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中華歷史文明陪伴青少年成長
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的文化趨勢,在社會中得到普遍共識。
2020-07-06
-
重新認識秦文君
作為新時期以來最負盛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評論界和讀者對秦文君的關注,往往僅限于以《男生賈里》系列為代表、從而引發90年代“秦文君現象”的幽默兒童文學作品的創作。
2020-07-06
-
《王蕾論兒童文學教育研究》:小王老師的無限可能性
記得在10年前的關于我的創作生活40周年的研討會上,最年輕的發言人就是“小王老師”王蕾,她的發言開宗明義點題:“我在高校從事兒童閱讀教育的研究。
-
2020遼寧文藝季度述評 | 兒童文學
2020年一至三月,東北的春天還蟄伏在未盡的冬天,人們被一種叫新冠的病毒糾纏住,甚至一度產生了冬天能否過去春天是否如期到來的心理恐慌。
2020-07-04
-
管窺我國原創兒童科學繪本:講好中國的科學故事
一、繪本的基本概念 “繪本”這個名稱來自日文“えほん”,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就是“繪本”,意思是“畫出來的書”,指那種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
看扶貧路上少年奮斗故事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作家曾緋龍、張昱煜創作的少年勵志書籍《扶貧路上的追夢少年》近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0-07-02
-
《他們的塔》:少年心事與向光生長
平生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
《好心“壞主意”》:想象的動物世界,現實的童年生活
《你的好心情看起來像個壞主意》,從口語化的俏皮標題揣摩,周曉楓的兒童文學書寫這次向童心諧趣跨出了一大步。
-
《十萬個為什么·中華傳統文化》:“微學術”讓孩子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十萬個為什么·中華傳統文化》何俊等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28.00元(冊) 中華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璀璨奪目的中華傳統文化,集中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濃縮了為人處世的智慧。
2020-07-01
-
《神龍尋寶隊——藏在國寶里的中國史》:用童心童趣走近國寶
《神龍尋寶隊——藏在國寶里的中國史》谷清平著/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版/20.00元(冊) 人類是需要記憶的,記憶給我們信心,記憶讓我們安心,中華文明數千年來的國寶正是公共記憶的承載物,留存著先人先輩的氣息,有了這些物質憑借,歷史才能真實地進入我們的記憶,讓我們知道自己并非憑空而來。
關鍵詞:  國寶文物2020-07-01
-
《焰火》:覓得內心和諧 實現青春成長
《焰火》李東華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4月版/28.00元 讀完李東華兒童文學新作《焰火》,我的思緒一直纏繞著主人公和那群14歲孩子的故事,以及那小城、街巷、校園、夜色、琴聲、夢境……我無法離開那里。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清末民初,文學翻譯十分盛行。
-
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文學與背后的時代
編者按 《伊索寓言》為何從古典時期直至當代都備受推崇?幾個世紀前,童書是如何影響孩子的性別觀的?男孩的冒險故事為何從島嶼移至帝國,從軍隊中尋找他們的英雄氣概?從《伊索寓言》到《魯濱孫漂流記》,從《綠山墻的安妮》到《哈利·波特》,塞思·勒若在《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中為讀者梳理了一段從古希臘到近現代的兒童文學史。
-
《你的眼睛能看多遠》:“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你的眼睛能看多遠》 王宏甲 蕭雨林 著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家王宏甲、蕭雨林的新作《你的眼睛能看多遠》,是一部面向兒童的傳記文學。
-
《烏鴉開門》:只要人類存在,童話就不會失去生存土壤
《烏鴉開門》金曾豪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月版/25.00元 作家金曾豪創作的《烏鴉開門》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因為它是一部關于童話的童話。
-
《游泳去看北極光》:一場并不算晚的童年“授勛”儀式
《游泳去看北極光》鄒抒陽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6月版/25.00元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親子閱讀的焦慮
常常有家長問什么時候親子共讀才能變成獨立閱讀?類似的問題還有:孩子什么時候能盡早把閱讀能力轉變成寫作能力?孩子喜歡讀書為什么語文考試成績不好?孩子為什么只喜歡看漫畫不喜歡看學校推薦的書?…… 這些問題折射出成人的焦慮。
-
以童心看世界
《小王子》動畫電影畫面。
2020-06-26
-
《任溶溶這樣開始翻譯》:一代人的溫馨記憶
(《任溶溶這樣開始翻譯》韋泱/著,浙江少兒社2020年5月版) 認識韋泱先生是我的幸運。
-
兒童文學理論建設的里程碑
兒童文學成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是相當晚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