于酒精與刻刀的他將喪子之痛注入松木,在癲狂中雕刻出一具木偶。
2025-03-09
-
打通傳統與流行的脈絡
2024年暑期,改編自國風漫畫《傘少女夢談》的動畫電影《傘少女》在國內上映,以唯美的美術設計和密集的非遺元素受到廣泛關注。
2025-03-09
-
動漫有情 感懷無盡
前幾天,在孫子孫女的極力推薦下,我在杭州的影院親睹《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心中的感懷,如潮涌動。
2025-03-02
-
漫傳奇出品《紫禁城喵傳》榮獲日本國際漫畫獎銅獎
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于1月16日公布獲獎作品名單。
2025-02-18
-
動漫不僅是一種商業現象,更是一種文化表達
我去過幾次日本,依照慣例認定觀賞富士山的最佳位置是河口湖。
2025-02-14
-
小魔童也有大格局
剛開始觀賞《哪吒之魔童鬧海》時,也許是期望過高,總感覺格局有些“小”。
2025-02-14
-
中國動畫電影的“六邊形戰士”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海報 2025年春節期間上映的3D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已創下多項影史紀錄。
2025-02-14
-
“影史首位3歲百億影人”,四十余年影視改編哪吒形象如何創新重塑?
截至2月5日0時,導演餃子的“哪吒”系列兩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已超100億元,哪吒成為“影史首位3歲百億影人”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2025-02-06
-
《哪吒:魔童鬧海》:假裝叛逆
2025年春節檔,動畫電影《哪吒:魔童鬧海》(下文簡稱《魔童鬧海》)與《唐探1900》領跑票房,在口碑上更是一騎絕塵,成為了唯一一部備受好評的作品,獲得了商業與口碑的全面勝利,可謂延續了2019年前作《哪吒:魔童降世》(后文簡稱《魔童降世》)所創造的巨大成功。
2025-02-06
-
在無聲中傾聽生命的交響曲
《貓貓的奇幻漂流》獲得了2024年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獎,這部全程無對白的動物電影,在洪水末日和一艘小帆船上演繹出了激動人心的故事。
2025-01-14
-
野草也有響亮的吶喊
《雄獅少年》系列是國內尚不多見的現實題材動畫電影。
2025-01-14
-
經典從未真正遠去
2024年12月27日,《名偵探柯南》系列電影第7部《迷宮的十字路口》在中國大陸上映。
2025-01-14
-
溫暖的家庭寓言
女孩琳達的父親在多年前意外離世,留下琳達和母親波萊特共同生活。
2025-01-07
-
古老的故事需要被一再提及
2024年暑期上映的3D動畫電影《白蛇:浮生》可視作追光動畫出品的“白蛇”系列的終章,它一改前兩部作品或瑰偉奇麗、或先鋒狂野的氣質,而是徹底地回到傳統故事的框架中,在溫潤又煙火氣十足的街市里,滋養一份飯食有味、恩義兩長的愛情傳奇。
2025-01-07
-
“歸根想象”的一挹清新的努力
動畫電影《雄獅少年2》的創作致力于內容與好故事,敘事流暢、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富有“歸根想象”的感人力量,不僅觀賞性強,而且帶有顯而易見的文化深味與底蘊。
2024-12-16
-
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與你一同成長
奔跑著的機器人蘿絲助力小布點起飛,融入返回的雁群 毋庸置疑,《荒野機器人》的藝術表現力極強。
2024-11-12
-
孰輕孰重,舍誰留誰——科技細節與精彩故事之間
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曾經轉過一篇題名為《現代物理學教你發射奧特曼的必殺光線》的文章,以1966年問世的初代奧特曼的經典必殺技“斯派修姆光線”為例,鄭重其事地分析了該光線的原理和實質,以及在已有材料基礎上如何發射之。
2024-11-12
-
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進化”還是“退化”:不愿返歸文明的機器人心
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短篇作品中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定律”,定律的主旨是確保機器人的行為能夠保護人類,并且符合人類的倫理道德。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