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0遼寧文藝季度述評 | 兒童文學
    來源:“文學遼寧”微信公眾號 | 王立春  2020年07月04日09:54

    2020年一至三月,東北的春天還蟄伏在未盡的冬天,人們被一種叫新冠的病毒糾纏住,甚至一度產生了冬天能否過去春天是否如期到來的心理恐慌。不諳世事的孩子們在驚恐的世界和大人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成長。而遼寧的兒童文學和兒童文學作家們,卻在東北乍暖還寒的風中一刻也未停止自己向前的腳步。

    文學的芽苞在春天破土而出,兒童文學尤其呈現出一派淡綠的生機。來自四面八方的作品聚集在這里,讓我們從中窺見駐留在這個不凡春天的風景。

    縱觀遼寧省內兒童文學作家在今年第一個季度的作品,無論是題材的廣泛度、現實主義的關注度、地域特色的呈現度、表現手法的個性化等方面,均有所建樹,呈現出色彩紛呈的創作樣貌。

    一、題材的廣泛使作品主題更加多元化

    兒童文學的各個門類在第一季度的原創作品中都有所呈現。兒童文學具有寬泛的定義,它包括的小說、散文、童話、詩歌、幼兒文學等多樣元素,在這一季作品中,題材都有廣泛涉獵、內容都有充分表現。

    長篇小說《熱血紅腰帶》

    兒童長篇小說《旱龍道》

    首先,2020年初,遼寧省內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集呈聚集性出版態勢。以下是不完全統計。常星兒長篇小說《熱血紅腰帶》(《偉大歷程——紅色長篇小說系列》,遼寧少兒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周蓮珊主編),周蓮珊的長篇小說《希望在人間》(《偉大歷程——紅色長篇小說系列》,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周蓮珊主編),胡世宗的兒童紀實文學《15歲的劍橋生》(沈陽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王立春的自傳體兒童散文集《小屋》《跟在身后的小女孩》(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馬三棗的兒童長篇小說《小蓮燈書系》(5冊)(接力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王海燕的兒童長篇小說《旱龍道》(長春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集中性的出版不僅表明了以上作家之前創作積蓄的爆發,也充分表現出這些作家創作成績的持續向好。這些作家在兒童文學界既有熟悉的老作家也有生面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軍旅詩人胡世宗的紀實文學《15歲的劍橋生》,這是以作家自己的外孫為原型的大學紀實文學,講述了一個15歲的當代少年成為一個優秀的劍橋學生的成長歷程。在樸素文字和細膩的講述中,我們能感覺到一股愛的暗流涌動,這不僅是一部兒童成長的勵志故事,更具有給年輕父母培養一個走向成功之路的孩子做教科書的特質。現在,這部作品正在《沈陽日報》連載。

    《兒童時代》2020年第1期

    《兒童文學》經典版2020年第2期

    《文學少年》2020年第2期

    《少年文藝》,2020年第1期

    其次,國內各家雜志也相繼刊登我省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如馬三棗的兒童短篇小說《九色鹿和白龍馬》(《兒童時代》2020年第1期)、《云間草》(《兒童文學》經典版2020年第2期),王海燕的兒童短篇小說《滿豆和他的美麗山羊》《把我女兒給你吧》(《文學少年》2020年第1期和第2期),李銘的兒童短篇小說《雪地上的賀卡》(《文學少年》2020年第2期)、兒童小說《春天的紅蓖麻》(《兒童文學》2020年第2期),李廣宇的兒童短篇小說《班尼亞的信使》(《兒童文學》經典版 2020年1月號)、《給黃老師的禮物》(上海《少年文藝》,2020年第1期)。陳立鳳的《冬青樹越冬的秘密》等十幾篇科普故事在《快樂語文》《第二課堂》發表。程云海的《挖野菜》等三篇童話在《新少年》雜志以《大嘴兔子學作文》形式設專欄發表,等等,還有一些沒有統計在內的作家作品。

    在國內各兒童文學雜志發表的作品,最是當下創作態勢的最好檢測,是衡量目前創作的最佳打量。以上諸篇是作品中的佳作,也代表了這個季節寫作的最高水平。我省第一方陣的兒童文學作家并未缺席,他們以自己專長的短篇小說、童話、詩歌、科普作品參與其中,絢爛了這個春天的兒童文學。李廣宇的面孔似乎略有些生疏,但他的兩篇作品卻在眾多的作品中浮現出來,變得異常清晰。這不僅是因為作者的名字鮮少出現在全國兒童文學作家隊伍里(抑或是筆者的孤陋寡聞),更因為他的作品個人立場和觀照流露出一種由內而外的通透。他的兩個短篇作品直面校園少年的柔弱,直擊成長之痛,把那些被我們日常忽略掉的問題少年心靈深處的掙扎展現出來,一層一層剝開,使作品向復雜性和多重性進發具備了可能性,這在兒童短篇小說里并不多見。但愿作者能由此延伸自己對這類題材的更多關注,為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二、抗疫季節迸發的一場兒童文學花火

    許多年之后,人們也無法忘記這個讓人刻骨銘心的2020年春天。新冠病毒侵害了中國的武漢,也疼痛了全國人民的心。而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以一個少年奔跑的姿勢加入了抗疫的隊伍,它不僅沒有缺席這場全民的戰爭,更是跑在了抗疫文學的前頭。

    每一次災難的降臨,詩歌總是第一個發出吶喊之聲。兒童文學作家不忘身上的責任,在第一時間和小讀者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遼寧的兒歌和童詩作家們攜著自己的作品,向孩子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們把自己與生俱來的比別人更敏感的疼痛和更深切的愛向孩子們展示出來。作家們幾乎群情激憤,在報紙、雜志、網絡等媒體不斷地發表自己的作品。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和全國許多地方的出版社一樣,在疫情期間開展了一場抗疫兒歌征文。全國各地的兒歌作品紛至沓來,遼寧省的兒歌作家滕毓旭、蓋尚鐸、肖顯志、王立春、李海生、左東熠、杜希英等奉獻出自己的佳作。

    直面現實、書寫真實生存狀態的現實性一直是文學的主導力量。李銘的現實主義傾向充溢著自己的創作,無論是他的劇作或兒童文學作品。在這一季的短篇小說中,他的《雪地上的賀卡》和《那么帥!那么美!》(《小十月文學》微信公眾號)緊緊貼合抗疫的生活真實,寫兩個警察之家的孩子面對自己媽媽上抗疫前線的生活以及在這個特殊時間和空間的迅速成長。在平常生活里嵌入現實性的主題,又怎樣拉開距離仔細地打量和端詳,寫出生活的多維性,這是對一個作家的考驗,李銘用他的短篇兒童小說很好地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這一季,隨著疫情到來,網絡媒體活絡了大量文學作品,兒童文學自在其中。疫情改變了這個春天,也改變了文字和文學的流通方式。兒童文學作品穿流在各個平臺,幾乎無法量化。遼寧省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勢頭迅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釋放。原來一直躲在出版社和期刊雜志影子里的網絡平臺,一下子成為主角,與前兩大媒體呈三足鼎力之勢,且漸漸占了上風,成為快速發表作品的孵化器。一場文學抑或文字的革命從這里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少兒出版社和期刊雜志竟相在這里搶占高地,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在這里走向了千萬個讀者。乘著網絡的東風,許多作家應邀在家里向小讀者們發出抗疫的呼聲,和小讀者緊緊地站在一起,動員站在抗疫的隊伍里每一個小讀者都成為一名戰士。在國內一些出版社和雜志社的助推下,兒童文學作家在網絡上與未能走向學校的同學們共同探討文學和寫作。薛濤、王立春等作家做的幾場網絡直播課,直面小讀者寫作中的難題,從作家的角度做出自己的解析,現場互動和問答,使讀者與作家的交流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作家和讀者貼合得更近了。

    三、執著的堅守使審美趣味更加個性化

    遼寧省內兒童文學作家的創作在這一季依然堅挺著自己特有的文學品味,在中國兒童文學陣營中以自己獨特的風姿展示出這一群體的風采。

    兒童長篇小說《良夜燈火》

    馬三棗的兒童長篇小說《小蓮燈書系》(5冊)講述了獨特場景里我們并不多見的故事。其中《良夜燈火》的小主人公慧寬是一個棄嬰,被他的師父——一個老和尚收養在深山寺廟里,成了一個小和尚。山下小村里的人也給予了慧寬關懷和愛護,讓慧寬成長為善良正直、乖巧懂事的孩子。小說幾乎沒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淡淡的鄉村,淡淡的寺廟,淡淡的水,淡淡的墨——而這墨的感覺,卻是從作家的筆下流出來的。小合尚慧寬畫的各種各樣的燈籠充滿墨香,作家自己畫在書中的水墨畫充滿墨香,合上書從故事中溢出一股墨香——真如鄭板橋說的那樣:“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一直覺得好小說要么故事本身新奇,要么講故事的人講的好。而后者,就是一種獨特的敘述方式了。一個好的作家,一定會有自己秘制的敘述方式;一個好的作家,一定走在用自己秘制的敘述方式尋找真諦的路上。這是令人欽佩的。馬三棗就是這樣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他將人物的命運和故事的節奏拿捏得張馳有度,講得勁勁道道,不慌不忙。讀到得意處,我們竟停留在他的文字里,忘了故事本身。這是禪意,也是詩意,是盤根錯節的藤蔓上燦爛的花朵。馬三棗一直在修為著自己的詩意。這樣的詩意同樣在另兩篇短篇小說《云間草》和《九色鹿和白龍馬》中露出晶亮的端倪。

    與馬三棗的惜墨如金相比,王海燕講故事的方式似乎更有一種不拘和瀟灑,那是一種來自被陽光灼燒的大地上的實誠和粗獷。地域性不僅使作家作品具備了鮮明的辨識度,同時也使得這類作品很少被時光吞沒。王海燕作品的地域特色讓人眼前發亮。這一季的《滿豆和他的美麗山羊》比《把我的女兒給你吧》更具有遼西地域色采,盡管閱讀的快感后者要強一些。我們驚異于她的捕捉能力,也許這是一個天生的小說家必備的靈巧和機設。那只山羊不僅美麗了一個鄉村孩子的夢想,也美麗了讀者對踏實落地的美好生活的祈望。在通向美與善的路上,成長的孩子或許更是一個豐富的載體。王海燕選擇站在自己的那塊玉米地上,寫那里的玉米人們,寫小小的正在拔節的那些青棵玉米人,應該說她給自己找到了一條小說的坦途。大把的生活就在那里,大把的人物就在那里,就像那些山、那些水一樣,從來都繞她而轉。題材到處都是,主題卻很少有人發現,怎么寫,卻是秘密。但愿作者不負那片土地的給予,將那些閃亮的小小青棵玉米人寫得更透亮更鮮活。

    自傳體兒童散文集《小屋》

    王立春的自傳體散文在這一季節也散發了獨有的氣質。這種氣質不僅是屬于她的童年和鄉村,還屬于留香持久的三十幾年時光。《小屋》和《跟在身后的小女孩》的有些篇章是筆者現在讀起來仍唏噓不已的故事。但愿,這些心血凝成的文字經年之后還留有香氣。

    對于紅色題材的寫作,以遼寧省兒童文學作家周蓮珊主編的幾套紅色系列作品為龍頭,遼寧兒童文學作家的各自風采在這里逐一呈現。這一季以大獎作家常星兒的《熱血紅腰帶》和周蓮珊的《希望在人間》兩部長篇小說率先沖出。兩位作家以豐富的寫作經驗、大量的細節和生動的故事為小說的主人公賦予了濃烈的英雄主義色彩。為復興偉大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奉獻出了贊歌,也為塑造當代少年的心靈打上了一層厚厚的精神底色。

    四、獲獎作品提升本土作家士氣

    遼寧省兒童文學作家這一季的獲獎作品耀人眼目,從眾多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提升了本土作家作品的整體高度,也提振了遼寧這個兒童文學大省的士氣。

    兒童長篇《嘿,小黑子!》

    宋曉杰的《自然觀察:我的濕地鳥類朋友》一經問世,便成為生態兒童文學的翹楚。在2020年1月入選由出版商務周報和中國出版協會少年兒童讀物工作委員會評出的“2019年度桂冠童書榜—科普百科類”。《嘿,小黑子!》入選“遼寧文學館冬天好書暨2020年寒假書單”。

    馬三棗2020年1月出版的《小蓮燈系列》中的《良夜燈火》獲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銀獎。《九色鹿和白龍馬》獲《兒童時代》2020年“兒童時代?文學新勢力”征文二等獎。

     

    (作者王立春,兒童文學作家、詩人,供職于遼寧文學院文藝創作研究發展中心,兒童詩集兩次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1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亚洲永久精品ww47|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99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